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24日 09:45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这首《竹枝词》流传大约有1000多年了,但它还没有诗中描写的舞蹈流传得久。这舞蹈叫《踏歌》。青海的孙家寨曾出土过一只彩绘陶盆,上面就有关于《踏歌》的图画记载——这只陶盆,作于新石器时代。不过,《踏歌》最盛行的年代还是唐代,大唐盛世,歌舞升平,唐诗中不少作品都记载了这样的场面。还有一首诗我们非常熟悉——《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说的也是《踏歌》。这些诗不仅记载了《踏歌》,也体现了中国古典的舞蹈观——“为生活而舞”;这与西方截然不同,西方的芭蕾是“为艺术而舞”。踏歌为什么会有这么长久的生命力呢?看了舞蹈《踏歌》,也许您就能找到答案了。踏歌最重要的特点是踏地为节,联袂而舞,边舞边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