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初高举起龙的旗帜的民族,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族,他们的图腾就是一种被称作龙的大蛇。这个强大的龙族兼并融合了众多的其它动物为图腾的部族。在这个民族融合的漫长过程中,随着其它部族的图腾动物的加入,龙的形象也在逐渐演变,最终成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蛇身、鱼鳞、马首、鹿角、鹰爪、鬣尾的龙。 这个龙的故事不是杜撰的神话传说,而是杰出的学者闻一多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一个富于洞见的学术论断。闻一多先生率先以现代的学术眼光,对中国人的龙情结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闻先生的考证还说明:古代中国南方的百越和北方的匈奴,都是以龙为图腾的民族。实际上,龙这个综合了各种动物特征的形象,正是中华各民族融合团结的象征。 1971年,在远离中原地区的蒙古高原上,出土了500多年前的玉龙,这次考古发现,有力地证实了闻一多先生的论断。 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女娲与伏羲,被古人描绘为人面蛇身的交尾形象,这或许是中国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的强有力的暗示。然而伏羲并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血缘始祖,他还被认为是中国哲学源头的《周易》的首创者。龙在这部"群经之首"的经典著作中,已经从图腾演变为形而上学的哲学象征。
正因为如此,龙受到了帝王和百姓们的一致喜爱。我们可以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随处看到它的威严神秘,也可以在寻常百姓家感受它的鲜活生动。 几千年的时光消逝了,以龙为图腾的部族消失了,以龙为旗号的帝国消失了,然而龙却没有消失。 龙在激流中奋进,在天空中翱翔,它依然在人们的心目中穿越翻腾。 编导:张伟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