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责任——一个当教师的母亲的育儿反思
------题记: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15日 14:06
一、惨败之际
2002年7月9日,是高考后的第一天。这天中午,我指导学生估完分(我当时担任高三班主任),拿着收获的分数,兴冲冲地回家。一开门,就听到了哭声,还没等我反映过来,我的也是刚刚估完分的女儿,就扑到我肩上号啕大哭起来。我的心一揪:糟糕!她到底没能跨过她心底的那道胆怯的坎!我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我当时真的是心如刀绞。
然而,就在那一刹那,我脑子里飞快地掠过自己做人育儿乃至育人的原则,掠过我这些年来育儿过程中的体会和教训。我知道如果此时我面前站着的是自己高考失利的学生,我会怎样处理;也知道此时的女儿最需要和最不能承受的是什么;我清楚“败不馁”在此时的含义;更清楚“母亲”在此时的分量。
我镇定了一下,抚摸着她的头,问她估分的情况。她哭着大声说,只估了470多分,(她高中期间大考分数最低的一次是558分)坚决不填志愿,一定要复读!
“好!有骨气!不就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从头再来!走,报名去!”从她不屈的愤激的哭喊声中,我感觉到了她的成长,触摸到了她正在增强的自信,看到了自己这些年来,为帮她找回自信心增强进取心而不懈努力的成果。
我立即把她领到据说可能担任下一届复读班班主任的(也是她一直非常敬重的)蓝坤彦老师那里,谈了复读的打算。蓝老师赞赏地肯定了她的学习能力和目前的实际成绩水平,鼓励她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
后来她真的成了蓝老师班上的一员。由于工作需要,我担任了两个复读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女儿也第一次成了我的学生。
这一年里,女儿又经历了种种波折,在老师们的精心教导下,她与她心底的那个阴影以及各种弱点搏斗着,渐渐走向顽强。今年高考,面对“十年来最难的题目”,在知道自己数学考试已经出现重大失误的压力下,以516分(今年湖北省理科一类大学的分数线为502分)的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攻读她喜爱的园艺学。
今天,我的女儿还不能说已足够顽强(数学考试的失误也说明了这一点),也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距离成功更是相去甚远,然而,她的确正在变得强大起来。
回顾她成长的曲折历程,反思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孩子的成败得失,是颇能发人深省的。
二、可爱的“小神童”
和“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一样,我也在怀孕期间幸运地得到了那本《早期教育与天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准妈妈,我反复地阅读了这本书,对早期教育培养品格和开发智力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也了解了一些寓教于乐的方法。我认真地制定了育儿计划。希望孩子能成长为品行端正、健康快乐、聪明活泼、兴趣广泛……的,将来学有所成的有用之才。
女儿出生后,我几乎是用和刘母一模一样的方法在教育着她,她也和刘亦婷一样迅速而健康地成长着。
我们家的家庭氛围一直是和谐、愉悦、平等、亲切的,家里时时充满着幽默而快活的空气。我们又有幸请到了一位有初中文化的,聪慧、温和、极有爱心的女孩(她是一位同事的侄女,所以女儿叫她姐姐)来带孩子,当时我丈夫长年出差在外,在她的倾力相助之下,我比较好地完成了女儿0——3岁的培养计划。
我和丈夫对双方的老人都很孝敬,也都十分尊重、关心和爱护女儿的姐姐,在带孩子之外,我还和她探讨做人的道理,教她看书、练字、写文章、打算盘;就连我的父母到外地出差时,也总会为她带回精心挑选的礼物……这些行为在女儿身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她成长为一个善良的心灵健康而快乐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我们十分注重女儿的品格培养。
为了让她成为一个讲道理的孩子,从她会认人的时候开始,我每天上班前都会对她说“妈妈上班去了,跟妈妈亲亲,跟妈妈再见”。为了让她明白不能利用哭闹来达到目的的道理,我们在她哭闹时总是告诉她“哭脸很丑,又没有用,还是讲道理好。”在讲过道理后她仍然哭闹时,我们就都去做自己的事情,让她体验哭闹的无济于事。
为了防止她养成不良习惯,我们从不轻易满足她的无理要求,上街前也要先说好“不买东西,只是去玩玩”才能去。饭前一个小时内绝不准吃零食,吃饭不能挑食,有一段时间她拒绝吃青菜,有几顿饭我们就只做青菜,如果不吃就只能挨饿。她一岁多就学会自己吃饭了,我们要求她吃饭时必须坐在位子上吃饱了才能离开,如果没有吃饱而说“吃饱了”离开了座位,我们也绝不追着她喂饭,只告诉她,既然吃饱了,就不能在两顿饭之间要东西吃。为了用自己言而有信的行动让她懂得“说话算话”的含义,我们还真的狠着心饿过她两回。
为了防止她养成自私自利的恶习,在吃点心时我们总是让她来分发,从不让她吃独食。
为了培养她的意志,在她跌倒时我们总是说“小意思,自己爬起来”;从她满一岁后的那年春天开始,我们就让她用冷水洗脸,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为了培养她的独立精神,我们渐渐地让她养成自己睡觉,不要大人陪伴的好习惯。
为了让她把因好奇、好动而喜欢做这做那的热情渐渐转化为勤劳,我们让她做她能做的事情,并且常常在做事时故意喊她“帮忙”。
……
我们按计划对女儿进行了智力开发。例如,在婴儿时期,就每天给她唱歌、用录音机给她放音乐听;每天给她做体操、手指操;在她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每天给她看图书,讲故事,朗诵诗歌;用在墙上贴图片和玩积木的方式教她认识颜色、形状、大小;每天带她到外面看世界,认识房屋、花草、树木,认识蓝天、白云、小桥、流水,认识牛羊、骡马……再大一点,还每天带她唱歌、跳舞、做游戏;通过看图书教她讲故事、念儿歌;通过玩卡片教她识字并且用认识的字编句子;教她画画,任她在白纸上信手涂鸦;利用各种玩具教她手口一致地数数,利用分发点心的机会教她认识数目;在买玩具时,除了洋娃娃之外,我们更注意为她选择积木、拼图、拼接模型、“小猫钓鱼”等需要动手动脑的益智玩具……
女儿长大起来了,她没有一般独生子女的娇气和霸道,从来不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对着妈妈哭天抹泪;她不挑吃,不挑穿;她的食欲一直都让别的独生子女家长羡慕;她不无理取闹,再想做的事情,如果是不能做的,只要讲清了道理,她都能不去做;不到两岁,摔跤了,她就会说着“小意思”自己爬起来;两岁多时,天黑了,她主动送怕黑的小哥哥回家;她的情感极丰富,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两岁多的时候,一次看见一长一短两根蜡烛并排燃烧着,她高兴得大叫道:“妈妈妈妈,你看小蜡烛和她妈妈在一起!”那时,她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帮忙”,不管大人在做什么,她都乐颠颠地跑来帮忙,两三岁时,为了帮姐姐把洗净的碗收到橱柜里,一下子打破了六个碗……
她的姐姐曾写过好几篇题为《可爱的小╳╳》的文章,用心地记录下了她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出去玩,她和小虎子在前面笑着跑,我们三个人在后面轮流抱着比她大一岁多的坚坚。今天,她自己走了两里多路呢……”;“飞机来了,大家都跑到阳台上去看,她一个人却往屋里跑,我奇怪地跟进去,看见她正使劲地拉着奶奶往外走,嘴里还在着急地喊‘飞机!’‘飞机!’……”
她沐浴着爱的阳光成长着,懂得了爱,学会了关心别人。两岁多时,一次外婆把眼镜忘在我们家了,外婆走后她急得直哭,说“我婆婆看不见了”,硬是要拉着姐姐连夜给婆婆送去。不到三岁时,出麻疹烧得糊里糊涂的,半夜醒来,看见外婆还在看护着自己,就着急地爬起来对外婆说“婆婆,你也睡呀,你也睡呀。”两岁多时,一次她一个人在看电视剧《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突然号啕大哭起来,我们问她怎么了,她哭着说“他师父不要他了!他是去打妖精的!……”
姐姐爱她,她也爱姐姐,我上班去了她不找我,她姐姐出去几分钟她就“姐姐”“姐姐”地到处找。直到今天,她还是说“姐姐和妈妈一样亲”,而且特别疼爱姐姐的女儿。
她的智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八个月会有意识地喊人;十个多月时,一次在街上指着驴子大叫“马!马!”引得行人驻足观看;不到一岁两个月时,她就能有目的地主动地说“我还要吃”这样完整的句子;她对音乐的兴趣很高,乐感、节奏感极佳,一听到音乐声就和着节拍手舞足蹈;两岁时,能看着图画一字不漏地背出厚厚的一本儿歌,还喜欢自己编故事;三岁以前就能认识三百多汉字,能理解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
可以说,在0——3岁期间,我们对女儿的培养和教育是比较科学的,也是颇有成效的。除了在培养坚持精神这个方面有所不足以外,我们做得大都不比刘母差。然而,仅仅这一点,就已经给她后来的成长留下了无穷的隐患,何况后来我们还出现了更严重的失误呢!
