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5期(总第60期)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25日 11:26
目 录
●金话筒奖
第六届“金话筒”奖申报参评截止日期推迟到6月底……… (2)
第六届“金话筒”奖中央和省级电视台复评会议由湖北电视台承办(2)
●会务活动
“节目主持艺术书系”作者通稿会在京召开………………… (2)
●独家专稿
节目主持人培育的要点在哪里(壮春雨)…………………… (2)
●会员书简
钱锋致白谦诚的信(钱锋)…………………………………… (7)
●闲聊主持人(白谦诚)
开篇……………………………………………………………… (9)
从直播“伊拉克战争”说起…………………………………… (9)
●报刊文选
金话筒的摇篮——记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 (12)
●资料库
节目主持人的英语称谓………………………………………… (13)
●金话筒奖●
第六届“金话筒”奖申报参评截止日期推迟到6月底
因抗击“非典”,本会决定将第六届“金话筒”奖申报参评的截止日期,由原通知截止的5月31日延长到6月30日,原《通知》的其他规定不变。请各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在截止日期之前将参评材料寄到本会,逾期将被取消参评资格。
原定6月至7月召开的4个复评会议也相应推迟。具体开会时间,本会将提前通知各承办台和评委。
第六届“金话筒”奖中央和省级电视台复评会议由湖北电视台承办
第六届“金话筒”奖中央和省级电视台复评会议,目前已确定由湖北电视台承办,会议日期待定。
●会务活动●
“节目主持艺术书系”作者通稿会在京召开
本会于4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节目主持艺术书系”的作者通稿会。会议逐章逐节地讨论了《节目主持概论》、《节目主持技艺教程》和《节目主持艺术》三部教材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明确了每部书的课程目标和写作要求,并就写作事宜达成了一致协议。
本会理事长白谦诚、副会长傅成励、副理事长胡妙德、学术部主任俞虹、学术委员应天常和参加“书系”写作的各高校的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结束前,白谦诚理事长向各位作者颁发了聘书。
●独家专稿●
节目主持人培育的要点在哪里
壮春雨
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业的重要岗位。节目主持人在大众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节目主持人是许多青年看好和向往的职业。
因此,广播电视机构普遍重视对节目主持人的聘用和培养,大学的相关专业也在不断扩招这方面的学生。在大学怎样系统进行节目主持艺术的教学以及如何对在岗节目主持人继续进行培训,已成为提高节目主持人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内最早把主持人业务作为一门课程搬上大学讲台的,当属原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现浙江传媒学院)。1988年,该校播音成人班开设了一个学期的《主持人业务》课程,几乎在同一时期,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现改名为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与北京广播学院和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合作,成立了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北京培训中心和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杭州培训中心,招收在岗节目主持人进行短期培训。目前,无论是大学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还是中广学会系统举办的各种类型培训班,其规模都大大超过了当初。这样,对主持人的培育理念、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就成了一个急待研究的问题。
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并不是一种规范性的操作,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其传播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本人文化素养的高低和社会阅历的深浅,还有他们天赋的外貌、智慧和气质。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节目主持人首先要选拔好,也就是要选一块“玉”。然后就要对其进行培育,也就是“琢”。对主持人培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业务技能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业务技能发挥得好坏,仍取决于主持人本人的思想、内涵、知识等根基的深浅。所以任何大学都不可能培养出节目主持人成品,学生只能在学校学到必要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将来能否成功,必须经过他们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过程。
