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思考,热闹动漫展中有缺憾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4日 16:22
仿佛要与一路攀升的水银温度计比拼热情,这几天,正在上海举行的两个动漫展,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随后,还将有好几个动漫展在沪宁杭等地举行。
动漫展的红火,同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因为,这已不是一天两天的新鲜,而是维持了六年之久的持续“高烧”!
不过,留心观察,人们就会发现动漫热背后隐含着一些隐患。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版权意识的薄弱和产业链的缺失。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动漫再热也只是“虚热”。
自制Cosplay道具?
在主办方给动漫社团交流的活动现场有对中年男女,他们在Cos-play服装道具制作上“一枝独秀”。
悬挂出来的几把刀剑样品,显示出了他们的制作“实力”。广告牌上言简意赅地表明:“定制、零售、批发、租赁”。
据懂行的人士透露,由于动漫道具制作难度比较高,多数社团一般要到义乌寻觅。如今,在家门口有这样的“服务”,当然广受欢迎。可是,这其中就有问题了:Cosplay服装道具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他们没有版权怎能自行制作?
点评:在日本、韩国,进行赢利性的Cosplay活动,需要获得授权。买卖Cosplay服装道具,也属于此列。
社团产品“自说自画”
第二届上海·国际城市动漫展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数百个社团的展位。最小的展位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背后,是画作;桌上,是小商品;地上,摆放大物件。
据悉,展位费从每个300元到数千元不等。社团大多是以没有稳定经济收入的学生组成,为了把这些展位费赚回来,他们不得不通过出售自制商品来回收成本。殊不知,临摹日本动漫作品形象并出售,构成了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但这些动漫爱好者基本没有版权意识。
点评:形象,是创造动漫产业利润的根本点。形象拥有权,亦即版权,是全世界娱乐产业的经济保障。可是,除了今年“五一”黄金周举行的2004动漫形象博览会之外,其余大部分动漫展都存在侵权问题。
衍生产品不太健康
自制衍生产品由于未经相关部门的审核,因此,其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在展会上,“BL广播剧”的招牌随处可见,BL为动漫中“男同性恋”的简称;代表武士道精神、别名“壬生之狼”(意为“像狼一样对敌人群起而攻之”)的新造组的旗帜“诚”,也醒目地铺在桌面上。
点评:色情和暴力是日本动漫中的“糟粕”。通过正式渠道进入中国的日本动漫均经过审核,基本不存在不健康内容。
动漫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按照日韩的发展规律,主推创作、强调版权是培育市场的第一步,也是产业建立的根基。
但在我国,由于目前产业链远未健全,因此不少商家热衷于举行动漫展,通过票房和出租摊位这一“展会经济”的模式来盈利,而不是花大力气提升创作水准。客观地说,目前动漫展的盈利模式并不太符合动漫产业的发展规律。
如果连产业链中的基础环节都没有准备好,就像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尚未熟悉便粉墨登场,那么,我们怎能期待匆匆登上舞台的“演员们”表现得“专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