三、“我不聪明”
女儿三岁上幼儿园后,我就渐渐地没有严格地按照计划来培养她了。
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说,女儿早出晚归后,我和她接触的时间少了,又少了她姐姐这个极好的帮手,我丈夫忙于工作,在家的时间极少,我当时身体多病,还忙于教学和进修,加之这时我父亲遇车祸住院,母亲因骨折卧病在床,我的精力和时间没有了保障。
从主观上说,对于我们当时以开发智力为目的以游戏为方式的早期教育,如何与现行的幼儿园教学模式(尤其是与后来的学校教学模式)接轨的问题,我自己也束手无策,一时间没有了方向(虽然我从没放弃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从我怀孕至今,目力所及的与家庭教育有关的书,我几乎全都买来仔细研究过,但一直未能突破这一难题);由于我一直认为丈夫在家的时间少,不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多大作用,他也认为教育孩子是我这个当教师的母亲一个人的责任,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研讨过孩子的培育方案,以至在这个和谐快乐的家庭里,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教育“一边倒”现象;此外,潜意识里对女儿早期教育质量不错的感觉,也使我开始对她的教育掉以轻心。
与此同时和在此以后,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又产生了一系列令人痛心的失误:
女儿上学后,在对于上文所说的“接轨问题”一筹莫展的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我因为“工作忙”,竟然忽略了对她的专注精神、学习习惯、顽强意志的培养,使得这个对于由游戏式学习到填鸭式学习还极不适应的孩子,和那位受到了高质量的早期教育,12岁考上大学的舒扬阳刚上小学时一样,学习的热情渐渐减退了(注:舒扬阳正是因为习惯了游戏式学习不能适应填鸭式学习,进入小学后越学越差,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小学四年级时已成为倒数一二三名,后由其父领回家去,亲自教学,12 岁考上大学)。
她3——8岁的这段时间,我们家多数时间是和我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她的小表妹的出生,使这个大家庭的关注中心自然地从她身上移开,比她小三岁的聪明伶俐性格外向能说会道的妹妹,自然地成了掌声关注的中心。然而“工作繁忙”的我,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对她幼小心灵的冲击,没有及时帮她渡过这一关,而只是要求她时时处处让着妹妹。以至于她后来在一篇题为《擦肩而过的掌声》的作文中写道:“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在她的耳边响起,却很少有送给她的,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是不是比妹妹笨一些?’‘我是不是没有她出色?’……一次又一次与她擦肩而过的掌声,其实是对她的一次次打击。终于,她紧闭起了她的心门,不再对大人倾吐什么,心不再对世界敞开。她变得心不在焉,变得被动了……那个爱幻想的,心中有美丽的蓝天白云的,有着甜甜的微笑的她不见了……”(在此文中她还深有感触地说:“掌声是把双刃剑,在给予一些人过多掌声的同时,必然冷落了另一些人。”)
可是,我竟然没有注意到她的这种变化。甚至当时我的一位毕业了的学生批评我不是个合格的母亲,我还不以为然,固执地认为自己并没有因为工作而忽略孩子。直到女儿5岁多时的一天,神情茫然地说出了那一句给我五雷轰顶般震动的话:“我不聪明,妹妹聪明。”——这是她自我意识觉醒时第一次明确的自我评价啊!——这时我才惊讶地发现站在我面前的女儿已经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四、破戒
然而,在目瞪口呆地承受了这万箭穿心的疼痛之后,我不仅没有冷静地分析孩子变化的原因,没有反思自己的失误,没有意识到要改变她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也没有为了给孩子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成长环境,不让两个性格反差太大的孩子在一起生活,反而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不自觉地渐渐变得急躁起来了。
这时,我自以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了帮她找回自信的努力。
但是这时的我已经不能像对她进行早期教育时那样平心静气,那样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了,我的心老是悬着,耐心远不如以前。我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用欣赏的眼光注视着她,但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她充满信心,注视她的眼光里开始有了痛惜和不放心的成分。
我怀着有些急切的心情千方百计地帮她找回自信心。良好的早期教育,的确使她的智力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在遇到她感兴趣的东西时,她的记忆力是不凡的,一年级时背《赋得古草原送别》的前四句,仅读了一遍就会背了;她喜欢在电子琴上“自创”乐曲,还给这些曲子起了好听的名字:《小鸟飞来了》、《小蜜蜂采花蜜》、《花儿在跳舞》……她还常常陶醉在自编自唱的歌曲里;她喜欢画画,时常还进行“创作”,一年级时有一次,她画了一棵大树,树顶上有一个头戴皇冠的小姑娘,她还给它配上了“诗”:“我站在树顶上,想看到全世界,看世界的美好,看世界的美妙。”(她居然还知道押韵!);她对诗歌、散文的朗诵有一种特别的敏感,她6岁时,一次,我不经意地吟诵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在一边玩耍的她听到了,突然抬起头来,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急切地拉着我的衣襟说“妈妈妈妈,你说的是什么?好好听呀,再说一遍,再说一遍!”;学进位加法时,她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几加几等于几,而是一定要弄清楚几和几凑成十之后还剩下几,所以等于十几,这才肯相信答案……每当她的这种小小的闪光点出现的时候,我就会立即给她充分的肯定,希望她能由此看到自己的能力。我还鼓励她把作文拿去投稿(她小学二年级的作文《春天来了》曾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把她的各种手工作品(剪纸、折纸、绘画等)布置成展览,请家人参观……希望她看到自己的聪明智慧,学会肯定自己的长处。我想方设法地用事实告诉她“你不笨,你是个极聪明的孩子”。
但是,有人说,越是天资聪慧的孩子,对痛苦的体验越深,心理越容易受到伤害。而当一个孩子在这样的状况下产生的对自己的最初评价一旦确定,想要撼动它,并把它推翻重建,是一项多么巨大的工程啊!可惜我当时远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当她的不够自信,和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放弃、不思进取,没有恒心,以及不珍惜时间,做事不认真、不专注,计算马虎等等毛病频繁发作的时候,已有些心浮气躁的我,开始焦虑不安了,开始接受不了自己努力之后收效甚微的现实了,开始因强调自己的尽心尽力而怨恨她不争气了。
这种焦躁和怨气不断地上升,终于无法遏止地冲破了我在做母亲之前给自己定下的戒律——我开始训她,吼她,甚至打她了。
她的那些毛病当然不可能因此而得到根治,而她的心灵却又受到了本可以避免的打击。
虽然我这样做的时候并不多,但也足以吓坏这个一直接受着说理教育的小女孩了——直到今天,我还能清晰地看见她被我打骂时惊恐而茫然的眼睛,听见她刺耳的哭声——以至于她在小学三年级时的一篇作文中写道:“我爸爸最喜欢笑,妈妈发脾气的时候像个大老虎。”这篇作文虽然给我很大的震惊,丈夫也对我提出了批评,可是这些却并没有引起我真正的警觉和反思。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虽然也没有放弃对“接轨”问题的探讨,但由于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加有限,当然更加难以在这一重大的难题面前有所进展。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个“戒”我始终也没有破——那就是我在教学和育儿的过程中恪守的一个原则:不否定孩子的能力——即使在最暴躁的时候,我也只是怨恨她不努力、不争气,而没有说过她一个“笨”字。今天想来,幸亏我恪守了这一原则,否则,女儿的心灵将会受到更残酷的打击,她的成长还会走更多的弯路。
五、艰难的新开端
女儿9岁那年,我一个人带着她(丈夫几年后才调到附近工作),从原单位调入市一中工作。我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找回女儿昔日的光彩。
然而,当我们从那个大家庭的生活背景里走出来,两个人面对面的时候,我又发现了她更多的毛病。
在我们和我的父母(当时我母亲已退休)一起生活的几年里,在外公外婆的疼爱下,女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回家有人陪伴,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都有人提醒……刚到市内时,我们只住了一间小屋,洗菜洗衣都要到院子里去。已习惯了有人陪伴的女儿不愿意一个人待在小屋里,每次我到院子里做事,过不了几分钟她就会跟出来,常常是我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小学放学比中学早,她放学后从不回家做作业,总是在我的教室附近闲逛着等我。渐渐地,我又发现,她不光不能独自待在家里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且做事没计划,没恒心,效率极低,毫无时间观念,害怕做艰苦的事情,……这时的她,虽然也还是乐意别人喊她帮忙做事,但自理能力却较差。一次,我因批改试卷要晚些下班,当我提前回去要她自己先买点东西吃的时候,快9岁了的女儿竟然哭着抱着我的腿不让我出门。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她的这些表现对于她的品行、意志的形成意味着什么,她的这些毛病再加上我以前发现的那些毛病,使我的危机感更加严重,心情更加焦虑。在这段时间里我相当暴躁,动辄对她大加训斥,吓得她不再跟着我转了,可是其他的问题仍一如既往。
如此频繁地暴躁地对待女儿,使我心里十分痛苦,我既为自己的粗暴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而心酸,又为她的种种问题而揪心。这时候,几位同事也为此对我提出了意见。
这一切迫使我不得不思考了。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渐渐意识到,她的这些问题,与我这些年忽略了对她的专注精神、学习习惯、自立意识、自理能力、顽强意志等等素质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有责任的,而且我还意识到了在她的自我评价的问题上,自己也是有责任的,于是开始内疚和自责了。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意识到了由于种种失误,在她的心灵上已投下了一些阴影,纠正工作有相当的难度。于是,慢慢地理智了一些。可是,我心底里却仍然残存着我还是尽了不少责任的,而她也太不争气了的思想阴影。然而,我又是那样深爱着女儿,我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在她出生之前为她设定的教育蓝图,没有忘记过女儿婴幼儿时期顽皮而聪慧的眼神(这时虽然也时常可以看到,但却不总是如此了)和她那时信心十足地挺着小胸脯做这做那的身影,没有忘记过自己要找回女儿昔日光彩的决心,当然也并没有忘记过自己一贯的育人原则——育才先育人。
在这样矛盾重重的心理状态下,我艰难地下定了不再急躁的决心,开始了纠正女儿种种不良倾向的努力。
我告诉女儿,我们两个人来到一个新地方,面前有很多困难,我们要一起来想办法解决。我告诉她,妈妈工作忙,小学放学比中学早,妈妈想请她帮忙做饭。我给她讲她两岁多的时候,经常送害怕天黑的小哥哥回家的事儿;和她一起回忆小学一年级时,她们一群孩子被一个叫“老胖子”的大孩子欺负,大家都跑开了,只有她一个人在那里哭着跟“老胖子”论理的事儿……让她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无能的“娇宝宝”,应该学会一个人在家里做自己的事情。