以央视国际频道“关注伊拉克战事”特别报道为例,有谁去教徐俐、鲁健、王世林、刚强怎样主持的呢?这种战事报道和评析,是无法事先写好稿子的,他们手中只有部分图片、资料和开场白(导语)。他们必须按照自己的判断,随时随机地把事先掌握的信息融进主持词。据报载,伊拉克战前20天,鲁健就“关”进了梅地亚中心,每天阅读十几万字的有关伊拉克的资料。在战前的一次演练中,鲁健客串专家接受主持人提问,居然能对答如流。其他几位主持人大体也如此。他们的成功依靠的是他们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精神升华,再加上必要的业务技能和经验,就形成了他们的主持状态,也就是主持形象。
传统的主持人教学和培训,一般包括“情况谈”、“经验谈”与“理论谈”三大块。所谓的情况谈,就是讲讲主持人节目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所谓的经验谈,就是请著名节目主持人介绍他们的经验与体会。所谓的理论谈,就是从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来讲解主持人的业务问题。这种教学和培训方法虽然是合理的、有用的。但面面俱到,击不中要害,因而收效并不显著。赵忠祥、敬一丹、杨澜、白岩松、崔永元、朱军等主持人,在他们成名之前,是哪所学校、哪位教师教他们怎么主持节目的呢?他们是文化基础+阅历+个性气质+聪明才智的产物。今天,他们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拿来讲给新手听,只是启发新手去思考,去领悟主持人的工作要领,进而自我启动,自我开发,而不应该理解为他们是教新手怎样去主持节目,新手也不应该视他们的经验为经典,盲目模仿他们。因为第一,你是学不来的;第二,即便你学得和他们一样,你也不过是他们的第二、第三……你应该把他们的经验用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学习他们,是为了创造自己。这样,你才能取得成功,整个主持人事业才能推向前进。
综上所述,节目主持人的培育,似应抓住三个要点:主持理念、主持状态、主持技能。
一、主持理念
什么是理念?在《现代汉语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补编》中找不到“理念”这个词。在《辞海》中,“理念”这个词是当作一个哲学名词来解释的。现今人们在口语或书面中广泛使用的“理念”这个词,一般是和“观念”这个词通用的,指的是理性概念或理性指向。主持理念指的是主持人对本职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的认识。
节目主持人是采用人际传播形式来从事大众传播活动的人,其任务是传播节目内容,而不是传播自己。主持人这种形式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增益作用,是在于它把电子媒介的优势和大众传播信息来源的优势,与人际传播的情感优势融于一体。所以,主持人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节目内容、风格的需要,而不可借助节目为自己扬名服务。主持人不要争做“太阳”,而要做“月亮”,以太阳的光芒折射出自己的光辉。这太阳就是节目。可是,这种植根和依托于节目的理念,至今在许多主持人头脑里没有生根。一些主持人在节目中总是带有几分刻意传播自己的嫌疑,那种通过刻意修饰、自我作秀、轻浮卖弄来推销自己的做法,不仅不能对节目传播起增益作用,反而会带来负效果。因此,要胜任这份工作,并得到受众的认同和欣赏,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主持理念。对主持人的教育、培训,首当其冲的是告诉他们,主持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人。从职业属性来说,他们是传播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而不是歌星、影星。从业务特性来说,他们是语言工作者,他们的言语状态是业务水准高低的标尺。关于主持人的全部理论,可概括为13个字:什么人、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做到。什么人,是明确其工作性质;做什么,是指其工作任务和职责;怎么做,是指其业务技能;怎么做到,是讲主持人的素质和修养。这些就是节目主持人所应该确立的理念。离开这一点,难及其他。
二、主持状态
状态,是人和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所谓形象,即状态。一提到主持人形象,许多人就很自然地从这个人的外貌、气质、修饰作出评价。对不对呢?不能说不对,但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形象是什么?形象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事物的具体状态。这里的关键词是“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也就是说,当某一事物(包括人和物)的状态引起了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活动,那它就具有了形象的意义,否则,就称不上形象。人们对某一个人产生感觉,进而产生思想和感情活动,是正反双向的,如喜欢、爱慕、尊敬或讨厌、鄙视、憎恨等。对节目主持人来说,他们的主持状态若能唤起受众美好和喜爱的思想和感情活动,可称这个主持人形象优美;若不能引起受众美好和喜爱的思想和感情活动,可称这个主持人形象不佳;若他的主持状态引起了受众的逆反心理,则可称为这个主持人形象很糟糕。
