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名师

我国著名免疫学家、医学教育家杨贵贞教授

央视国际 2003年08月01日 10:21


  伴着轻柔的音取乐,四十余名学生手捧鲜花向恩师款款走来,围绕在恩师的身边满怀深情地唱起“祝您生日快乐”,在场院的所有宾朋都沉浸在浓浓的师生情谊之中。这是在杨贵贞教授80华诞庆典上的感人一幕。

  杨贵贞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在58年的科学研究和教育生涯中,她始终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探索奋进,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科学研究方面,杨贵贞是中国当代免疫学的开拓者之一。她以其独特的科研体系,开创出多个免疫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卫生部重大医药成果奖和省科技成果奖等20余项。

  杨贵贞教授的研究生遍布在十多个国家和国内各地。其中有些人已做出很多世界首创性的杰出工作,成为国际知名学者,许多人已成为校长、院长、所长和研究室主任。在恩师80华诞的时候,学生们自发地筹备了这场盛大的生日庆典,献上学生对老师由衷的谢意和真挚的祝福。  

  全国免疫学界同仁、省市医药卫生界领导、学校及各院系领导、杨贵贞教授的同事、朋友、学生等200余人参加了生日庆典,盛赞杨贵贞教授对中国免疫学所作的突出贡献。   

  李玉林副校长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对杨贵贞教授从医50年、执教半世纪、走过八十载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她多年来为学校和免疫学界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他希望与会者学习杨贵贞教授如何做人,如何做正直的人、高尚的人、对事业有追求的人;学习她如何做事,如何从零开始,把免疫学科建设成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学科;学习她对事业倾心付出,不讲回报的精神。

  在鲜花的点缀、学生的簇拥下,杨贵贞教授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她对来宾的赞美、领导的肯定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在她的人生步入蜡烛未成灰,夕阳有余辉的时刻,她将与时俱进,继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学生们之中,深切地体会到作为教师是光荣而伟大的,她希望她的学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她点燃的火炬高高举起,越燃越旺。     

  附:杨贵贞教授简介   

  杨贵贞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在58年的科学研究和教育生涯中,她始终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探索奋进。她的背后,是一行坚实、闪光、奋斗的足迹。在这行足迹中,贯穿着一个鲜明的、始终如一的人生主题——爱党敬业。   爱党——杨贵贞早年投向革命,青年时代加入北平地下党。对于中国共产党和党的事业,心怀着热诚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几十年中,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和挫折,这份信念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   

  敬业——杨贵贞的生活中只有一个内容,那就是工作,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而忘我工作是她人生的全部内容与意义。   

  杨贵贞出生于旧社会一个小职员家庭,全家靠父亲一人的微薄薪金度日。父亲因病早逝,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她幼小的心中早早地埋藏下“求生”与“求知”这对充满矛盾,极难协调的愿望,她以发奋读书将二者统一在一起。当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时,一切费用都靠奖学金维持,她还从中节省下一部分,用于贴补家中的生活。   

  1945年她于北京大学毕业并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研究生院,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虽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投降,但国民党反动派进驻北京,使她再一次陷入深深的失望和迷惘。这时共产党向她伸出温暖的手,为她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使她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1947年,在北京地下党的帮助下,她到北京医科大学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教育使她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从此她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忘我地为党和革命事业工作。曾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妇女部长、北医工会副主席、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北京市政治协商会委员等职务。她成长为一名政治上坚定成熟,业务上精益求精的杰出女性,不管是在迎接祖国解放、护校斗争血与火的考验中,还是在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她从没有辜负过党和人民的期望。抗美援朝时她自愿参军,而后又接受党的派遣到苏联学习。在紧张的学习期间,她担任党的医学支部书记,与支部同志们经常畅谈思想体会,畅谈回国后报效祖国的志愿。由于她学习刻苦,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原定四年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课题,同时还撰写许多篇高水平的文章发表在苏联国家级学术刊物上。  

