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桐与<<城市之间>>的故事
沙桐红队,加油加油!
朋友,你一定知道《城市之间》节目?
朋友,你一定看过《城市之间》节目!
《城市之间》,曾经轰动中国荧屏。
沙桐,《城市之间》红队的代言人。
沙桐,你是不是在主持《城市之间》以后出名的?
我是主持体育节目的。体育节目的观众群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看体育的年轻人、男同胞,认识我知道我的比较多;不喜欢体育的人,可能常年都不看体育节目。而《城市之间》这个节目,突破了体育的圈子,尤其是小孩特别喜欢看,从幼儿园大班的小孩,到初中生高中生,都很喜欢看,这部分力量不可忽视,了不得啊,现在具备两台电视的家庭还不多,如果孩子要看《城市之间》,大人只能陪着看,这就让开始没有注意《城市之间》的人,被迫也注意了,一直到也喜欢看了。不能说是因为这个节目我出了名,而是这个节目给我带来了更多的观众。
谈谈《城市之间》这个节目的特点?
这个节目的定位很难把握。在这个节目开播之前,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还有其他电视台的许多娱乐节目都已经出现了。而《城市之间》基本上也是一个娱乐性比较强的栏目。我们在考虑这个节目的时候,做了三种设计,一种以快乐大本营为主导,纯娱乐性的节目,在演播室的环境中,现场观众两三百人,大家玩玩闹闹,请几位歌手啊,演员啊,社会知名人士之类的嘉宾啊,做一些由现场观众配合的简单游戏,大家哈哈一乐完了。一种是以博采性为主的娱乐节目。参加这个节目,可能会得到的的确确的幸运,的的确确的实在,10个问题都答对了,抽大奖,可能会得到八千八百八十八块八毛八,或者拿到相等值的实物。
这两种类型的节目收视率都很高。
但我们是体育部嘛,以全民健身为基础,参加这个节目的没有名人,完完全全是身边的普通老百姓。今天你在电视里看《城市之间》,明天你就有可能去参加比赛,今天的比赛中有你的朋友、邻居,明天的比赛里就有你。在我们《城市之间》的比赛中,谁也得不到什么巨额奖品,但能够从中获得一种快乐。不过,这个快乐的获得也并不轻松,需要有强健的身体,像“勇攀高峰”,需要相当充沛的体力,我都干不了,太累了。
我们这个节目一直以全民健身为宗旨。《城市之间》的比赛毕竟不像国安和大连万达足球赛,尽管两个足球队代表的是各自城市的荣誉,但是关心球赛的人是这个城市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球迷嘛,更多的老百姓不管谁输谁赢。而《城市之间》,会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无论男女老少,这是一种全民的行为。
真正运作起来,节目的全民性体现得如何?
《城市之间》虽然已经做了一年,但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在国内,做这么大的节目,我们还是第一家。且不说节目怎么安排怎么拍摄,就是在节目的运作方面,也需要摸索,当然,后来可以说是摸索到了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河南三门峡市到成都参加了一次比赛。三门峡市把参加《城市之间》这件事委托给了一个旅游公司。
旅游公司打出了广告:《城市之间》旅游团,为期5天,主要内容:一、参加《城市之间》的节目,二、在成都旅游。费用:998元。
报名相当踊跃啊!你想啊,等于我出门旅游一趟,而且能到现场参加节目,如果身体好,还能代表城市参加比赛、上场表演!
不到1000人的名额,一下子报名3000多人。
他们包了一辆专列,从三门峡轰轰烈烈地直接到成都。
火车广播里通知,“现在还需要几个参赛队员,男队员……,女队员……”,哈呀,“哗……”,报名的人蜂拥而至。要不了这么多啊,怎么办?这个游戏需要有劲的儿,这么着吧,男的和男的掰手腕,女的和女的掰手腕,谁赢了谁上!
