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主持人频道首页
王志首页
个人简历
相关文章
  《面对面》:沈冰采访王志
  王志在线(一)
照片集
互动区
主持栏目
  面对面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王志:与焦点人物面对面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今年5月试播到7月1日的正式开播,《面对面》栏目的收视率一路攀高,在新闻频道诸多栏目中位居第一,大有和一些名牌新闻栏目比肩之势。该栏目制片人、主持人兼记者王志,这个并不年轻也不帅气的央视男记者,也引来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注目。

  面对面:魅力来自于不断的挑战

  《面对面》和王志引起更多的人关注,是因为今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这个被称为央视评论部“五大小生”的记者,在最需要职业记者的非常时候,挺身而出。从4月14日的广州之行开始,王志采访了钟南山、王岐山、北京人民医院院长、香港卫生署署长、刘海若母亲以及奋战在抗击非典最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张积慧等。他犀利的“质疑”风格一如既往,情感的投入也是丝丝入扣。

  从去年3月开始准备策划的《面对面》,形式上是面对面的长篇人物访谈,有《新闻调查》的深度和《东方之子》的敏锐。在长达45分钟的一对一的交谈中,力图通过新闻人物的另一面和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折射出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

  在短短的6个月中,王志已经与胡润、牛群、刘子亮、洪昭光、孙渤、刘姝威、钟南山、王岐山等十几个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其鲜明的质疑、尖锐的提问、审视与挑剔的眼神、适度煽情的“追问”似乎都蕴含着这样的潜台词:“要我相信,你就得经得起我的挑剔。”这种理性、挑剔但不轻狂的质疑使《面对面》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谈到《面对面》的选题,王志觉得最主要的有三点:“一个是不是有足够的张力可以做到40分钟;第二是不是有关注度,我们的人物要有新闻性;第三适不适合用谈话来讲述。”

  新闻由人来推动

  王志一直认为所有的新闻都是由人来构成并推动的。当初构思这个栏目是长篇的人物访谈,更是凸现了人,所以,“《面对面》下功夫就在一个‘人’字。人是基本元素,如果新闻里没有核心的人物,《面对面》就无法去做。”

  说起对新闻的感觉,大概要从他毕业说起,那一年,王志在湖南师范大学获美学硕士,毕业后的路似乎很宽,王志觉得自己基本上属于好动、喜欢挑战的性格,应该是电视新闻更加适合于他,所以去了湖南电视台,并竭力要求做记者。

  过了十几年,终于有了今天的成绩,王志并不想停步,他更希望的是掌握未来。对于这个职业,王志说:“我很喜欢,也特别珍惜。也许我本来可以干别的,但这样的工作却让我有一种很舒服、浑身通泰的感觉。”

  王志虽然对于如今的准明星记者的身份有几分不适应,并坦言“永远不会是明星”,但他被观众接受其实也是一个自我积累的过程。比如他的大学时代,就“要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即使在湖南电视台被调入郴州,他也没有气馁或者松懈,经常可以看见他背着二三十斤的摄像机,坐着老乡的拖拉机,独自下乡采访的身影。而即便当机遇来临,1994年进了央视,先后在《东方之子》和《新闻调查》当主持人兼记者,他也并没有止于现状,而是选择了自费去了英国学习,用整整10个月的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最主要的是熟练了英语。因为王志清楚,要成为一个更加职业的记者,一个基本的要求是熟练运用国际化的语言。

  “非典”虽然过去了,但这个一度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栏目”的“非常主持”的王志却没有松懈,甚至还承载着更大的压力。已年近40岁的王志有着他这个年龄特有的锐气、深度和冷峻,最近几期,王志用他更大的热情给我们带来了姚明专访、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专访、阚凯力——透视电信热点专访等精彩的节目,这个只有一边酒窝的主持人的确已经使不少观众折服。(中国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