那么,主持状态是怎样构成的呢?大体应包括外形、气质、言语、动作、修饰等方面。
外形是一个人的外部形状,也称相貌、外貌、长相。一个人长得怎么样,或漂亮、或普通、或不漂亮甚至丑,都会给人一种印象、一种感觉,这种印象和感觉必然成为这个人形象的感官要素。我们不能用一个五官不端正的人来主持节目,但也不一定非要选一个长得漂亮的不可。关键在于主持人的外观要有特点,并富有个性魅力,能引起别人亲切、喜欢或欣赏的思想和感情活动。
气质是一个人稳定的个性特点。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显示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并在这个人的外部抹上了一层个性色彩。气质是文化,是修养,是能让人感受到的,并起长远作用的形象要素。气质有天赋的因素,也有通过学习、修养和锻炼而获得的因素。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言语是主持人传达节目内容、体现个性和才学的重要窗口。主持人的语音、语气、语调以及用词造句,不仅表现为外部形态,而且能反映出他的文化、思想、智慧、情操、审美等内涵。言语既是主持状态,又是主持技能。作为主持状态,它是引起受众思想和感情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作为主持技能,文后将另作详述。
动作也就是身体语言,是任何一个主持人或多或少所要运用的。主持人不可因忽视身体语言的提炼和运用而显得刻板单调,又不可手舞足蹈而显得轻浮。因此是否适量而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不仅够成主持状态,而且影响传播效果。
作为主持状态的外部表现的修饰,是大多数主持人所重视的。但有些主持人由于把修饰看得过重,甚至误认为这仅仅是个人的美化打扮,而忽视了主持人修饰的职业属性,结果与其所在机构的性质、本人的社会身份以及节目的内容风格不相符,效果适得其反。
主持人节目的特性之一,就是通过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去接近和感染受众,以争取最佳的传播效果。因此,对主持人教学和培训的第二个关键问题,就是告诉他们如何去创造一种良好乃至优美的主持状态,以引起受众美好的思想和感情活动,以此而争取观众,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主持技能
节目主持人是一个具有复合角色功能的角色。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过程中,主持人是报幕员或司仪,是记者、编辑或导演,是播音员、评论员,甚至是制片人或专家。他把许多角色要做的事,全部或部分地担在自己身上,最终形成了主持人自身的功能和角色形象。做这样一份职业、这样一种工作的人,确实需要多方面的业务技能,而对主持人的培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最关键的两点即可。
一是言语技能。
言语,一方面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一方面是主持人个性和才智的重要体现。对广播主持人来说,言语是表达节目内容的惟一手段,自不必说。对电视主持人来说,言语和图像密不可分,而且因为图像难以表达深层的思想和理论,言语则是电视主持人表达理性内容的直接手段。主持人只要开口说话,就能表示主持人用什么理论观点认识客观世界,用什么思维方式来想问题和谈问题,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人生和生活,用什么人格来与他人相处。所以主持人在节目里要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学识和能力都用到说话上来。言语可以说是主持人最基本的业务技能,是看家本领,是“饭碗”。他说得好,如果不是偶然,是表现了自己;他说得不好,如果不是出了意外,也是表现了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言语不仅是主持人的技能,也是主持人的素养。
主持人的言语技能从何而来?一个主持人音色优美,口齿伶俐,善于辞令,这些都与天赋有关,但要把话说得准确、得体、生动,就要靠后天的勤学苦练。在多项的练习中,写作是最重要的一项。口才和笔才有着紧密的联系,丰富的词汇、正确的语法、严密的逻辑、丰富的阅历和博览群书,这些都是口才和笔才的共同要求。口才不好,笨嘴拙舌,言词贫乏者,真正属于发音、吐字器官有毛病者极少,大多数是属于思想浅薄、知识贫乏、观念陈旧、思维混乱之列。所谓“言为心声”,就是口舌是心灵的“翻译”,也就是大脑的“翻译”。发达的大脑,才是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坚实基础。所以,主持人若要获得较高的言语技能,必须把练口才和练笔才看作同步发展的过程。有位教授曾对本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提出一个口号,叫做“笔杆在右,话筒在左”。该校曾在本校2年级各专业的学生中,招生了一个“节目主持人班”。全班不到20人,竟配备了四五名教授、副教授担任写作课的教学,一年之后,收效显著。这是因为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决不仅仅是一个文字表达的问题,而是作者的文化修养、思想深度、实践经验以及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的综合体现。所谓“文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若想把主持人培育出具有得心应口的言语驾驭能力,就必须培养他同时具有得心应手的写作能力。
