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莫迪洛带来阿根廷骄傲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05日 15:56
转自 中国动画网
〝我会说四种语言,现在我的漫画有了五种语言版本,遗憾的是我不会说中文。〞这是72岁的阿根廷漫画家莫迪洛的北京感叹。
莫迪洛好奇着在北京所见的一切。前天到湖广会馆听《断桥》、《火焰山》,他缠着翻译逐字逐句地解释唱词;昨天到故宫参观,他拿着数码相机,拍戴着口罩的清洁工人和睡着觉的施工工人;在北京展览馆做签售,他说看不出中国人的岁数:〝人们似乎都很年轻。〞他一把抢过记者的采访记录,翻来覆去地看,连声说着〝Fantasy〞。
对于中国,莫迪洛也知道一些:〝我知道这次雅典奥运会中国得了很多的金牌,比阿根廷多得多,但是我们得到了足球和篮球的金牌。我没有想到会来到中国,这里离阿根廷是那么遥远。一些都不可思议。〞
去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一套10册的莫迪洛漫画,让我们知道,在足球和探戈之外,阿根廷另外的吸引力。〝你可以不了解我,但是我希望你了解我的漫画。〞这是莫迪洛接受采访的条件。对于漫画,他反复使用的词不是Comic,是Cartoon。
他和你交谈,眼睛不一定总注视着你,但是能感觉到他的观察。莫迪洛如何去观察?〝我走在大街上,吸引我的不是人们的长相、性别和国籍,我观察他们作为人的本性。〞
莫迪洛的名言:〝上帝造了世界,造了男人和女人。然后,为了从大毁灭中让一切继续,他发明了幽默。〞但是,他却声明,自己不信上帝——这个幽默的发明者。〝虽然我来自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但是从15岁以后我就变成了一个怀疑论者。如果非要说信仰的话,我只信仰一个词——人性。我希望通过漫画描绘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一个和平共处、彼此理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的人和动物,都过着本性和率真的生活。〞
虽然他没说他就是上帝,但漫画替他说了。他的漫画,只有男人、女人和动物存在,那个世界像伊甸园、像诺亚方舟。〝他们没有护照、没有名字、没有种族、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家庭背景,从来不说一句话,但他们说的话每个人都能听懂。他们是没有国籍的人,他们是任何人。这是我的漫画与众不同的地方。〞
38年来,莫迪洛画了1500幅作品,平均一周一幅。莫迪洛笔下的男人和女人,只有鼻子和眼睛,他不给他们画嘴巴。〝1966年我34岁的时候,当时在巴黎。我没有工作,也不会法语。因此我只好靠画没有语言的漫画养活自己。事实证明,我的漫画比我会说话。〞他的漫画本是〝无字天书〞。
想像中的莫迪洛该是个老顽童,不过他总在想像之外。他是个严肃认真的老头。他用矛盾论来肯定自己,〝漫画本身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对于人生和未来,我总怀有恐惧之心。为了摆脱恐惧,我开始幽默。尽管现实有种种问题,幸好我始终抱有希望。所以我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也许只有他才这样表达一个漫画家的使命。〝我是独一无二的。虽然现在我的脚踩在北京,但我感觉的是整个地球。我的国家就是整个地球。尽管我是个阿根廷人,但我的心属于全人类。〞他的漫画,用一对男女承担了全人类的幽默。
莫迪洛不抽烟,不喝酒,不擅长讲笑话,运动是他最大的爱好,不过他对运动的描述也是严肃的:〝任何一种运动都是和平的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