  然而当她满怀一腔报国热诚回到祖国时,面对的却是接踵而至的“反右”和“文化大革命”带给她和她的家庭的极不公正待遇。爱人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政治上的挫折和丧失亲人的悲痛没有使她消沉,更没有削弱她在科学事业上的雄心壮志。她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免疫学知识的海洋中,坚信总有一天冰河会解冻,可以在科学的海洋中扬帆前进,祖国的科学事业终究会得到重视和发展。坚信总有一天党会认识到她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是党的忠诚战士。   

  粉碎“四人帮”,走进祖国科学的春天。杨贵贞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承担多项国家、卫生部及省科研项目,为祖国科学事业发展而大展宏图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杨贵贞以百倍的工作热情投身于科研和教学工作,一心要抢回失去的时间,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直到现在,杨贵贞虽已年至八旬,仍以忘我的热忱为医学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而辛勤工作。  

  杨贵贞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和卓越的工作成绩受到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她多次获得省、市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白求恩式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杨贵贞认为,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而言,在科学发展的长河中生命显得非常短暂,不但要抓住每一分钟,而且要全身心地投入。凡是在杨贵贞身边学习和工作过的人,都为她勤勉刻苦的敬业精神所叹服。她已将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全部倾注于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直到晚年仍整日工作在教研室和实验室,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杨贵贞几十年的辛勤耕耘,换得的是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丰硕收获,她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医学界所瞩目。

  在科学研究方面,杨贵贞是中国当代免疫学的开拓者之一。她以其独特的科研体系,开创出多个免疫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开展“中药免疫药理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免疫生理学”和“免疫生物工程”等研究方面成就卓著,获得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重要成果。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卫生部重大医药成果奖和省科技成果奖等20余项。先后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出版《免疫学》《医用免疫学》《免疫生物工程纲要与技术》《边缘免疫学》等著作20余部。  

  杨贵贞的敬业精神,不仅表现在科学研究上,更突出地表现在人才培养上。她深深地懂得,要实现祖国医学事业走入世界前沿的目标,仅靠一个人或者说一代人是远远不够的,要靠更多的人共同奋斗,必须有一代新人去完成上一代科学家未竟的事业。对于培养人才所花费的时间,杨教授有着独到的见解:“作为科学家,最珍贵的莫过于时间,时间意味着发明和创造;作为教师,最无私的莫过于奉献时间,时间意味着人才的成长。如果把时间全部用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上,固然会取得更多的成就,而把时间用在人才培养上,无数的后起之秀则会把这一时间无限延长,使科学家的生命无限延伸。”这些年中,她就像一名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这块培育新一代免疫学科技人才的苗圃。  

  迄今为止,杨贵贞培养的博士、硕士、博士后已达百余名之多。已毕业的研究生遍及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瑞典、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和国内各地。在国外医学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人成绩都十分出色,其中有些人已做出很多世界首创性的杰出工作,成为国际知名学者,许多人已成为校长、院长、所长和研究室主任。一些人获得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奖、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获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称号,以及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等重要奖项。为此,杨贵贞教授的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法受到医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她本人因此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师称号,以及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和中国教育工会授予的优秀教师奖章。  

  在杨贵贞担任教研室主任期间,免疫学教研室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免疫学专业重点学科点。   

  杨贵贞对于我国免疫学发展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她曾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办免疫学学习班30余次,受益者达数千人之多。并多次赴青海、海南、云南等边远地区支边讲学。这一切对于促进我国免疫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贵贞长期担任中国免疫学学会的负责人,为组织协调和推动我国免疫学事业的宏观发展,以及扶持免疫学人才的成长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杨贵贞长期担任《中国免疫学杂志》的主编工作,从19年前创刊到今天获得“双效奖”和“国家期刊奖”,《中国免疫学杂志》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她的心血和汗水。   

  杨贵贞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承担多项重要社会职务。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卫生部专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微生物免疫学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曾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特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兼职教授,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顾问等职。还担任着《中国免疫学杂志》主编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英文版医学杂志等30多种国家级医学杂志编委。同时,杨贵贞的事迹还被《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和《世界妇人名人》等国内外多种名人志所收载。在《世界妇人名人》一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本书不仅是对这些杰出女性所做出的成就的一种承认,更表明这些女性已在她们各自的领域走在世界的前沿”。(来源:吉林大学)

(编辑:兰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