到了成都以后火车就停着“恭候”。一下火车,人们直奔节目场地,气势高涨地加油加油,还真赢了!
第二天,又高高兴兴地奔峨眉山、都江堰。然后,采购的大包小裹,坐着火车回去了。不仅市政府没有掏一分钱,而且,这个旅游公司还赚了十几万。皆大欢喜。
三门峡这个城市很小,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个新兴城市,一说是去参加《城市之间》,“全民皆兵”啊。三门峡电视台天天播:“有我市参加的《城市之间》在……播放”。大街上到处都是有关参加《城市之间》的标语。到了播出的那一天,简直就是这个城市的节日!
啦啦队在整个节目过程中,根本没有坐着的,一直站着!我是河南的,三门峡也是河南的,我理所当然地做了他们的代言人。这场比赛赢得相当轻松,没有费吹灰之力!我们这边从头到尾一直嗷嗷叫,没有闲着过,搞得对方一点士气都没有。对方也是远道到成都来参赛的,没有带自己的啦啦队,组织的是成都当地的观众,谁给玩命儿地加油啊?顶多是看谁摔了一个跟头嚎嚎笑一阵。看来,这士气太重要了。
大家这么喜爱《城市之间》,《城市之间》播得火火的,现在怎么不播出了?
《城市之间》从1998年9月到1999年9月,整整一年,我们做了20多期,40多个城市。对于节目的创作人员来说,需要调整,应该坐下来,静下心来,好好考虑考虑《城市之间》今后应该如何发展。
因为,节目刚刚开播的时候,收视率很高,但是后来,收视率有所下降。怎么才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自己的观众群,让收视率有所上升,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观众都希望出新,但出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需要坐下来,好好地理一理思路。《城市之间》这个节目在法国已经是整整40年的历史,但是在我们中国还很不成形。在法国,专门为《城市之间》这个节目成立了一个公司,公司在节目的运作上相当地专业。而我们是在做节目之前,把各个部门的人集中在一起,一做完节目,来自各个部门的人就一下子散了,这种做法肯定是专业不了。
相信在今年春暖花开之后,《城市之间》会再度与观众们见面。而且是新面孔,会更加好看。
这个节目投资特别大?
《城市之间》这个节目的“动静儿”特别大,现场观众特别多,好几千人呀。
做节目之前,要做很多工作。在城市中选一个特别大的空场子,支景点,做道具,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还要组织参加比赛的队员,组织现场的观众,动作太大!
仅仅运送现场的道具,需要动用6个车皮。所以每做一场,每动一次,都是非常花钱的。
但是,我们这个节目是不收钱的,由台里投资,所以到现在办不下去了。如果有人给钱,现在就能接着办下去。现在《城市之间》停播,钱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你是怎么被选中做《城市之间》主持人的?
《城市之间》的导演是辛少英,她以前是《正大宗艺》的导演。她在法国看到《城市之间》,觉得这个节目很有意思,公众影响很大,就把这个节目带到中国。她带着这个节目到了体育部后,跟马国立主任谈关于这个节目的设想。这个节目需要主持人,马国立主任推荐了我。
《城市之间》这个节目,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做这个节目以前,观众们熟悉我的形象是,无论在演播室里还是在现场转播,都是西服领带,正襟危坐。而《城市之间》是一个现场即兴发挥特别多的节目,和栏目主持有很大的不同,完全展示人性的另外一面。我也想通过这个节目,向观众们展示:沙桐不仅有正经八百的一面,也有很活泼,开开玩笑啊,玩玩闹闹啊,有些大男孩的一面。
其实,在《城市之间》这个节目里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因为做主持,我有十几套西服,但我平时从来不穿西服,打领带,很随意。当然,也不能说播新闻、做栏目的我就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与生活中的我差距比较远一些。而《城市之间》中的我更接近生活中的我。
其实,输赢在场上也挺难堪的。
对一个主持人来说,输赢是一种游戏,还是一种投入?真动感情?
