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4日 18:02 来源:
新华网吉林频道12月21日电(记者郭力群、实习生杨磊)12月3日,74岁的她静静地走了,但无数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她的名字――谭竹青,而且人们尊称她为――“小巷总理”。
谭竹青是一个普通的社区主任,而在她朴实、坚韧的身影后,是一个极具魅力的精神世界,令我们抬眼仰视、为之动容。
她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标兵。
上篇:用奉献诠释共产党员先进性
作为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全中国最小的官,谭竹青一干就是50年。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始终坚持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时时处处为居民着想,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她的行为,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社区工作人员展示一张谭竹青的工资单。在那张列着她4个不同时段工资额的单子上,“小巷总理”的收入清清楚楚:1981年至1989年,每月工资20元~30元;1990年至1995年,每月工资120元~150元;1996年至2000年,每月工资300元;2004年至2005年,每月工资890元。
上世纪80年代前,谭竹青曾有过4次招工招干的机会,哪一个都比居委会主任的地位高、收入高,可是她都谢绝了,因为她感到居民离不开她的服务。1983年以来,街道党委先后几次准备给谭竹青晋级,但也都被她婉言谢绝。十几年来,按照街道办事处经济承包合同等规定,谭竹青应得奖金15万元,可她这钱一分也没要,全都用来发展社区经济和帮助困难户、军烈属了。
谭竹青说:“我现在生活不错了,社区还有不少居民生活不如我,党员还是得讲奉献。”1985年,当时居委会盖幼儿园,地皮不够用,谭竹青便主动提出把自家本来就很紧张的住房无偿拆掉一半,作建幼儿园之用。拆墙那天正下大雨,儿媳脸上雨花裹着泪花,谭竹青硬着心肠指挥儿子砸墙搬砖。从此,她一直坚持到1996年年底,社区安居工程全部竣工,才随最后一批回迁居民搬入新居。
“谭姨对自己和工作人员特别‘抠门儿’。按我们社区的经济实力,配台车没问题,但她嫌养车太贵,以前出门开会坐公交车;年纪大了,她就打出租车去。工作人员外出办事,她要求全坐公交车。”东站十委社区党委副书记赵惠君说。
有一件事让赵惠君和同事们一辈子也忘不了:“有一次,社区全班人马好不容易有了去大连旅游的机会,谭姨怕去饭店花钱呀,就给大家备了面包、蛋糕。到了大连,我们担心面包、蛋糕要变质了,就给藏了起来。可她竟大发脾气,硬是让我们拿出来。她说,你们去饭馆吃,我自己吃这些就行。在场所有人都哭了”。
下篇:一生奋斗建设和谐社区
谭竹青带领社区干部群众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使所在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被评为吉林省“精品社区”、吉林省党建示范社区、长春市文明示范社区、长春市“十大魅力”社区,被群众誉为“社区明珠”、“温馨家园”。她终其一生,都在不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1978年以前,谭竹青所在的东站十委居民生活有“八难――儿童入托、吃饭、行路、就医、维修房屋、理发、孤寡老人生活和待业青年、两劳释解人员安置难。
当年30岁的房秀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早上上班她都得带着孩子,背一个、抱一个,挤公交车去单位。大冬天,大人小孩都裹上厚厚的棉衣,房秀琴累得手发酸腿发软,可眼瞅着车一趟趟过去,却硬是没挤上去。房秀琴哭着回了家,找到谭竹青:“居委会能不能办个托儿所?”为了让孤寡老人生活好,每年春节,居委会干部都要一人包几户,陪老人过年。谭竹青每年过春节每天要忙到下半夜才能回家。黄淑英、董国祥老两口缺煤,谭竹青将自家一吨煤送上门。黄淑英病了,谭竹青招呼人将老人送进医院,忙活了半宿,老人好转了,谭竹青却病倒了。
谭竹青念叨,如果能办个敬老院,照顾起孤老们就方便了。
她召集来居委会委员,她说:“咱们自己办个早餐点,居民们就不必起大早排队买早点,待业青年也有了活干,等挣了钱咱们办托儿所、敬老院。”话音一落,就招来一片叹息:“咱一没房,办公就是您家这铺热炕;二没钱,看孤寡老人、买办公用品您还自己掏腰包;三没技术,怎么办早餐点?”