善良的喜欢帮忙的女儿很快学会了用电饭锅做饭,每天放学后都能先把米饭做好,还“发明”了几种可以用电饭锅蒸熟的菜(我不准她用煤气灶);渐渐地,她不再依赖妈妈的照顾,还能主动分担一些家务;渐渐地,她也愿意一个人待在家里了。在自理、自立的道路上,终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是,她的没有进取心,没有坚持精神,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没计划、效率极低,害怕做艰苦的事情……等毛病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而纠正这些毛病,则是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和更大气力的事情。
在完成这一巨大工程的过程中,我们是有得有失的。
六、“书与我的人生观”
“我记得,当我还处在懵懂状态时,妈妈就常常拿着一本本带画的书给我讲故事。我从《狼来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里知道了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从《小公鸡学吹喇叭》中知道了做事要有毅力;从《龟兔赛跑》中懂得了胜不骄,败不馁……从这个时候起,书就成了我人生的向导。每当我做了错事,妈妈就用书中的故事来教育我,形象的告诉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她上初四时,对自己读书生涯的回顾(这篇题为《书与我的人生观》的文章,在市团委组织的“书与社会”征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本节引用的文字均出自此文)。
冷静了一些之后,我比以前更加重视用讲故事和指导她看书的方式,对她进行品行和性格的熏陶。我们把那间简陋的小屋里塞满了图书、报刊,为我自己和女儿营造了一个小小的读书天地。
我深知读书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灵魂方面的巨大作用,所以,在为她买书、订报时我都要精心地挑选,我甚至有点偏激地不把任何有着描写家庭暴力、畸形恋情的报刊往家里拿。
她常常静静地沉溺在书的世界里,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们同喜同悲,和尼尔斯们一起周游世界,……有时间的时候,我们会一起看书,还会像她小时候那样,互相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讲给或读给对方听。她给我读儿歌,破谜语;我给她讲司马迁,讲文天祥,讲屈原,讲鲁迅,讲刘胡兰,讲张海迪……我们一起背诵岳飞的《满江红》,李煜的《虞美人》,一起读戴望舒的《雨巷》……这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直到今天,她也还是认为这是最美的享受之一)。
渐渐地,她的思考复杂起来了。
“有一次,我读了一本书,叫《牛虻》。看完后,我觉得很费解:牛虻的生父就是教主,他本来可以生活得很好,可是他不但没有坐享其成,反倒以他的父亲为敌,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到底是什么使他愿意放弃享乐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呢?我把这本书看了又看,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
“后来,我又看了《红岩》。《红岩》中的人们,对于金钱,他们视若无物,上百两,上千两的黄金献给党也 在所不惜;面对严刑烤打,他们是那样的坚贞不屈;面对死亡,他们又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我的心被他们的事迹深深的震撼了。……
“……在这些书中,我认识了许多不同时代的伟大心灵,感受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在我们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历代志士仁人身上,不断发扬光大的崇高品质和气节。……这样,通过读书,我知道了,那些志士仁人总是为了达到一个自己认为最值得牺牲一切的目标而奋斗一生……
“他们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吸引了我。它使我开始思索一个新的问题——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的我,为了什么而活在世上呢?什么最值得我奋斗呢?
“于是我在书中寻找答案。……”
经过读书和思考,她找到了一个答案:
“这就是——我做人,也要做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那种不灭精神的继承者。……”
就这样,通过读书,她不断地了解世界,吸收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慢慢产生了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
为了让她明白“热爱祖国”的含义,结合读书,我和她一起剪贴了大量有关日寇侵华罪行的文章,让她知道什么是“国恨”。我满怀激愤地给她讲述,抗日战争中,我的祖父是怎样被日寇的飞机炸伤(他留学美国,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等三所大学,当年39岁,正在踌躇满志地报效自己苦难深重的祖国),而基本上丧失了思维能力的;我十五岁的大伯是怎样在和同学一起躲避日寇的逃难中,因被火车轧断了脚而永远地与家人离散的;我十八岁的舅舅是怎样在抗击日寇的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让她知道什么叫“国破家亡”。我还告诉她,九十年代初,一个由当年在中国东北长大的日本人组成的访华团体到大连的一所中学访问时,我的正在讲课的姑妈,是如何声泪俱下地控诉日寇的侵华罪行,而使访华团的每一个人都自动地从后门走到前门的讲台边,向全体师生深深地鞠躬谢罪的……让“国家”、“民族”、“气节”“尊严”这类抽象的概念在她的眼前变得可见可感……
在读书的问题上,我还要特别提到一件事:在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时,一次,我的语文老师余金桂先生到我家做客,他看到了我家的那些书后,向我提出了意见:“你的这些书大多是文学方面的,你不能用自己的爱好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方向,应该让小孩子全面发展,将来由她自己产生自己的爱好。”老师的话,醍壶灌顶,及时地帮我纠正了育儿过程中的一个严重的偏差。
我这才注意到,除了品格的教育外,在不经意间,我给女儿爱好方面的影响的确大多是文学方向的。尽管我自以为自己是在有心地拓宽她的兴趣面,以期激活她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但实际上我还是忽略了对女儿兴趣发展方向的用心观察,也没有给她更宽的兴趣空间让她去更多地发展或寻找自己的爱好。这的确有可能使她的某些兴趣因不能正常发展而夭折!这以后,《少年科学》、《智力》、《聪明泉》、《奥秘》、《飞碟探索》、《科幻世界》……《少年科技制作》、《漫话物理学》、《自然的演进和生命的诞生》、《克隆震撼》……不断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初中时她对《福尔摩斯探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高中时又对科幻作品爱不释手,这一切,对后来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学理科,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七、破与立
为了纠正女儿害怕困难,不能吃苦的毛病,帮她挺过吃苦关,我买来许多成功者的传记,让她了解古今中外成功者艰苦奋斗的历程,激励她去尝试艰苦奋斗的滋味;我和她一起阅读《夏令营的较量》,探讨为什么要进行“磨难教育”的问题;我还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她了解我和我们家曾经经历过的种种磨难,以及这些磨难是怎样让我学会吃苦的,告诉她挺过吃苦这一关使我受益无穷的感受。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让她懂得什么是能吃苦,我们刚到市内时住了一年的那间小屋,当时是准备拆除的,学校已不再修缮,下雨时四处漏水。我自己买来塑料布,在帐顶上搭起“顶棚”,下雨了,我就让女儿帮我把家里的盆子都放到“顶棚”上面接雨,我们在下面听雨水“丁冬”的响声——我想让她知道,面对困难,其实大可不必愁眉苦脸;我当时身体多病,常常胃痛得吃不下饭,但到了上班时间,仍然会振作起精神往讲台上走——我想让她知道,吃苦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
与此同时,我还在生活中培养她的吃苦精神。
我要求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的内衣袜子归她自己洗,除了帮忙做饭以外,还分给她如倒垃圾、收集家里的废品等几件家务活让她“包干”,她不做时我也不替她做,希望通过培养负责意识和劳动观念来增强她的吃苦精神。
每一次发现她怕吃苦的偷懒行为,我都会努力地进行纠正(当然有时候也会用粗暴的方式)。例如,平常我是要求她按时作息的,她在练习弹电子琴时,因为觉得枯燥而倦怠,有时就拖到睡觉的时间再去弹,想少弹几遍,我告诉她当天的事情必须当天做完,就是再困,也要打起精神把今天的事情做完才能睡觉。如果当天的事情没有做完,就是睡觉了我也会把她叫起来让她做完了再睡。
我要求她(在假期也带着她)坚持体育锻炼,鼓励她参加体育运动会,借此培养她的拼搏精神和耐受力。
我们经常在暑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旅游,这也是培养吃苦精神的好机会。每次外出前我都要分配几样小东西让她负责保管和携带。慢慢地,她能吃一些吃苦了。她十一岁那年上黄山,我让她负责管理我们喝水的事儿。晚上回到住地,不管有多累,她都会把开水倒出来晾冷,第二天让同房间所有的人都能带上凉开水。在冒雨爬山时,她是我们一行十几人中,攀上了沿途的每一个景点的少数几人之一,也是惟一的一个没有喊腿痛的人。回来以后,她还写了一篇题为《我学会了“咬牙”》的文章,记录了这次旅游的收获。
她的吃苦意识正在增强,但是,在攻克学习难关时所需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还远远不够。
我认为,她做事没有恒心,也是不能吃苦的一种表现,所以,在培养吃苦精神的同时,我用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告诉她“坚持”对于成功的意义;并把毛泽东的“顺利的情形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段话抄下来,赠送给她,让她认识“坚持”的重要作用;还用自己热爱学习,长年坚持自修的行动,向她展示“坚持”的含义。
我要求并监督她坚持跑步,坚持写日记,坚持做眼保健操……想通过对这些具体内容的操作,培养她的恒心和毅力。但是,由于她的进取心迟迟未能被激活,对这些要求常常是在被动的应付,所以,对这些要求,除了写日记她基本上坚持下来了以外,其他的都不了了之了。
我知道,要根除她做事拖拉的毛病,首先还是要激活她的进取心,要让她话得积极主动,但与此同时,也要通过纠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来使目前的状况有所改变。我给她讲了大量的珍惜时间的故事和道理,并要求她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规定一个时间,然后和时间赛跑,以培养她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这一项工作开始是由我帮她监控,后来常常是由她自己操作,由于她的主动性不够,有时坚持得并不十分好,所以她做事拖拉的情况虽大有好转,但做事的效率仍不够高。
我认为,她计算马虎,做事马虎的毛病是由于那种漫不经心的态度造成的,而漫不经心的态度自然是缺乏自信心,没有进取心,对所做的事情兴致不高的表现。但是,在设法改变这些状况的同时,我还希望找到一些其他方法来培养她全神贯注地做事的习惯。我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还对她进行了“放松学习法”之类的一些训练,但效果都并不理想。一直到上高中之后,她才找到过我所说的,在全神贯注于一个题目,或一篇文章等事物时,周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只有自己和它在神交的那种美妙的感觉,但是持续的时间还并不很长。
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我绝大部分时间是耐心的。而当她的某些毛病顽固地反复发作时,我自己急躁粗暴的毛病也会不时发作。
八、兴趣与方法