二是显示技能。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人,在演播过程中,都会遇到如何显示自我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主持人节目这种传播方式,就是通过节目主持人真实而优秀的自我显示来表达节目内容的。
美国有部《电视表演》的著作,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电视不像戏剧,一般不要求表演者展现某一特定角色。作为信息和娱乐媒介,许多电视节目要求的是‘人物’而不是演员。一个人物化的表演者可以是采访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新闻广播者、故事讲述者、演讲者,而演员是创造各种性格类型的表演者,多数总要有点不同于自我。人物化的表演者给人的印象则是他们在摄像机前后都一样,他们不是塑造角色,而是表现真实的自我”。英国的罗伯特·蒂勒尔在他所著的《电视新闻的采制方法》一书中谈到,演员面对摄像机演戏时,他可以不去理睬摄像机和观众,只管自己进入角色就行。节目主持人则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他表演的是自己。有的演员表演一个角色并不困难,而如果要他们演自己,就显得不如节目主持人了。
美、英学者以上的论述,与国内一位研究者提出的主持人“非角色表演”理论是一致的、相通的。主持人工作的关键字眼是显示而不是塑造。显示什么呢?显示与节目内容、风格相吻合的自我的优秀部分。每个人的自我是由多方面组成的。节目主持人不可能也不应该把生活中自然形态的自我统统带到节目中去,他们总要根据节目的内容,根据他们所在媒体对将要传播的内容的态度,或扩充自己的某一部分,或收缩自己的某一部分,把经过筛选的自我显示出来。一个成功的节目主持人,首先是因为他(她)们能清晰完整地了解自我,知道选择自我的哪些方面来显示,并能在节目中把握何时显示和显示到何种程度,分得清表演和扮演的界限,分得清口齿伶俐和油嘴滑舌的界限,分得清热情大方和轻浮卖弄的界限。因此,准确而恰当地显示自我,便成了主持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述主持人培育的要点,不仅适用于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应该适用于在岗节目主持人。以央视为例,在其数百名的主持人中,优秀的固然不少,但也确有一部分人在主持理念、主持状态和主持技能方面是欠缺的。遗憾的是,央视主持人当中不少人缺乏当学生的态度,其实,他们也是需要继续培育的。但愿对于节目主持人的培育,能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抓住要点,以推动我国主持人事业不断前进。
(作者系本会学术委员)
●会员书简●
钱锋致白谦诚的信
编者按:2002年11月换届会议之前,本会学术委员、第一届“金话筒”奖得主钱锋同志写信给白谦诚理事长,反映她一年来对节目主持人的所见所闻所思。因是私人通信,所以毫无顾忌,反映了一些真实情况和尖锐意见,这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是难以见到的。本刊现将此信摘要刊载于后,并特辟一个栏目,欢迎会员和读者投书。
尊敬的白老师:
您好!
我一直想跟白老师好好沟通一下,因工作问题没最后落实,所以一直未动笔。今天意外地收到研究会寄给我的会议通知和情况调查表,在填调查表后想跟您汇报汇报我这一年来的情况。
在3月下旬做了交接工作后,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五、六月份分别去福州台讲课及做评委,由此对主持人节目中的乱用衬乐现象引发了一些思考。还有现在有的台主持人未经培训上机后在节目里胡说八道的现象比较严重。我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听到一家电台的一档回复听众来信的点歌节目主持人,竟然说:“希望收音机前的少男少女们早日找到心仪已久的对象”。说这句话之前是一位小女子(十四、五岁)要求为她喜欢的男孩点歌,主持人在念完她这封信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当时车上有些听众反应过来就说,怎么这样说,这不是提倡早恋吗?
这以后我一直在想,主持界的老师及同仁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整治这种精神垃圾的传播,但这些内容还是在传播着,除了主持人自身的素质较低外,领导的责任没有担起来。对这些不合格的主持人上岗没有明确的规定,出了问题也是听之任之,甚至有的领导怕负责任而装聋作哑。应该说这些精神垃圾的推出,领导层面要承担相当的责任。现在很多电台的节目没法听,随意性的内容太多,口水节目太多,很多编辑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这种表现意见很大,但也无能为力。以后的主持人节目的走向是不是还要重提采、编、播合作的工作样式?