那当然,当然会多多少少动一些感情。
比如我代表西安队,我就要对西安有更多的了解,我会翻阅西安的市志,了解西安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人文地理等等,与西安人接触比较多,而且,当我成为这个队的代表时,这个参赛队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其实,我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我们就有关系啦,我们荣辱与共,我们是一体的啊!我对我的队员说:“我就是西安人啦!咱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赢得今天的比赛!”
其实,刚开始,我赢的多。大约半年之后,安排某两个城市作对撕杀,两个城市的领队都说:“行,但是我们有唯一的要求,我们要当红队,我们要沙桐带!”
弄得节目组也很难办,人家一来,全要当红队。怎么比赛啊,不能两边都是红的吧,就给人家做思想工作。
难免嘛, 红色是一种吉祥的颜色,红红火火,积极向上。
得把人们印象中红队总赢的观念扭过来。蓝队赢吧,赢得双方差不多了,再重新来,红队赢一场,蓝队赢一场;蓝队赢一场,红队赢一场。
因为,如果比分悬殊特别大,这种比赛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一会儿我赢,一会儿他赢,这才有体育比赛的不可知性,才有意思。于是我们有意识地帮助一下弱队,到节目下半场的时候,双方基本处于平衡交流的状态,这样节目才有吸引力。
我们比赛的目的,是通过比赛,两个城市加强了解,事实上,比赛以后,在场上是对手的两个城市联系密切,还结为友好城市。
从最初比赛,到现在结束,我比蓝队代言人林依轮多赢了两场。
场上的输赢与主持人有多大的关系?赢得胜利是不是与主持人的鼓动有关?
很大,关系很大。跟主持人的关系不是一般地大,是很大!
《城市之间》节目是集中录像,不是直播。因为动一次道具,到一个地方,不容易,所以一天要连续录几场。上午,作为主持人要了解每个游戏比赛的规则、特点以及高潮在哪儿,还要去试一试;下午1点多钟,再把整个的程序再跑一遍,3点多钟化妆,4点多钟观众到场,要去熟悉作为啦啦队的观众;5点多钟,开始录像,一直到天黑。
很累,很辛苦。
一场之中,我嗷嗷叫地喊,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跑到那儿,怎么不累?
一般是,录第一场,第二场的时候,状态不错,到了第三场、第四场,累了。
第四场,刚开始的时候还嗷嗷喊,队员赛得不错。过了一会,累了,稍微歇会儿吧,刚缓一下神儿,本来领先呢,“咣”一下子落后了,哟,不行啊,又拼着命地一边来回跑,一边连喊带叫!
你想啊,那么多人,如果没有一个领头人的话,就是乌合之众。有一个领头人,大家就心往一块使,都往一根绳上使劲,这力量就很大了。
主持这样的一场比赛,要求主持人有充沛的体力,有旺盛的斗志,我去感染啦啦队,人多势众嘛,啦啦队又会感染场上的参赛队员!也许我们落后了,啦啦队一喊,又追上来了。这种鼓动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是在人的体能达到极限的时候,注入了强心剂,“蹬”地一下就来神儿了。
《城市之间》中的两个城市是怎么挑选的,是不是要赞助?
我们有一个导演组。导演组会相对寻找和选择两个城市的共同点。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期特别节目以后的第一次正式对抗赛:南京对西安。这两个城市的共同点是都是古都,都有特别深厚的历史积淀,在西安有中国第一个始皇帝秦始皇,在南京则有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埋葬的孙中山。总之,两个城市在一起比赛,总得找到两个城市可以对比的点。而且这两个城市的实力要基本相同,比如,都是省会城市,都是省里的大城市,都是比较知名的旅游圣地,等等。这样才具有可比性。
我们不向参加者要钱,只是要求客场的参赛城市负责队员的往返和食宿。如果有能力,可以自己带啦啦队,如果不带啦啦队,在当地组织观众,也行。当然,许多城市志在赢比赛,都是自己带啦啦队。
参赛队员事先是不是要训练?