女儿在给自己下“不聪明”评语的时候,自信心、进取心已经严重受挫。她的学习热情已经不如以前了,对各种事物的兴趣也有所减退。但是我直到她说这句话之后,才发现这些变化。对此,我心急如焚,然而长期的教育工作经验告诉我,此时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目前她还只是积极性不高,如果由于操之过急而对她进行逼迫式的教育,再使她产生逆反心理、厌学情绪,那局面将更加难以扭转。同时,我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原则,也使我清楚地意识到,不能目光短浅地把孩子训练成应试的“机器”。于是我耐着性子开始了这场持久战。
我没有放弃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育理念,我相信,在孩子面前打开一个兴趣的窗口,就打开了一个新奇的世界,这新奇的世界中总会有一些东西能触动进而激活她的心灵的。
于是,我努力帮她拓宽兴趣面,以期发现她的兴趣点。
对她表示有兴趣的活动,我都大力支持。她喜欢跳舞,我就支持她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并让她参加我校暑期的舞蹈训练,以使她受到形体的训练和美的熏陶。刚到市内时,她看到我们学校周末办有电子琴培训班,表示想学电子琴,我立即给她买了电子琴,抽时间陪她参加训练班,并借此机会对她进行音乐欣赏的启蒙教育。后来,由于她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她的电子琴演奏学得并不出色,但欣赏音乐的爱好以及欣赏的格调,却由此而渐渐培养起来了。
我鼓励她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例如学竖笛、学书法、加入鼓号队、参加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
我还帮助她发展了一些业余爱好,例如养蚕、种花、集邮、收集橡皮、卷笔刀、做叶脉标本……她初三时做的叶脉标本还在市里的生物标本竞赛中得了一等奖。
为了培养她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我和她一起做过风筝、花灯、布娃娃……
在支持和鼓励女儿参与这一切活动的时候,我并没有想把她培养成哪方面的专家,而只是希望扩大她的知识面,从中寻找并培养她的爱好、兴趣,特别是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激活她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帮她找回自信心、增强进取心。所以当她对有些活动(例如学竖笛)的兴趣培养不起来的时候,也并不勉强她一定要坚持学下去。
在学习上我也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我曾对她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无疑是正确的,但我更欣赏“学海无涯乐作舟”。因为以乐作舟的人,应该比以苦作舟的人走得更轻松愉快,更干劲十足,并且有可能走得更远。
我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她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一起看燕子筑巢,看蚂蚁搬东西,一起欣赏日出日落,一起寻找春天的第一片新芽……在享受欣赏乐趣的同时,教给她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和观察方法、写作方法,并由此而引导她去阅读《少年百科全书》之类的科普作品。
在她学历史之前,我就常常用录音机播放《中国历史故事》,让她不经意地听;在她学地理之前,我专门买来了地形地球仪,让她把玩;学数学时,我告诉她不能只满足于会做题,还要设法把其中的道理弄清楚,为此,我教她做应用题时,用画线段图、列解答计划等方法来弄清数量关系,理清思路,并从中找到乐趣……
我一直努力地把守着这样的一个“关”:不逼她学她不想学的东西,不给她增加额外的作业负担——小心地呵护着她,不让她产生厌学情绪,不让她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然而,当时也还是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情况:针对她计算不准确的“老大难”问题,我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明显的效果。还是她刚刚说了“我不聪明”之后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上介绍了一种用扑克牌训练加法速度和准确性的方法,就迫不及待地对她进行训练。这种方法无疑是有效的,但是那是在我最心浮气躁的时候,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不能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对她提出要求,只是一味地追求计算速度,弄得她很紧张,这种训练自然不会有什么效果。可是我却没有反思其中的原因,改进自己的方法,只认为是训练还不到家,这项训练在揠苗助长的情形下,一直延续到她小学毕业,也没有多少成效。
在平常的学习中,为了改变她思维浅尝辄止的状况,我跟她谈了我自己学习的一些体会,告诉她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认真预习,先做一下例题,并且找出不懂之处,做上记号,上课时听讲能更有针对性,质量会有所提高;听讲之后不要忙着做作业,要先认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并且和以前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想一想其中的关系;在做作业的时候,尽量不看书,不看笔记,实在做不出来时再去看书,弄清楚自己哪些知识没有懂透,再进一步弄懂弄通,做完一个题目后要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个题目跟例题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对于这个题,还有没有别的解答办法……学完一个部分之后,我又教她如何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总结。希望她能建立“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学习模式。为了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自己的学习模式,我买来大量有关学习方法的书自己研究,也推荐给她看。但由于她当时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又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我说的这些方法不能积极配合,在听和做的时候都有些漫不经心,实行起来质量较差,加之我也常常因为“工作忙”而有布置无检查,或者检查督促不力,使得这些要求长期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导致她在很长的时间内都难以在“会学习”的问题上有质的突破。
当时,我为了不让女儿在学习上养成依赖心理,一般不在家里对她进行追踪辅导。即除了对她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以外,在她不寻求帮助的时候,一般不过问她学习的具体内容。只告诉她应该如何预习、复习……,并不手把手地一章一节地帮她掌握知识,更不教她做作业。这种观点当然是正确的,这种做法也的确没有让女儿养成依赖心理,但是这种“务虚”式的指导并不十分符合她当时的情况。因为她当时学习的热情不够高,难以有足够的积极性去掌握那些方法,这种不够具体的指导,更加难以让她在学会学习方面有实际的进展。这种状况,对她提高自信心和进取心当然是十分不利的。现在看来,这也是我的一个严重的失误——我的观点虽然是对的,但在操作上并没有把握好,如果能通过更具体的指导把她引进探讨学习方法的大门,再逐步放手,情况可能会好得多。
由于女儿在学习上并没有依赖心理,所以寻求帮助的时候并不多。每当她寻求帮助的时候,我就会发现她学习上的一些不足。面对这种情况,我大都能心平气和地帮她分析原因,并且在帮她补上知识漏洞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方法的指导,但如果她出现了我认为是“屡教不改”的问题,我也还是会粗暴地训斥她。
九、“最好的朋友”
尽管在女儿的那些“顽症”频繁发作的时候,我还是会犯急躁病,但是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会和丈夫一样,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相处。
平时,我会和她一起入迷地读书,也会和她一起忘情地游玩。假期里,有时候,我们一起去郊外的山坡上摘山楂,我给她讲下乡时摘山楂碰到狼的故事,她会把最红最大的山楂擦干净放到我的嘴里;有时候,我们一起捉蝴蝶回来一起做标本;有时候,我们一起到城里的大街小巷转悠,去领略“老街文化”;有时候,我们会拉着手,一起去测量米公祠里的那棵两人合抱不了的古银杏树;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到河边的长堤上去寻找新发的柳芽,一起半夜起来看流星雨……我们常常玩得昏天黑地,忘记了时间。这时候,我除了对出来游玩的目的是清醒的以外,会和孩子一样全身心投入地去玩。女儿常说“跟妈妈出来玩儿最过瘾”。
她写出的文章常常是第一个给我看,我自然免不了要评头论足一番;我写出的东西也常常是先给她看,她也会评头论足一番。
平时,我也很少对她进行说教。我们的谈话大多是聊天式的。
我跟她聊我小时候受到的良好的幼儿教育对我各种习惯的培养;聊她的外公外婆对我的严格要求,是怎样帮我挺过了吃苦关而让我受益无穷的;聊“文革”时我们一家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及这些苦难给我的痛苦和磨炼;聊从57年“整风反右”到“文革”期间,我们家受到种种打击时,那些善良的人们给我们的帮助——“文革”中,我母亲挨斗挨打流产后的那个大雪封门的早晨,张家奶奶悄悄放在门口的那几个鸡蛋,我弟弟生病时,蒋家婆婆偷偷送来的自己挖的草药……——聊这种帮助给我幼小的千疮百孔的心灵温暖的抚慰,以及对我的品格形成的影响,还有我永远的感激之情;聊我的那些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们,聊他(她)们给我的或母爱般的、或父爱般的、或严师型的、或朋友式的关爱,聊这种种关爱对我做人、为师的影响;聊我的学习兴趣和失学的痛苦;聊我和她爸爸自学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聊我从前和现在的学生们的顽皮可爱、聪慧纯真,以及他们的每一点可喜的长进……让她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格的熏陶。
她跟我聊她的同学,她的老师,她的鼓号队;聊她的好朋友如何假小子气十足;聊她的聪明的同桌又怎样用难题难倒了一方“英雄豪杰”;聊那幢旧屋顶上的那棵小树又发出了新芽;聊下晚自习时看到的美丽的月亮……每当她聊得兴起,我就会不失时机地对她说“赶紧写下来!不然就可惜了!”她的好多练笔和文章就是这样写成的。她初三时在《作文通讯》上发表的文章《假小子》就是这其中的一篇。
她上初中时,我就开始时断时续地用聊天的方式对她进行爱情观的教育了。
我跟她谈我的父母大学毕业时,怎样一起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鄂西北的荒坡上创业,又怎样经历了各种政治风暴而始终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故事,谈我看到“文革”中他们在两次关“牛棚”的间隙里,怎样一起夜以继日地搞良种试验的故事,谈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生活上相互体贴,事业上相互支持,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终于事业有成的故事……
我跟她谈我自己当年被她父亲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的经历,谈这些年来,我们从对方那里得到的关爱。我跟她谈到,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对自己在“文革”中的种种遭遇耿耿于怀,她父亲是怎样帮助我从这种心态中走出来的。我还常常跟她谈及(当然她也时时看到)我和她父亲对对方家人的亲切的爱意……
通过聊天让她了解爱情的美丽所在和它的奉献、责任的内涵。