我目前在给应天常老师所领导的系打工。在做老师的同时,对很多广播电视界的现象有了一些迫切的想法。一方面,我们说要吸取港台传媒界的经验教训,在节目制作中还是要有导向意识;另一方面,学生对导向意识强烈的抵触。我说导向意识不是光指政治导向,还有社会导向(社会公德的提倡,文明意识的提升等等)和文化导向,而且导向是融于节目之中的(离开海峡台前,策划并主持的两个节目《轻风夜语》、《心弦拨动》就是歌颂人间真善美,弘扬积极的人生观的)。但学生们认为现在媒体的生存就是要迎合受众,尤其在广东地区尤为明显。
但在这儿我想起一件事,台湾文化大学的郑贞铭教授在参加上海的国际广播音乐节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台湾的媒体要为现在的快餐文化的形成反思,要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有社会责任感负责。过去年轻人的偶像崇拜是英雄,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现在年轻人的偶像随时换,换的是不断推出的‘星’们(演艺界的新人们)。”
我想台湾的有识之士都在思考传媒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面的、反面的,我们干嘛一直学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现在媒体的有些节目,越做越浅层次,最后把原来还有偶而介入进来的部分白领赶走,剩下的就是那些可有可无的照单全收的打工一族和部分蓝领。我们现在很多主持人自己的知识水平差,他(她)就把别人也当成小学生一样对待。我说现在的很多广播节目也处于生理疲惫期,不知道该怎么调出新的状态,但这个时期也是最容易出新的时期。
我4月份来广州试讲的时候,应天常老师给我一个选题,让我写写广播节目主持人,我真的很动心。于是,有意识地跟一些金话筒奖获得者进行过交流,发现他(她)们身上集中的特点是爱岗敬业,有创新意识,并且好学上进、勤恳做人。如果真要完成这些内容的话还想得到您的指导(主持人节目个例分析,把人物融于节目特色中,把以往的教材式写作方式加以变化,通过节目反映人,通过人解析节目)。
另外,目前在给学生讲课时,我也在留心港台及海外的主持人划分,我们原来强调的媒介主持人指向性很强,只指新闻界,而媒介的概念却很广,电影、电视剧也是媒介,那些属于演艺界的也是媒介角色,例如台湾的老歌手蔡琴还得过“金钟奖”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奖,东南亚地区的演员也做媒介的主持人,所以我想对主持人的定义是不是也可以更宽泛些。
就写到此。
祝您身体好!一切顺利!
钱 锋 敬上
2002年11月15日
●闲聊主持人●
闲聊主持人
白谦诚
开 篇
早就想在《金话筒月报》上开这么一个专栏,把自己关于主持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出来,与朋友们交流,但总是坐不下来。近日节目主持人委员会实行办公现代化,为我配了台笔记本电脑和一支“汉王笔”;适逢“非典”流行,一不出差,二不开会,难得清闲,于是下决心用这“高科技”练练手,动笔写这个专栏。
“聊天儿”,北京人叫“侃大山”,东北人叫“唠嗑儿”,山东人叫“拉呱儿”,四川人叫“摆龙门阵”。“闲聊”,顾名思义,不是正襟危坐,不是讲经论道,而是茶余饭后,三二知己,海阔天空,信口开河。说者毫无顾忌,听者也别太叫真儿。总之,环境要宽松,气氛要轻松,否则聊不起来。
我这个专栏就想按此宗旨来办,以主持人为中心话题,逮着什么说什么,既无体例,也无章法。当然,它会贯穿我的某些学术观点和业务思想。
本人一介书生,舞文弄墨尚可,闲聊神侃原非长项,只能学着聊。如果朋友们有兴趣,欢迎加盟,跟我一起来聊。
好了,闲言少叙,咱们聊起来也。
从直播“伊拉克战争”说起
2003年3月20日上午10点多钟,美国轰炸巴格达,伊拉克战争由此打响。那天,正赶上我要去海南开会。临行前,我和同事们在办公室看电视,惊异地发现央视国际频道正在直播“伊拉克战争”;去机场的路上,更加惊异地发现出租车司机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两台直播的“伊拉克战争”节目,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直播战争场面的先例,在我国新闻史和广播电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说起来,新闻与战争有着不解之缘。唐朝大诗人杜甫有句名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什么当时“家书”这么值钱?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新闻。后来新闻业的兴起与发展,原因之一就是靠它传递战争的信息。
到了二战期间,无线电广播进入鼎盛时期。美国的广播记者默罗在德军战机轰炸伦敦期间,作现场口头报道,把广播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由此,奠定了他在新闻界的崇高地位。默罗回国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后来,默罗转入新兴的电视界,他把办广播的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用于电视,获得了成功。1993年,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团访美时,参观了默罗生前所在的CBS广播公司。该公司至今还保留着默罗的办公室,因为默罗生前经常在这里策划战事报道,同事们戏称其为“战争屋”。默罗生前是著名的战地记者和广播电视双栖主持人。
