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 媒体报道

中华新闻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揭密

------ 一幕幕震撼画面如何摄得?

央视国际 2003年09月22日 15:19

  

文/徐 风

  前不久,央视播出了一档关于广州高架桥飞车抢劫团伙的节目,成千上万电视机旁的观众被节目的临场感和真实性深深地震撼了,人们再一次将目光锁定在这个问世不久却异常吸引人的栏目--《法治在线》。

  记者的职责

  《法治在线》中《第一现场》板块里一幕幕极富震撼效果的临场画面是如何拍摄出来的,这是观众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原来,《法治在线》的记者组正是负责中央电视台政法新闻报道的老班子,所以长年以来和公安机关、政法机关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随警作战和执法机关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种战斗情谊保证了《法治在线》能够有很多及时有效的信息。同时,《法治在线》在全国的各个省份也派驻了许多的常驻记者,保证记者们能够迅速的到达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

  新闻消息的渠道和警方的配合虽然必不可少,但是要做出一档让观众喜爱的法治节目,这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现场记者的哪种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随警采访时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精神。

  做现场节目,尤其是与执法有关的现场节目的确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决非危言耸听,在一些杀人案、缉毒案中,犯罪嫌疑人通常都会不顾一切的负隅顽抗,现场的记者面临着的是生命危险,但是为了让观众们能看到感兴趣的第一手新闻材料,记者的职业道德却不容许退缩,从这一点来说,这些工作在采访第一线的记者们绝对可以称之为战地记者,他们是支撑《法治在线》栏目的坚强基石。

  触摸中国法治进程的脉搏

  《法治在线》的宗旨是与观众一同触摸中国法治进程的脉搏,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定位对于节目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举个例子来说:《第一现场》的编导和记者有40人左右,目前每个记者每个月至少要完成两个专题,而能够播出的毕竟是少数,正是近乎残酷的竞争机制保证了节目的高水准。

  我们知道,我国法治制度的健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在这个阶段,媒体的监督作用表现的就非常突出,在很多地方还存在把记者当青天老爷的状况。正因如此,《法治在线》的记者和编导们更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可疏忽。作为新闻性节目,《法治在线》随时关注追踪报道新闻事件,所以有的案件正在进行中,没有结果,但是工作人员们始终对事件保持着新闻记者的敏感进行关注。有了结果后,会随时在节目中进行报道。

  与此同时,编导们也集思广益,广开言路:《第一现场》追求的是现场的新闻性;《法治聚焦》是想在栏目中确立一个对法治事件进行深刻调查的板块;《互动地带》则力求通过这一板块跟观众保持互动和沟通,三个板块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法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追踪报道。

  对得起观众才配做新闻人

  节目好自然受观众们的喜爱,《法治在线》虽然诞生至今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却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观众群,收视率也屡创新高。从观众们的来电来信中不难看出对栏目的喜爱和关注:许多观众要求制作自己关注的专题节目;有的观众主动为栏目的发展献计献策;由于节目播出的时间正好是刚下班的时间,有的观众来不及收看,要求节目播出的时间进行调整;有的观众还要求增加一档用于晚间播出;更多是对于记者们安全的担心和语重心长的叮嘱……

  面对着观众们的真心关爱,《法治在线》的工作人员们既感到欣慰,又觉得责任重大,欣慰的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观众们的肯定,这是最好的回报;而同时这也是督促他们继续努力,满足观众们的要求,把栏目越办越好的动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步不前就意味着落后,没有回头路可走,用他们的话来说:只有对得起观众才配做新闻人。

  毕竟《法治在线》还只是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新栏目,虽然目前已经做出了不少观众们喜爱的节目,但这些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进取,在自己选定的路上,《法治在线》能走多远,能否再创新高,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晓星来源:中华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