我还跟女儿谈我在班上进行爱情观教育的情况。我告诉女儿,我对学生说,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可耻,但是却不能试着去做。因为美丽的爱情只属于真正懂得它而且有能力担负责任的人。青春期的孩子只是朦朦胧胧知道了爱情的名字,可是并不真的懂它,不了解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常常把好感、友谊、或者同情当作了爱情,更不可能去想这是自己的终身大事和应该对对方负责任的问题。于是他们所谓的“恋爱”,就成了一场以自己为玩具,以青春年华(常常还包括学业)和感情为代价的游戏,常常以双方的受伤而告终。真正的爱情是那么的美丽,它需要人们付出全部的情感和热情,在今天的这个不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半懂不懂的心情,不敢光明正大地涉足于此,是不能领略到它的真谛的。这样做,不仅是对爱情的亵渎,而且还会使人对它产生曲解,后患无穷……
在这样轻松的聊天气氛中,女儿接受了这般重大的人生课题的教育。她也能很轻松地和我聊这个话题,还能坦诚地告诉我们她自己对情感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和经历。一种健康的爱情观就在这样的交流中慢慢建立起来了。
女儿在尊重、平等和民主的环境里,学会了自尊自爱,诚实豁达。她把我们当作好朋友,和我们无话不谈,还常常把自己的日记给我们看。
初中毕业前,女儿曾说爸爸妈妈是她“最好的朋友”,当时我还着实得意,后来我才惭愧地认识到,在发怒时还会打骂女儿的自己其实是没有资格接受这个评价的。
十、金钱与消费
作为一个工薪阶层的家庭,我们家并不富裕,但这些年来,经济状况也一直是稳中有升的。
然而,我和丈夫儿时受到的是“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的教育,而且我们那时都曾经历过十分拮据的生活,长大后又接受了“俭以养德”的观点,我们相信鲁迅先生的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生活上的事情想多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因此我们家的生活是比较节俭的,对衣食住行的生活用品,我们是可买可不买的就不买,能买便宜的就不买贵的。给女儿买生活用品时,我们也一样遵循这个原则。并且希望这也能转化为她的消费观。
女儿小时候,为了不刺激她的“花钱欲”,不让她养成见什么要什么买了又不珍惜的恶习,上街前我们都要先说好不买东西,就是要买玩具也会事先告诉她,今天去买玩具,你可以挑一个自己喜欢的,但是说好了买一个,就只能买一个。所以她在这方面的习惯很好。
女儿刚上小学时,却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她的米尺用脏了,她很“潇洒”地说:“算了,不要了。再买新的去!”我觉得有些奇怪,她一向不这么不爱惜东西的呀,我就问她,旧的还能用,为什么要买新的,她说,上次那块橡皮还能用,不就买了新的了吗?她还说,有些文具我没有说需要,你不也给我买了吗?这使我警觉起来:我潜意识中的那种生活上节俭些,学习用具要尽量满足她的想法,同样会使她大手大脚起来。于是我告诉她,妈妈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按照需要买东西,而且要爱惜东西,浪费是很可耻的。
在这之后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其中谈到要跟孩子算算家里的经济账,必要的时候,应该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我看后很受启发,我认识到,培养消费观,一方面要家长以身作则,正确管理,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还要让孩子了解家里的经济状况,学会量入为出的用钱方式。从这以后,我就经常跟她算经济账,还告诉她我们有必要添置一些什么东西,哪些能买,哪些现在还买不起。出门旅游的时候,我总是先跟她算好大概要花多少钱,然后再多带一点,告诉她这叫做“宽打窄用”,她上初中以后,旅游时多带的钱就由她保管了。放假的时候,我带她去买菜,后来就让她自己去买,让她慢慢学会“当家”。
我告诉女儿,尽管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的这种消费观会被很多人认为是“老土”,但我坚持认为传统精神中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是应该继承下来,并且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对待金钱和消费的问题,还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的体现。
她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就这样培养起来了。她相当节俭,在生活上从不提什么要求,绝不在消费方面跟别人攀比,对于那些把挥霍当享受的做法,她是从不苟同的。她会算账,会计划,后来上高中现在上大学无论一次给她多少钱,她都会根据需要支出,不会乱花钱。
当然,节俭绝不等于吝啬。在我们认为值得花钱的地方我们不仅大方,有时甚至很奢侈。我们最奢侈的消费就是买书、订报刊。
逛书店是我们快乐的享受,享受之余,还要再拎一大包回来慢慢消化。买书的时候我们是只凭喜好不问价格的。我对书还有一种占有欲,哪怕是看过多次的书,只要是我喜欢而又没有的,我就会买。我们家里最多的东西就是书。
书还是我们送人最好的礼物。亲友家孩子过生日,我大多会送书;有时我遇到一本好书,就会买来送给亲朋好友;学生向我借书,如果遇到真懂书,家庭又有困难的孩子,我就会把书送给他,然后自己再去买一本。《文化苦旅》我大概就买过上十本。女儿复读的这一年,班上的学生向我借书,经常是通过女儿传递的,我们的很多书在教室里传看着,其中的有些书后来就被我送给了学生。我对女儿说,这也算是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吧。
我们自己的生活很节俭,但看到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在“文革”中那个最冷的冬天,门口雪地上的那几个鸡蛋。所以我们总是会尽力去援助他们。多少年来,我们资助过许多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过无人照料的邻居老人;资助过穷困的病友;给灾区寄过捐款……每次这样做的时候,我都会告诉女儿对方困难到了什么程度,激起她的同情心,从而产生为他们尽点什么力的欲望,然后再告诉她我和她爸爸做了点什么,或者和她商量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并且常常带着她一起去做,让她理解支持并学会参与这种行动。我还经常跟她谈起关于张奶奶送鸡蛋、蒋婆婆送草药……的故事,告诉她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爱心去关爱他人,把我们承受的爱意回报给社会。
女儿本来就很有爱心,在这种熏陶中又学会了一种关爱他人的方式,她用充满爱意的目光观察着身边的人们,她会主动为困难者捐款,还会小心地用不伤害同学自尊心的方式,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
对女儿这方面品质的培养,是比较顺利的。
十一、美育
女儿长得很甜,小时候带她出去玩,别人总是夸她漂亮。我们怕因此滋长她的虚荣心,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总会告诉她,漂亮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干才是最有用的。我们希望她成为有内涵有气质的人。
培养美的气质,当然要从培养审美观开始。
我父亲评价我姑妈时曾这样说:“她不仅是漂亮,更是美。” 我常跟女儿提起这句话,让她知道漂亮不等于美丽。漂亮只是外表的好看,而美却不仅仅是外表的好看,更是一种从内到外的气质。
为了让她理解“漂亮”和“美丽”的区别,在她刚上小学的时候,我跟她讲过这样一件事:在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时,我国的一位服装设计师去参加一个国际服装展销会。这是经历了“文革”之后,中国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当我国的那位女设计师穿着自己设计的,用一种碎花布缝制的旗袍,端庄而自信地出现在会场上的时候,那种典雅清丽的东方之美,让所有的人都向她投来了钦慕的眼光。一位外国女设计师走过来对她说:“你真美。”我国的设计师回答道:“谢谢。你也很漂亮。”外国设计师看了看自己珠光宝气的服饰,然后说:“是的,我是很漂亮,但你却是很美。”这个故事,她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通过这个故事,她对“漂亮和美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说法,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会常常评论电视节目里的人物。渐渐的,“漂亮”、“美丽”、“高贵”、“典雅”、“俗气”、“妖里妖气”……等概念在她的心里明晰起来了。后来,这种评价又慢慢延伸到对节目的主题、品位、格调……等方面的评品。
上小学时,她就开始能区别不同气质不同风格的人了。当时,她并不能完全明白“气质”、“风格”这些概念,只是常常用“那样的孩子”来特指某一类孩子,我观察后发现,她所谓的“那样的孩子”,是指那些俗气十足而打扮特别“时尚”的没有学生味儿的孩子——她知道自己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她爸爸对她的教育很少发表意见,但在为她买衣服时,他的意见却十分明确:“不要穿得太惹眼。”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要因为穿着打扮引人注目而变得虚荣。
从女儿很小的时候起,在她的穿着打扮方面,我们就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健康活泼,大方自然,美观得体,符合年龄特点。当这些原则,在这些年的时间里化作一件件活泼自然、大方得体的衣服时,它们就渐渐变成了她的衣着风格。这种风格又慢慢渗透到了她的气质之中。
我自己在仪表上追求的风格,是朴实庄重而又显得有精神,这对她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女儿上五年级时,我在《读者》上看到一篇题为《心灵的化妆》的文章,作者认为,人的化妆应该是从心灵开始的,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最能表现人的美丽或丑陋,而眼睛却是不能化妆的,所以人的化妆应该从完善自己的心灵开始;一个心地善良,胸怀坦荡,性情豁达,朝气蓬勃的人,即使不化妆,也丑不到哪儿去。我非常赞同这些观点,就读给女儿听,使她对外表美和心灵美的关系,能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能更加注重品格的修养。
我告诉女儿,善良是美,大度是美,勇敢顽强坚持原则也是美;做事时神情专注是美,走路时昂首挺胸是美,遇到困难百折不挠屡败屡战也是美……把“心灵美”、“气质”等概念化为具体的可以实施的行为,使它们不再那么遥远,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学习欣赏音乐,是美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女儿小学时学电子琴,接触到一些中外名曲。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对她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她学习《梁祝》时,我给她讲梁山泊与祝英台美丽而又凄婉的爱情故事,和她一起欣赏这支优美的曲子。我们还讲蔡文姬,听《塞上曲》;讲瞎子阿炳,听《二泉映月》;讲霸王别姬,听《十面埋伏》;讲俞伯牙钟子期,听《高山流水》……虽说她当时并不能很好地领悟这些古典名曲深刻而丰富的内蕴(我自己的领悟其实也远不够深),但对她熏陶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直到现在,她最喜欢听的曲子还是《梁祝》,读高中上大学都带着它。可惜我对外国音乐懂得太少,对她这方面的教育,留下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空白。
随着“美”的概念的建立,随着她涉猎的各种作品内容的增加,随着她的知识面的拓展,她的审美标准也不断的明确起来。像小时候能把自己和“那样的孩子”区别开来一样,她对于各种书、报、影视作品、流行音乐,对于各种时尚,有了一定的主见,除了传统的文化产品之外,对新潮的文学作品(例如韩寒等少年作家的作品、网络文学等),新潮的影视作品,新潮的音乐、歌曲……她都会设法去了解(我也曾陪她去买过一些这类作品),然后拿出自己的意见;对于我推崇的有些书,或者有些文章中的有些观点,她也会提出不同的意见,从不人云亦云地随波逐流。她也会喜欢扑面而来的新潮洪流中的一些作品,有时还会向我推荐,但不会因此而迷失自我。
她自己的风格正逐渐形成:她阳光,坦荡,健康,天然去雕饰。
十二、“风景”
“你坐在那儿,是一道风景。
如水的眸子,能照见清澈的宁静的心底。在这里,有涓涓的溪水。它带着几分暖意,几分宽厚,几分顽皮,柔顺而又快活的流淌着……那岸边的几朵带露的小花,闪着灵气。
一切都那么晶莹剔透,那么自然,很美。
然而,在这恬静的和美之中,似乎少了点什么——它经不起暴风骤雨的抽打吧?
