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激情2003
有人说,2003年是王志的“丰收年”,1月11日《面对面》亮相新闻频道,4月份“非典”时期的“非常报道”使得王志在一夜之间人气急升;随后央视召开“王志作品研讨会”;在前不久的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的颁奖典礼上又看到他的身影,这又给了我们一个采访王志的理由。领略过节目中王志环环相扣针针见血的质疑本领,想到要与王志面对面,心里未免有些紧张。
“非常时期”的“非常主持”
2003年4月19日,在SARS流言四起的时候,《面对面》采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这位国内权威流行病学者用他的知识给全国观众吃了一颗定心丸。随着其后钟南山、护士日记、王岐山等几期内容的播出,《面对面》和王志犀利的主持风格,也成为那个“非常时期”观众心目中的“非常栏目”和“非常主持”。
“非典”已经过去,很多东西已经被渐渐淡忘,但许多感动却留下来。和护士长张积慧“面对面”的时候,王志不止一次对着镜头抹眼泪,这让很多熟悉他的朋友包括观众吃惊不小。当时经过反复讨论,编导们才保留了这些镜头:王志不是靠眼泪来说服观众而是出于真诚。“在我的采访对象中,张积慧是最普通的,也是最让我感动的。”王志如是说:“我知道一个职业的记者应该理性,而且眼泪也不能代替真正的采访。我无法拒绝这个护士长带给我的感动。她跟大家一样是个很普通的人,她跟我们一样对SARS也害怕。但是我觉得她不普通的地方在于她超越了这种害怕,所以我觉得她同样伟大。当听到她面对生死说出的是‘宽容’时,我忍不住泪如雨下。采访结束,脚下白花花一片面巾纸,我说‘张积慧,看来珠江要涨水了’。张积慧当时没明白,她说,什么王老师,现在不是汛期。”节目播出当晚,张积慧给王志发来短信:“王老师,珠江水真的涨了。”她们自己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
从广州回来,新闻评论部领导要王志他们休息几天,他却说:“如果再有这样的题目还要让我们去,不要把所有的人都卷进来,要是果真是有什么事,我们还有后备队呢。就像医生说的,现在是上战场,一批倒下来一批顶上去。”
尖锐并不意昧着刻薄
王志拥有一张貌似温和的脸,还有一个可爱的酒窝作掩护,但实际上王志却是靠他“刁钻”的质疑态度出的名。王志在憨厚的外表下掩盖的是尖锐,他自己很喜欢尖锐一些,因为尖锐的下面并不意味着刻薄,背后还是一种尊敬,王志说:“有人曾经问我,你不怕采访对象不高兴吗?我说我怕观众不高兴。”
对于自己的质疑风格,王志说:“质疑实际上是给对方提供了一个平台,用平等的心态,用一种方法去剌激对方,有意制造一点冲突,跟对方拧着来。要有采访者的意识,要有心理活动,尤其是采访正面人物,更要有冲突感才有意思。质疑是谈话类节目能达到的终
极目标,我有我的底线,就是你别生气走了。”王志的武器是他尖锐而真诚的提问。王志的提问拆开来看,都是再简单平常不过的问题,但是放到采访现场的特殊环境,与采访对象的反应结合在一起,就变得极具穿透力。此时提问被融化在无形的技巧之中。
“我就想知道为什么”
“我就想知道为什么”——这是王志面对每一个采访者的态度。如果说栏目的成熟以主持人的成熟为标志,那么观众在期待《面对面》的同时,也期待着王志质疑风格的闪光。听到表扬的王志总愿意露出憨厚的微笑:“我爱思考,爱问为什么,我不是那种特有本事或是特别有野心的人,但却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的人。对于机遇这种说法我不排斥,我的机遇不好也不坏,在电视台干了10年,到今天气只能说不好也不坏。”
王志并不推崇自己的质疑,“其实我们记者每个人都在质疑,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如果没有要问的问题,我们电视还干什么?大家可能觉得王志没什么优点,所以表扬我的质疑。其实记者的问题是一样的,我长得憨厚,所以别人以为我很犀利。”质疑只是一种方式,采访的目的是还原事实的真相,给采访对象一个说真话的机会。刘殊威是在得到不播出的承诺才接受王志的采访,然而经过与主志面对面的交流后,刘殊威开始寻求这次采访播出的可能性……“
“托大家福,沾‘非典’的光”
许多人戏称,王志让他们相信主持人的自信与成功可以不依靠长相。一位网友说,“我觉得他的眼睛特‘贼’,好像一肚子主意正在盘算。还有酒窝,让人觉得特别迷人。”长相上不赢人的王志在28岁以前,没想过自己会到中央电视台,尽管央视有一些他的哥们儿”可以帮忙推荐。“如果让我做新闻,我就不来了,因为我在湖南台也做新闻,工作是一样的。得知自己要做主持人,我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搞错吧,我从来都没有主持过。他们说,我们对主持人的要求不一样了,我说那就试试吧。”没想到1996年3月,就在王志刚刚接触一年多主持人行当的时候,便在“金士明杯”主持人大赛上,拿了个新闻类金奖。今年的“金话筒”,王志又趁机“火”了一把。说起得奖,他倒是很平静:“全国有才华的主持人很多,我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对于这个奖我只说了一句话,托大家的福,我是沾‘非典’的光。得奖只是代表过去,反而有时观众的评价会让我怦然心动。记得在‘非典’期E间,我在机场填健康表,有位工作人员说:‘你再填一张,这一张我们留下来做纪念。我特喜欢《面对面》,因为我觉得你这个人良心好。’这是我听过的最中听的评价,而‘金话筒’则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奖赏,是专家给的。”
几年过去了,回过头看自己走过的路,王志颇有感触:“我觉得做新闻最大的幸福就是每一年你都可以站在新闻的前沿,我现在越来越愿意干这行。过去有句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十几年的经历,说明行没有入错,我还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
与王志聊天,没有看他的节目过瘾。尽管王志在记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素质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但他也很倔,不轻易与别人分享他的故事,无论怎么“逼问”,他都以憨厚的笑容、可爱的酒窝来搪塞。(中国电视报实习记者王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