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动漫展,感觉大不同——记第六届上海动漫展暨亚洲动漫作品巡展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4日 16:46
来源:e时代周报 作者:一笑而过
年年都有动漫展,年年漫展被人骂。骂什么呢,归结到一点就是:商业味太浓了,动漫作品太少了。但动漫迷们,还是一次次满怀期待地从这个场赶到那个场,就为了单纯的兴趣,渴望出现奇迹。8月23日,我们再次踏上从杭州去往上海的旅途,赶往2004“绝对动漫”上海动画漫画展览会(暨2004亚洲动漫作品巡展)。
谁知,这一次,感觉处处不一样。
场地大了,排队少了
今年的漫展时间定在8月23日到8月29日,地点从去年市中心的东方明珠移到了八万人体育馆旁的东亚展览馆。虽然地理位置偏了,但场地一下子大了好多,去年十月份排长队买票的壮观场景也不见了。23日早上9点多,一下车就见体育馆的地铁出口有人在卖黄牛票,嘴里喊的是“动漫啦动漫啦!”但似乎感兴趣的人不多。进入会馆门口卖票处,发现只是不长的队伍有秩序地等候买票,看来大多数人已经提早买到票进场了。不过,我心里挺疑惑的,怎么今年人突然少了呢,是给去年挤怕了吗?但相比去年馆内馆外人山人海的恐怖景象,今年给人感觉挺幸运的。
社团多了,商家少了
进馆一转,看了才知道,今年的人数丝毫不比去年少,但场地大了好多,各区分配得很均匀,人口密度适中。占地面积最多的应该是来自各个地方的学生社团和社会上的同人志,每个摊位都展出了自己社的作品和提早准备好的各类动漫周边,也出现了学生社团现场出租COSPLAY服装,每小时20元一件,有不少非专业的COSPLAY狂热者乐意尝试。而在去年,占主体的是各类商家的摊位,他们推销的全都是自己公司的产品,价格奇贵且常会出现强行向你推销的情况。来参展的商家也与往年不一样,绝大多数是游戏公司,而网络游戏公司居多,比如天翼之链,比如网龙上海公司,都印刷了很多游戏海报和点卡在现场发放。而由于他们的参与,现场多了很多台电脑,作为游戏互动和免费尝试之用。本来嘛,游戏与动漫就很难分家,看来游戏商的介入也会是以后漫展的重头节目之一。
参与多了,观望少了
说到活动参与,应该是这次漫展做得最好的环节。先说漫展必不可少的节目:COSPLAY比赛。来自全国一百多支COSPLAY队伍在7月底的美影厂进行了激烈的预赛后,60余支优秀团队脱颖而出,将在这里争奇斗艳,决一胜负。本次组委会还别出心裁地出版了一本全彩印刷的COSPLAY纪念刊,不仅刊登了本次参赛优秀团队的介绍,也对前几届展会中取得优秀成绩的获奖团体做了系统回顾。图文并茂,漫迷们纷纷抢购珍藏。
漫画教室,第一天开讲的是漫塑大师吴全真,漫迷可以用泥土塑造自己心中的偶像,当然也可以尝试将自己塑造成偶像。此外,水墨漫像艺术家禹天成、卡通剪纸艺术家许熙、体育漫像大师李劲然,都将轮番作客漫画教室,漫迷们有机会在现场向艺术大师们“拜师学艺”,而大师们也为漫迷准备了各有特色的小礼品。这种零距离接触比签名售书还受人欢迎。
最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在漫展首日下午,在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文广集团公司团委和上海动漫展组委会共同策划下,组织了“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上海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动”的开幕仪式。申花队的孙吉孙祥兄弟,以及二十位上海知名主持人都亲临现场,向漫迷们发出捐献爱心的公告,现场气氛之热烈,签名人数之多,比起去年排队买门票的现象,有意义得多了。漫迷们不但有一颗童心,更有一颗爱心。
作品多了,花哨少了
本次漫展的原创作品,主推亚洲展。在组委会搭建的大型展棚中,展出了近千幅佳作,可以说集结了国内原创界的众多精英,同时展出了日本顶尖漫画大师的100多幅手稿,在国内属首次。其中高桥留美子的《犬夜叉》、安达充的《棒球英豪》、青山刚昌的《名侦探柯南》等,都是国内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更有专门的“动漫奥林匹克”———展出了60多个国家风格各异的体坛漫画、吸引了很多体育迷驻足良久。一位参加过多次漫展的漫迷告诉我们:“今年能办成这样实在不容易,比起以往少得可怜的原创,今年的内容很让人兴奋。看来我回去以后也要多努力了,争取明年把自己的画也放到这里展出。”
成人多了,国产有了
带小孩来看漫展,似乎是每年都少不了的风景,但今年带小孩的家长们照旧,不带小孩的成人,也多了。最让人好奇的,就是一个名为“56个民族的动画”摊位,挤满了填写调查表的大人小孩,是关于对国产漫画和56个民族主题动画漫画的调查。原来,摊主沈光文女士是一位山水画家,留洋多年,深切感觉到中国国产动漫画在国外的传播实在太少,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她发起了这次做56个民族的动画的倡议,希望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和鼓励。在她的摊位上,来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了儿童基金会的顾问,也来了各个媒体的询问。沈女士的热情感动了很多人,现场不少年轻漫迷都在调查表上填了“大力支持”的选项,大家都期待着能在更多的漫展上看到更多新的中国原创的,讲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的作品。
从首日漫展归来,我们接触了许多,也消化了许多,其实,对于漫展的各届主办方也一样,组委会同样需要不断吸取和改进。而这一次的转变,给了我们不少信心,方向对了,就是速度的问题。真希望从2004年开始,无论国内哪个城市举办的漫展都能少些浮躁,多些冷静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