战事报道推动了电视业的发展。以美国为例,早期的电视被人们视为娱乐媒介,正是越战的报道,使电视人和公众认识到电视首先是新闻媒介。在越战期间,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由15分钟扩版为30分钟,成为美国电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首次直播战事报道,使其一夜成名。记得当时我正随广播电视法规考察团出国考察,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战争的实况,令人大开眼界。想不到,我国的广播电视如今也开办了战事直播节目,其重要意义,是怎样估计也不过分的。
在海南开会期间,与会代表抓紧会前会后的时间,收看央视综合频道、国际频道以及凤凰卫视的直播节目。“伊拉克战争”直播节目成为代表们会上会下的重要话题。回京后,我仍继续关注这个节目,并偶尔收看台湾的中天新闻台和东森新闻台的直播节目。
央视和港台的节目各有所长。央视的优势在于两点:一是嘉宾水平高,军事专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均有独到见解,分析到位;二是驻外记者点多面广,报道及时。台湾的节目制作精良,画面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字幕多变而又醒目。凤凰卫视相关的栏目多样,主持人比较老练,同声传译水平较高。听说凤凰卫视的“伊拉克战争”节目主要由资讯台办,因看不到,我只看了几次综合台,难以作出中肯的判断。
央视直播战事节目迈出了第一步,值得庆贺。下面围绕这一节目的主持人,说几点观感,与大家共同探讨。
毋庸置疑,战事直播是对主持人的严峻考验。我算了一下,主持人至少要做8件事:向现场嘉宾提问;向现场记者提问;向驻外记者提问;插播新闻短片;口播简讯;串连与点评;留意画面和字幕;与导演和导播保持密切联系,等等。
在央视这次参与直播的主持人中,我最欣赏白岩松。我认为,白岩松的出色之处有两点:一是他的评论好。白岩松有思想,有口才,应变能力强。比如有一次节目,事先他设计了3个主题词,后来谈起了沙尘暴,他又临时增加了一个主题词,即“沙尘暴”。在节目收尾时,他动情地说:平时人们对沙尘暴怀有一种厌恶的心理,觉得它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今天人们可能会感激沙尘暴,因为它能让巴格达的居民睡几个小时好觉(大意)。这种看似信手拈来的精彩点评,彰显了电视评论的特色,也使我们得以窥见白岩松深厚的新闻评论功力。二是他的现场调度能力强。面对上述8件事,他能掌握好节目的节奏,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驾驭节目进程,既不冷场,也不显得赶,这也颇为难得。当然,白岩松并非完美无缺,央视的一位资深主持人就曾给我打电话说:白岩松有些饶舌,话太多了。
我觉得白岩松在央视主持人里应属大将之才,台里应重点培养。央视10年前就提出要办成世界大台。世界大台应有硬件和软件的若干指标,其中,主持人一项恐怕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世界级的主持人,谈何世界级大台?目前央视拥有一批受到国内观众认可的名主持人,但若论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至少在全球华语圈内,可能还赶不上凤凰卫视。这令我们汗颜,更应令我们反思。我认为,央视到了培养和打造世界级主持人的时候了。以白岩松为例,他的综合素质已基本具备成为世界级主持人的条件,所欠缺的可能是英语会话能力。虽然他是用汉语普通话主持节目,但作为世界级的主持人,英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白岩松具备杨澜或者水均益那样的英语水平,他有望成为世界级的大主持人。因此,我建议央视把白岩松送出去深造一两年,让他过英语关。其他重点培养对象,也应该因人而异地制定培养计划。我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电视事业的发展,三五年内,央视应能培养出三五位既受国内观众欢迎,又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名主持人。
这次“伊拉克战争”直播,央视国际频道及其主持人出了风头。这几位主持人多数是由播音员转为主持人的,能达到这个水平,实属难能可贵。播音员和主持人虽然同为语言工作者,关系密切,但却属于两个工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有明显区别。我国自从主持人这个工种诞生后,一直采用播音员、主持人双轨制。通过这次直播,我看到了“并轨”的曙光。我国传统的播音员,由于分工的关系,只在播读稿件上下功夫,其中不乏播音艺术家,这个不必多说,但很多播音员致命的弱点是离开稿子就不会说话。播音员向主持人转轨,首先要解决有话可说的问题,其次才谈得上说话的技巧。我期待着央视能探索出将播音和主持融为一体的“主播”模式,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由“伊拉克战争”直播节目扯出这么多复杂的话题,限于篇幅,未能谈透。不过,没关系,下期咱们接着聊。
●报刊文选●
金话筒的摇篮——记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
在全国200多家广播电台中、在前4届已获得的55名广播金话筒奖(含开拓奖)得主中,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拥有两名开拓奖、三名金话筒奖。2000年获主持人摇篮台的荣誉称号。一个市级电台为何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呢?