哦,在这道风景里,缺少的,是不是那棵不折不弯的一心向上的参天之树?”
这是女儿初中毕业前我写给她的一段话。
我在绝大部分时间用欣赏的眼光关注着她,肯定她每一点细小的进步。她从她父亲那里继承了乐观和开朗,长成了一个心清如水的孩子。她极有爱心,懂得尊敬老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和妈妈一起吃剩菜,把新鲜菜让给奶奶吃;她性情平和又决不软弱可欺,敢和欺负妹妹的坏孩子争辩;她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她的身体素质很好,每次运动会都能拿奖……
在上述的种种努力之下,她虽然没有再像幼儿时那样表现出对学习的极高的热情,但也终于没有产生厌学情绪,而且早期开发智力的工作也见到了一些成效,她的学习情况是良好的。她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陆陆续续在不同的报刊上发表文章,背课文的速度极快(《木兰诗》只读了一遍半就背出来了),她喜欢古典文学、推理和科幻作品,爱好音乐、书法、绘画、朗诵……虽然没有刻苦发奋,学习成绩也一直居于中上等。
然而,在让她体会“尊重” 、“平等” 和“民主” 的同时,当她的缺乏自信,进取心不强,思维浅尝辄止且不够主动等毛病表现突出的时候,我依然会粗暴地伤害她,而她的这些毛病也依然没有得到根治。
这些毛病的存在,导致了她中考的失利(当时她的分数只能上一中这个市重点中学),而中考时发挥得不够好,又暴露了她的另一个问题:在重大考验面前胆怯。我当时虽然明白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但是由于她的失利令我在同事面前感到难堪,我竟然因为迁怒于她,而未能静下心来和她一起进行认真的分析。
不料,就在我怒气还未完全消散的时候,她却提出了交钱上五中(省重点中学)的要求。一向懂事且从不乱花钱的她,提出这样的要求,使我们感到意外,于是要她说说理由。她说:“我不想当老师的孩子了!再说,在这个环境里,我还是紧张不起来,我想到学习更紧张的地方去逼自己。” 这番话的确给我们很大的震动,使我们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了:不想当老师的孩子,是不想活在妈妈的影子里,换个环境,是想去逼自己——原来,在我们与她的坏毛病艰苦抗争的同时,她自己也开始了这种艰苦的抗争——我们看到了希望。“好!这话值一万块钱!”我们满足了她的要求。
这是她在人生的道路上的第一次重大选择。
十三、反思
女儿上高中以后,我与她接触的时间少了,就学习作家刘墉的做法,开始用写信和给日记(她一直主动给我们看日记)作批注的方式跟她交流。这样,我就理智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王东华先生的《发现母亲》——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母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岗位,她站在整个民族的最前头”;
“天下只有不是的父母,没有不是的孩子”;
“孩子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的,自己有多高,孩子才能有多高;自己能走多远,孩子才能走多远”;
“让妈妈成为母亲,成为母育家”;
“面对孩子,我们必需重新做人”!
……
打开这本集作者十年心血的母亲教育力作,一个又一个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一串又一串精辟而有力的论断,直扑我的心底,重重的撞击着我的灵魂,惊心动魄,振聋发聩。
这本书,让我这个做了十几年母亲且自以为十分尽责的人,第一次知道自己对“母亲”的理解是何等的肤浅,第一次这样清醒的意识到“母亲”是一门怎样博大精深的学问!
“父母不仅要懂得如何‘教人’,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自己正确的‘做人’比正确的‘教子’更为重要!”作者如是说。是的,我正是应该从自己做人这里出发,去考察自己的育儿轨迹,探究其行进得这般艰难的原因。
于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冷静地审视了自己:
作为教师,我时刻铭记着我刚走上讲台时,我的恩师彭书楷先生送我的那句话:“要永远从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我努力恪守教书先育人的原则,在教学中努力从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角度去做,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我总是欣喜地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从不说伤害和打击他们的话,曾经点燃了一盏又一盏心灯,成为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好朋友。在做这一切的时候,自己是极有耐心的。而且,这些年来,我还做过许多家长的工作,希望他们理智而平和地对待孩子,使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那么,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为什么就做不好了呢?为什么我会在女儿说她不聪明之后变得急躁起来?为什么我多次下决心要彻底根除急躁的毛病,却总不能真正做到?为什么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的女儿的成长会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什么我们家的教育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让另一半教育资源闲置?……
我开始了尽可能冷峻的分析:
我父母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54年大学毕业时,响应国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来到一个刚刚建立的劳改农场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使我对于学习各种知识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在劳改农场这个知识分子稀少而“阶级斗争最激烈”的地方,57年的“整风反右”,“文革”中的“阶级斗争”不断的冲击着我们这个家,我差一点与初中失之交臂,最终被剥夺了读高中和上大学的权利,这就构成了热爱学习而又有些好高骛远的我心中的一个痛苦的死结。
不能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是因为对自己的孩子还有更多不理智的“生物的爱”,而“教育的爱”还不够。我一向反对“我们这一辈子是没指望了,只希望孩子能有出息”这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观点,认为家长和孩子应该各自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但我却因为心底的那个“结”,又和抱有这种观点的人一样,急切地盼望着从孩子身上找到自己“应有”的辉煌,而绝不愿意看到她的任何失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自己怎么可能保持“理智的爱”、“教育的爱”呢?
在孩子说她不聪明之后我变得急躁,变得急功近利,不仅说明自己有偏激、急躁的性格缺陷,还反映了自己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着自己一直鄙弃的炫耀意识即虚荣心。
心老是悬着,正暴露了我这个自以为强大的人面对失败时的不自信(同时对孩子也不相信)和不顽强;急躁,正说明我这个自以为强大的人在失败面前乱了方寸,这一切,又恰恰在面对困难和失败的问题上,给孩子做出了极为形象、极为糟糕的榜样。
在对她的早期教育感到满意之后对她教育的掉以轻心,在面对她的种种问题时的暴躁,不正说明了自己的浅薄,自己的胜亦骄,败亦馁吗?我又凭什么要求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不骄,败不馁呢?
我们家庭教育“一边倒”现象的出现,固然有她父亲的责任,也与我总是以教育工作者自居,自以为是,凡事大包大揽的作风有关,我这时才发现,我竟然还从来没有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与丈夫进行过一次认真的交谈!对于他在这方面为数不多的意见,我认真地考虑过的也不多。
——“孩子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的,自己有多高,孩子才能有多高;自己能走多远,孩子才能走多远”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啊!自己的优点未必都能成为孩子的优点,而自己的缺点则必然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说实话,我还从来没有这么无情地解剖过自己,承认这一切,真的很痛苦。然而,我们不总是说爱孩子而愿意为之奉献一切吗?那么,为什么不能为孩子而改变自己呢?