我们在熟悉游戏的时候,让参赛队员也过来熟悉游戏,告诉他们游戏怎么做,比如,这个游戏跑起来可能摔跤,护腿护肘要戴好;注意这个游戏有些危险;“噗通”掉水里了,别张嘴,张嘴就要呛水。
到后来,一些城市便备战,人家是备战奥运会,咱这是备战《城市之间》。比如,这个城市的几个队员要参加“勇攀高峰”,真封闭训练啊。而且练得挺邪门儿的。正规的“勇攀高峰”的蹬架倾斜角度是30℃,他们为了加强难度,倾斜角度是45℃!赛前,我问:“能赢吗?”他们说:“没问题!我们都训练过了,我们的那个蹬架更陡,都能爬上去!没问题!”
在与巴黎的对抗赛中,我们输给法国,你作为主持人心情怎么样?
我当时就觉得赢不了。几方面原因:
一是咱们准备得不是很充分。原来说是中国和法国对抗,后来觉得有些大了,算了,别中法对抗了,北京和巴黎对抗吧。老外有个优点,做事一板一眼,特别认真,一些城市市政府广场上就常年搭着“勇攀高峰”蹬架(法国参加《城市之间》的城市已经有300多个了),周末,许多人便做这个游戏,反正不要钱,爬吧。他们的参赛队员是从很多城市选拔上来的。而我们做了40多个城市,有的城市的队员“勇攀高峰”相当快,但是,既然是北京和巴黎对抗,还是从北京选队员吧。而北京范围之内人口再多,也敌不过全法国!
一是《城市之间》这个节目在法国,每次都有公牛的冲入,在两队对抗的同时,还要与牛对抗,以增加游戏的不可知性。比赛时,队员要穿过场地跑,看谁先到目的地,但是这时有一头公牛,见谁顶谁。法国人呢,有斗牛的传统,加上喜欢冒险,被牛顶一下撞一下也觉得无所谓。
《城市之间》刚刚引入到中国的时候,大家研究,要不要保留这个“牛”的项目?在中国嘛,大家都是谢天谢地安全第一,如果是做这个节目让谁受了伤出个人命什么的,那么这个节目肯定就泡汤了。所以把牛取消了。
做了一年的《城市之间》,我们一直没有“牛”的项目,而法国一直有牛,他们熟悉牛,不害怕牛,咱们呢,一看公牛“轰”地冲过来了,就害怕!我看着都害怕!法国队员一看牛过来,躲一下,继续往前跑,咱们队员一看见牛,“哇……”,撒腿就跑!一下子跑出场外去了,人家就成功了,咱就没有成功。
训练的时候怎么没有练练“牛”这个项目?
哪儿有牛啊,中国找牛,奶牛有,黄牛有,水牛有,斗牛没有。
再有,在法国比赛,人家能让咱们赢吗?
当时我就预感到赢不了,只要不是输得很惨,就可以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今年应该是法国回访,派队员到北京来比赛一场。你说咱们能让他们赢吗?也不能让他们赢。咱们得挽回点儿面子!
现在还不知道他们来不来,应该来,因为是当初达好的协议。
今年几月份巴黎队到北京来?
没谱儿。但是我们严阵以待,做好了各种准备。
打算怎么赢巴黎呢?
我们就弄一些中国人擅长的小巧灵的项目,不使蛮力的项目。牛?我们没有牛,奶牛?不顶人,没有用。我觉得,输赢与准备有很大的关系,只要准备充分,在现场一些偶然的因素不会很多,就基本可以赢!
下一轮的《城市之间》还是你主持?
估计到下半年吧,《城市之间》能够与观众再见面。是不是我主持?应该吧。现在也没有说不让我主持,哈……
刘延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