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建台于1954年,是当年吉林省电台的老底子,在我国市级电台中属于老台。 既是老台,就自然有一种老台的精神、一套老台的办法、一个老台的习惯。
有一个甘为人梯的群体
记者型的主持人姜力是“金话筒开拓奖”金奖的获得者,在吉林市电台也算是“老人”了。姜力有许多获奖作品,她说任何一个好题目、一部好作品的诞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像获奖作品《甜甜的柿子》、《陪伴夕阳》等都是大家集思广益的结果。台里有一位叫李宜钧的老同志,总是给记者提供线索和思路,帮助你总结、提高,也总定期给你出题目,把你的一些经验提升到理论水平,这样一来,你的业务水平就上升得很快。还有一位叫李玉复的老台长,他总会给你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你大胆的尝试、进取,鼓励你创新。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姜力说,不由得你不快跑,不由得你不进步。对此,第二届金话筒奖获得者竹音、第四届金话筒奖获得者力泉都深有同感。竹音说,早在1991年,我们台就在周日的节目中开播3小时的直播节目《空中度假村》,当时,这是开东三省先河的。主持人集编、采、播、导、控于一身。节目成为全台的试点。应该说,老台长是很有远见的。正是老台长把握住了改革的机遇,才使得在全国广播热的时侯,吉林台也热了起来,也才有了我们主持人今天的成绩。也正是因为当初的尝试和探索,才有了后来的经验和日后的新闻改革。
在吉林市电台,我发现这些“金话筒”的笔力很强,他们经常有学术论文发表。力泉说,每当你干出一点成绩时,李宜钧就会给你出题目,对你说,你是否该做这样的一篇文章了,然后每当他遇见你时就会提醒你。论文写完后,他会帮你改,帮你升华。就这样,你的每一点进步,都记录了下来。你或许会问,他图的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对广播的热爱。姜力说,李宜钧没有高级职称,但在我们心里,他就是高级编辑。正是有了像李玉复、李宜钧等一批热爱广播、甘为人梯的老同志,才使得吉林市电台的主持人有如此的成绩。
有一个良好的业务氛围
广播要生存,就要改革,就要求编采人员下功夫,因此也就要求台里始终不渝地抓业务尖子。走出去、请进来,便成了台里最直接、最简捷的方法;台里还形成了一个业务研讨氛围,各部门每周听评节目,每月开一次研讨会,台里每年出一至两个题目研讨,最终形成论文发表;开展创优竞赛活动,将平时节目的测评、考核、抽检与综合评分结合起来,每年评出10名创优标兵。这些办法的实行,在台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业务学习氛围,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有一套完整的奖励制度
在吉林市电台,除了金话筒奖外,还有5人获得了中国广播奖,其中1999年,就分获中国广播奖一、二、三等奖。
对于获国家级奖的同志,台里分别给予6000、4000、2000元不等的奖励,获省级奖的同志则奖励1000元;同时,这些人还可获得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十佳”人才等荣誉称号;在提职、晋升业务职称时也给予充分考虑,竹音、力泉分别是文艺部、新闻部主任,在吉林台的5位正高职称中,姜力、竹音拥有正高职称,力泉则是副高职称。
正是有了一个甘为人梯的群体、一个良好的业务氛围、一套完整的奖励制度,才使得吉林市电台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同时也希望这个良好的机制、良好的氛围得以保存、完善,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原载《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12月26日)
●资料库●
节目主持人的英语称谓
在英语中,对节目主持人的称谓根据其主持的节目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节目主持人的英语称谓:
一般意义上的节目主持人,或总称:Host(Hostess),Compere,Master(Mastess)of ceremo-nies,moderator,showman
从传统上讲的播音员(实际上也就是所有的播音员):announcer,broadcaster
新闻节目主持人:anchorman(anchorwoman),anchorperson;news caster(新闻评论员),news reader(新闻播音员)
重大活动的现场播出主持人:commentator
在现场提供背景资料解说的(如体育比赛时请的转播顾问):color man
其他节目主持人:访谈节目主持人:talk-master
体育节目主持人:sportcaster
热线电话咨询类节目主持人:hot-liner
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DJ(disc jokey)
智力竞赛节目主持人:question master,quizmaster
气象节目主持人:weather girl,weather man
(南京师范大学毕一鸣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