——我接受了王东华的观点:“面对孩子,我们必须重新做人”。
十四、“修炼”
于是,我开始时刻告诫自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让自己真正做到在顺境和逆境面前都不乱方寸,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做一个不怕困难的人,为孩子作表率。
女儿上高一时,有一次,因为写文章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思路而求助于我,我心平气和地拒绝了她。她便和我软磨硬泡,我就耐着性子给她讲她早已明白的道理,看看回学校的时间已经快到了,她急得哭了起来。看着她因为害怕困难而没有出息地流泪,我的火一下子上来了——就在我的那一声“没出息!”的呵斥要脱口而出的一刹那,我想起了自己对自己的告诫,我攥紧拳头咬着牙硬把这话给憋了回去。沉默了片刻,我用尽可能平和的语气对她说:“今天我是不会答应你的,你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她流着眼泪上学去了。
女儿走后,我难受极了,既心疼更恼火,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使这孩子变得不怕困难。这时候,我想起了自我反思对自己的解剖:“心老是悬着,正暴露了我这个自以为强大的人面对失败时的不自信(同时对孩子也不相信)和不顽强;急躁,正说明我这个自以为强大的人在失败面前乱了方寸,这一切,又恰恰在面对困难和失败的问题上,给孩子做出了极为形象、极为糟糕的榜样。”是啊,我们又碰到困难了,这不正是帮她学习正视困难、挑战困难的机会吗?如果我自己又乱了方寸,不是又做了惧怕困难的榜样了吗?又何谈引导孩子挑战困难呢?于是,我坐下来给她写了一封信:
“孩子:你哭着走了,妈妈心里可能比你还要难受。我不知道怎样帮你才能帮到点子上。我实在不想看到,我的那么聪慧灵气的女儿,永远在失败的泥潭之中挣扎着仰望那成功的彼岸,忍受着失败的现实和成功的欲望的熬煎。
“你是那么聪慧灵气,可又是那么的缺少自信。从这次作文的情况来看,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还是在于怕吃苦,怕困难。因为你没有咬紧牙关迎难而上的精神和信念,所以,一遇到难处,你就又走回到上了——放弃攻关,寻求援助。我并不是说不能寻求援助,而是说那援助是助你跳高的绝不是帮你补差的。试想,今天,还有哪一个高一 的学生还在为一篇周记而求人做这种指导?你写好了,我可以帮你分析,让你通过修改文章而得到提高。你写不出来,我就是告诉你如何选材立意,对付了这次作业,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不是还得求人吗?在考场上,你不是仍然难以得心应手吗?
“在自己可以克服和必须克服的困难面前,你别无选择,你只能靠自己去咬着牙攻关。攻克一个难关,你就会增加一点信心,就会在下一次攻关时多一点勇气,这样越战越勇,你才能战胜自己,从而超越别人。否则,你将永远不会可到自己的力量,不会相信自己的力量,永远也走不出自卑的泥潭,永远也不敢去向强者挑战,永远不能战胜他们而走向辉煌。
“面对困难,我们决不能急躁,决不能急于求成,但更不能有半点的放弃和让步,因为你一天不战胜它,它就一 天挡在你的面前,让你迈不开步,让你无法看到自己进步的希望,它在让你产生自卑的同时,还会滋长你的急躁情绪,让你在急躁和无望中挣扎。……”
在这封信中我还跟她谈了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挑战困难的方法,鼓励她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心力,坚定自己的意志,尽最大努力提高每一天做每一件事情的质量,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过好每一天,争取每一天都不懈怠,每一天都有进步。
第二个星期女儿回来后告诉我,她在上学去的公共汽车上,就构思出了一篇文章,老师还给了她高分呢!她看了信之后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认识到了害怕困难的危害,决心要迎战困难了。
以后,每当女儿又表现出种种不足时,我依然会十分焦急,这时,我的那些痛苦的反思就又会提醒自己:这里又出问题了,一定要冷静地对待,想办法帮她跨过这道坎;要尽量走在孩子的前头,引导她走向自立、自强;自己万万不可再成为错误的榜样。
从这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急躁粗暴的毛病。
女儿戏言道:“妈妈修炼成精了。”这的确是一种“修炼”,正是因为有了这艰难的“修炼”,才可能有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除此以外,我还开始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主动征求她父亲的意见,每次家长会都让她父亲参加;我们更加地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更加注重对她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十五、亡羊补牢
不久,我又看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跟我们几乎是同样起点的刘亦婷一家的成就,让我震惊,在对自己的失误痛心疾首之际,我给女儿写了一封长信(我写这封信时,她正遇到她自以为努力了学习情况却没有很大好转的困惑)。
在信中,我回顾了对她的教育情况,痛心地检讨了自己的失误。在对自己的过错所造成的损失痛心不已之余,我告诉女儿,我们目前要赶紧做的一件事,就是亡羊补牢。
我首先分析了“亡羊”之后“牢”的现状。通过分析我肯定了这个“牢”相当大的部分是完好的,有些部分甚至是很坚固的。
接着,我又分析了“牢”的破损情况和“补牢”的工作状况:
“妈妈的失误,首先使你的好胜心和恒心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以至于使你在上高中以前一直没有多少力争上游的精神;妈妈的失误,又使你的思维习惯和计算习惯没有得到足够的科学训练,以至于受你养成了思维浅尝辄止,计算马虎随意的坏习惯。现在,你虽然有了力争上游的愿望,但是信心还不够足,冲劲儿和韧劲儿都还很不够,你的思维习惯和计算习惯也都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因此就造成了目前这种‘翻坎儿难’的局面。——这才是这“牢”破损而须修补的部分。
“接下来,再来看看我们‘补牢’的工作状况吧。
“目前,你的学习态度已有了极大的,趋近于质变的进步,思维习惯也正在改变,但是,这些进步和改变却都还算不得质的飞跃。你还没有像我们班的有些同学那样调动自己的一切能量(例如时间、精力、高度的注意力以及自己原有的学习优势等)全力以赴的去攻克难关,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彻底的革除妨害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坏习惯;而是一方面在费力地改变自己的坏习惯,一方面又由于还不够勤奋而滞留于旧习惯的故辙之中,使坏习惯不能得以根除。例如,你有时还只满足于在学习上花时间,而没有尽一切努力去追求高效率;有时还只满足于做题之后进行过一番思考,而没有努力去追究是否想深想透了;你还常常对自己说‘下次考试一定要仔细’而没有像刘亦婷那样千方百计地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来帮助自己通过计算这个‘瓶颈’;你遇到问题,还时常会荒乱,会‘找妈妈’,还从没有冷静而镇定地说过‘妈妈,我又遇到了一个问题,我准备这样解决’;你有时仍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甚至还在上课时神游《红楼》,更何谈高质量高效率地听讲?……如此等等,都说明你不是努力了没有成效而是努力还远远不够。你还没有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方面下狠功夫。主便是你和刘亦婷的根本区别。而我,则每每在你有问题时,总是迫不及待地就事论事地给你出主意想办法,既没有冷静地引导你再去审视过自己的学习态度,以求从根本上找到问题之所在;又没有要求你尽可能自己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同样没有在全面提高你的素质上下功夫,没有正确地引导你去寻找能使你有根本改变的突破点。这不仅助长了你的急躁情绪,而且使你认为自己的态度已毫无问题,只要能在妈妈和叔叔阿姨(注:我的很多同事都特别关心她,经常辅导她)的帮助下找到具体的办法,学习状况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改变。这样一来,你的主观能动性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素质还是没有得到全面的提高。这就造成了你目前这种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十分被动少有进展的局面。——这是我们共同的失误!”