可谭竹青的信念非常坚定,她开了多次会议统一思想,给大家鼓劲。在她的带领下,居委会委员四处捡碎砖头,脱土坯,挖沙子,看见拆房工地就上前搭话,请人家支持他们废旧木料。料备齐了,谭竹青的丈夫宋国华当起了瓦匠、木匠、电工,还客串总指挥。居委会干部、待业青年当大工小工,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吃部盖成了。
小吃部开张那天,所用的锅碗瓢盆都是谭竹青从家里拿来的。早上三四点去市里批酥饼,半夜磨豆浆,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一个酥饼才赚一分钱。小吃部成功了,十委又按老办法盖小房、建工厂,办起麻花作坊、鞋厂、皮革厂、服装厂。
1985年,十委投资30万元,建起一座小二楼,楼上办公,楼下做幼儿园,接收了本委30多个孩子。1987年,又盖起一栋小二楼,建起全市第一家居民委办养老院。
东站十委原是一片棚户区,毗邻伊通河,地势低洼,地名就叫“二道洼子”。老房子是解放初期就建起的小平房。老住户的儿女们长大了,结婚没地方住,又在老房外接盖小房,社区环境非常乱。胡同中的道路是泥土路,一到雨天,都不知如何下脚,群众常抱怨:“泥浆污水无处流,比'龙须沟'还'龙须沟'。”于是谭竹青立下志愿:“一定让十委全体居民住上‘三气’楼房!”1995年,长春市的三片棚户区列入试点。有了谭竹青的奔走呼吁,十委无争议地被列入试点项目。1995年,十委土地上19万平方米的7层住宅楼建成,230户居民迁入有煤气、暖气、上下水的新居。1996年,又建成3栋住宅楼共28万平方米,300多户居民入住。到1997年,伊通河畔的“龙须沟”已成为历史的老照片,泥泞路变成柏油路,路旁1000平方米的空地还植树种草,一派现代文明小区景象。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下岗职工增多,一些家庭甚至双下岗,成为谭竹青的心病。谭竹青劝下岗职工和家属们稳住心:“厂子没了,还有委里。共产党啥时候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绝不会看着群众没活儿干,看着群众生活困难不管!”
她召集居委会干部开会:“如今下岗职工有了难处,这就是咱委上天大的事。我们要为政府分忧,为民解难。”
谭竹青主持成立了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领导小组,设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站。几位社区副书记、副主任分片包户逐个调查,掌握了解职工情况,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社区企业是第一大阵地,共安排了700多名下岗职工。社区露天市场和后来改建的十委综合市场、洗浴中心先后安排了300多人。下岗职工不懂经营之道,谭竹青就组织人在市场开设了几个就业咨询窗口,请老业主传授营销技巧。有人缺乏启动资金,她又四处筹措,帮助解决。
发展社区服务网点和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生产自救也是十委社区人员安置的重要渠道。谭竹青组织有土木建筑技术的下岗职工,成立了社区房屋维修队;懂医术、会护理的,被安置在十委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做护理员;年龄较大、不愿经商的,就安排到益寿院当服务员。
董学琴,一名普通的妇女,几年前因为孩子小,在家做了职业主妇,一家人指着丈夫的工资生活。1998年的一天,丈夫带回家一个晴天霹雳:“我下岗了!”小董蒙了,今后的生活可怎么得了?一筹莫展之际,房门被谭竹青敲响了:“说说想干点啥吧,谭姨给你在咱委里的露天市场整个地方。”小董感动得热泪盈眶。两口子既兴奋憧憬,又不无忧虑,反复与谭竹青商议,决定开个炸鸡摊床。后来董家的炸鸡床子越干越大,谭竹青常到市场看看转转,她就像母亲一样,看到儿女们安居乐业才放心。
近几年,十委社区已安排1000多人次的下岗职工、居民亲属就业,实现了社区“有下岗无失业”。
未成年人沉迷网吧是一个社会难题。十委社区周围建有8间网吧,一段时间里,寒暑假、双休日,每间网吧里都有中小学生。十委社区在梳理居民提交的《居民自治、服务需求调查表》时发现,有部分居民提出对孩子迷恋上网打游戏的担心。十委社区在民主议事会上提出这个问题,决定由志愿者组成义务巡查队,经常去网吧巡查,如发现网吧接待未成年人,就把孩子接出来并通知文化局等部门查处。由于管得严,十委社区的孩子没有一个沉迷网络。
作为民选的社区主任,谭竹青始终把居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作为共产党员,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社区领袖”,她始终不忘建设文明和谐家园的崇高责任。她为居民谋幸福,她为社区建和谐。她所践行的正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也正缘于此,她才会赢得社区居民的普遍信任和爱戴,才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和敬佩。
“谋幸福,建和谐”,这便是谭竹青和她奉献一生的社区工作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启示的要义。
责编:周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