在这样的反思和分析之后,我们制定了改进的方案:对已有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先引导她查找原因,分析解决的可能性,再尽量启发她自己对症下药寻找解决的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急不躁地进行“各个击破”。
例如,针对她计算错误多,考试时有点害怕计算的问题,我和她爸爸在给她的一封信里分析了克服这个毛病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之后,又做了如下的分析:
“能不能克服它,首先取决于你自己毅力的大小。克服这个毛病是一个高难度的工程,那么就只有在你的毅力远远大于阻力的时候,才有可能克服它。这么多年以来,你一直没能克服它,恐怕首先是因为你的毅力不够。那么,你现在能产生足够的毅力吗?我们认为应该能。因为你现在对自己的要求已远远超过了以前,你已经从那种不思进取的状况中走了出来,这就已经是在超越自己了。要知道,克服自身的任何一个毛病,都是和自己的顽症搏斗的结果。你既然能克服重重困难走到今天,又为什么不能再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呢?”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鼓励她去寻找科学的最适合自己的改进方法。于是她开始设法了解自己计算频繁出错的原因。她把每次考试计算的错误都找出来,分门别类。这样一来,她发现了自己出错的几类情况:第一,看错题。这种状况大多是在刚开始考试自己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时,或是上个题做完后,心思还没有完全转到下一题来的时候出现;第二,抄错答案;这种情况,大多是在计算完毕自己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出现;第三,弄错符号,这种情况,大多是在省略步骤时因顾此失彼而出现;另外,在做题特别顺利时,心里一高兴也会出错。经过分析,她发现,问题出在计算上,根子却在心态上。只要能保持平和沉稳的心态,情况就会好转。
分析出原因之后,她不再盲目地对计算错误担忧,而开始注重调整心态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计算的准确率大有提高。成绩和自信心随之也有所提高。
又如,在高手如云的环境里,她产生了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的念头,我认为,这既是自卑的表现(因为自觉不如别人),又是自尊的表现(因为希望被尊重),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很好地进行引导。于是,我从“一个人凭什么会被看得起”的角度入手,跟她分析“尊重是从哪里来的”的问题。我告诉她,尊重不是别人赐给你的,而是你自己赢得的。历史上和现实中所有被人敬重的人,都是他们自身的光彩赢得了别人钦佩的目光。一个人如果自己不优秀,别怎么会人因为可怜他而赐给他一个尊重呢?从她若有所思的神情里,我看到了我的这番话给她的震动。
除了在她遇到问题时给她引导以外,我们仍然像以前一样鼓励她参加各种活动,以进一步激发她学习各种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她在小学初中虽然也参与过许多课外活动,但大多是在我的鼓励下才行动的。现在,她一改过去那种被动状态,对一切事情都开始感到新奇,什么都想试一把,她加入了手球队,担任了班上的文艺委员,竞选并当选了广播员,担任了班上的广播操领操员(一当就是三年),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她的隶书作品获得了一等奖),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科幻作品大赛(她的科幻小说《她,曾经是蓝色的……》获得了二等奖)……她的精神已经亢奋起来,自信心、进取心及求胜的欲望终于又开始萌动,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强烈。沉睡的心正在被激活,心底的那棵参天大树,正破土而出。
在五中严格的管理之中,在那种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里,在班主任段仁保等老师的精心教导和她自己的努力下,她的学习成绩也很快提高起来:由进班时的60来名提高并稳在了20多名。与此同时,她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高二时,她看“科技博览”时“My dear DNA!”的那一声惊呼,她专心致志地解剖了一个猪的心脏之后,兴致勃勃地对我进行的那一番讲解,使我发现,她的可能决定她一生发展的兴趣朝向,似乎正在明朗起来。
然而,她心底的那片阴影,却仍然顽固地不肯散去。高二的下学期,她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沙沙沙,沙沙沙’‘是谁在敲门呀?’‘是我,我是小雪花,我从天上轻轻地飘下来,告诉小朋友们:冬——天——来——啦!’(注:这是她刚满两岁时背诵的一首题为《小雪花》的诗)女孩想起了自己的幼儿时代,那时的自己就像小河边树枝上的冰晶一样美丽。但那毕竟已成为过去,……女孩的幼年只能作为冰雕永存于女孩的记忆之库中。”我看后给它加上了很长的评语,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人的历史是不可能被割断的,‘今天’是‘前天’和‘昨天’的延续。今天的你,虽然没有了‘前天’的辉煌,但仍然有着那时的纯美。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可以从你的脸上读到朗诵《小雪花》的那个幼女的神情。怎能说‘只能永存于记忆之库中’了呢?有很多难得的美丽,是一直活在你的眉宇之间的,而且将活得越来越灵动。”
针对她的这种心理,我找来大量顽强拼搏而后来居上的例子,鼓励她逆流而上;分析她的现状让她正视自己的进步,让她体味奋斗的成果,并努力让她的自我评价与她的实际情况相符。与此同时,在我和她同时进入高三,很少有业余时间的情况下,我利用难得的月假和她一起到陶吧学艺,到米公祠赏石,到荆州街找榆钱儿……以陶冶她的性情。
在这样的努力之下,她的心更加灵动和欢悦了:发现新芽的惊喜,观赏落日的惬意; 大雨的酣畅淋漓,闪电的撕天扯地……更多地出现在她的日记里。随着心灵的跃动,她的好胜心终于渐渐被激活了。
然而,她有了一些好胜心之后,又出现了好胜者的常见病:急功近利。
她有时会因努力之后成绩不能迅速提高而焦急,有时会因太注重考试结果而怯场,同时,她的自信心虽然也大有提高但是还不足以对抗重大的考验。正在我们一边保护好胜心的健康发展,一边治疗急功近利和信心不足的毛病的时候,高考到来了——她没有能经受住这个重大的考验。
但是,她很快就开始了新的搏斗。
十六、与自己搏斗
估分的那天晚上,亲朋好友纷纷打来电话,询问估分的情况。我问女儿愿不愿意自己接电话,她同意了。从那天晚上开始,她便艰难地,有时是泣不成声地,一遍又一遍地对着电话报告着自己失败的消息和复读的打算,顽强地磨炼着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正视失败的能力。然而,她收获的,又绝不仅仅是一种磨炼——她得到了来自不同角度的不同方式的劝慰鼓励开导和祝福,情绪渐渐好转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到操场跑步去了。
女儿高考失败后,她爸爸第一次责怪我只顾工作而忽略了孩子,我很当时生气。这时,最需要安慰的女儿,没有埋怨我们的争吵增添了她的烦恼,而是平静地给她爸爸写了一封长信,批评了爸爸的说法。这不仅使我们很感动,让我们受到了教育,还使我又一次欣喜地看到了她的成长。
复读班开学不久,我们得到了一个可以交钱上某重点大学的机会,于是就征求她的意见。面对几乎所有人要她别放弃这个机会的劝说(我当时也让她认真想一想,是否真的有必要在应试的训练中再耽误这一年的时间),她流着泪思考了几天后,断然放弃了这个机会。后来,她在一篇题为《痛苦之后》的作文中记录了这次痛苦的选择。在文章的最后,她这样写道:“……我想要的不是那些表面的东西,我想要的是坚韧的品格,是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的勇气。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绕过了它,在以后的路途中我仍然会被一次次绊倒,会一次次摔得更惨……此时此刻的我,突然有了那位俄罗斯女郎跨过门槛时的勇气。其实,走过痛苦的征程换来的,有时并非辉煌的业绩,伟大的成功,也许仅仅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于是,她义无反顾地留下来了。
在这一年和我几乎是形影不离的生活中,她亲眼目睹了我在教学工作中为了尽职尽责所做的一切,亲眼目睹了我在做复读生的思想工作、心理调整工作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我为克服这些困难进行的锲而不舍的努力,目睹了这种艰难的努力取得的令人欣喜的成果。这一切,无疑给她与自己的搏斗注入了力量。
针对她的怯场心态,我多次和她一起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学生们和她类似的问题,对她和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心理调整工作。我跟他们讲美国著名的走钢索表演者华伦达的故事,让他们明白怯场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华伦达最后一次表演时一样,由于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导致自己心智大乱,迷失了自我,这就使自己看不清面前困难因而夸大了困难,看不清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自己,于是在惊惶失措中败下阵来。在分析原因之后,我要求他们利用每一次平时考试的机会,训练自己淡化结果意识,全神贯注于每一个细节的能力。一段时间之后,女儿和有些学生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平时考试不是高考,对它们不十分重视,没有那么紧张,就算平时考试一点也不紧张了,高考时仍然可能紧张,这又怎么办?我又告诉他们,高考因为涉及升学的问题,它自然是人一生中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但平时的每一次考试,还包括每一次作业,每一堂课,每写一个字……也都是你一生中惟一的一次,有什么理由不对这每一次都万分重视呢?他们在接受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高了那种训练的质量,也在逐渐提升着对自己,对人生的负责程度。
在这一年里,她有幸遇到了擅长调整学生心理,鼓励他们高扬人生风帆的蓝坤彦老师,以及众多教学经验丰富又极有爱心的老师。在他们的教导下,她不断地与自身的弱点搏斗着,在他们的教导下,她巩固了知识,摸索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着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上扎扎实实的长进,又促使她进一步树立了信心。
经过这一年的磕碰和摔打,她终于渐渐走出了心灵的阴影,渐渐强大起来。终于凭着自己的实力,理直气壮地跨入了大学的门槛。
进入大学以后,她在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活动,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同时,还继续完成着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功课。
她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现才知道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是多么的重要,但又是多么的困难。因为人是在不断变化的,不知不觉中你就进步了,但你脑子中的你却仍是原来的你。就像我写文章,其实我一直不太清楚我写文章是什么水平。因为每次出手的文章都经过了你的手,我一直都不认为我的写作才能有多么出色(我也一直很奇怪那篇《她,曾经是蓝色的……》何以能在大赛中得二等奖)(注:她的一些投稿或参赛的文章我都在文字上作过更动,而这篇科幻小说,是她高二时有一天下晚自习后熬到凌晨2点一气呵成的,我只是帮她改了个题目)。但现在我知道我在这方面确实很出色。这并不来自于你对我的评价,也不来自于我在广播台上发了一篇稿(两天运动会我们院一共发了三篇),而是来自于我时时有一种想写文章的冲动,有时是看到了、听到了什么,有时是内心的感受,有时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而且我写的时候也确实是一种享受。我买了一个小点的本子随时都带着,随时记下一闪而过的感受。”
看到这段话时,我掉泪了——从她说“我不聪明”到写下上面的这段话,竟然用去了漫长的十四年!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不经意的失误,会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付出多么昂贵的代价啊!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经历了这一切曲折坎坷之后,她终于阳光灿烂、信心百倍地去拥抱生活了。
她的这种认识,表明她在自我评价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但这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前面的路上,还不知道有多少坎坷。但是,我相信,只要不懈地努力着,她就一定能成长为一个品行端正人格健全意志顽强学业有成的,健康快乐的,能以较高的质量服务于社会的人。
回顾这一切,我感慨万千。
教育家说,好孩子不一定是教出来的,但不好的孩子一定是教育出了问题。
然而,教育出了问题,实质上就是教育者和教育环境出了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的确应该时时拷问自己:我们真的爱孩子吗?如果是真的,那就努力提高自己吧。家长是孩子一生的策划者,是教育直接的实施者,是孩子作为“人”的最直接最形象的范例。育儿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育儿的过程时时检验着我们的人格素质。我们不一定学富五车,腰缠万贯,但精神必须富有;我们的身体可以有残疾,但人格必须健全。我们不可能全知全能,所以要永远学习,时时长进。我们应该成为真有爱心,真有责任感,意志顽强的大写的“人”。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才能拿得起这门大学问。因此,为了孩子而“重新做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育儿过程中的过错,则有可能断送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又要时时审视自己的育儿进程,反思自己的自我修养,进行有质量的甚至是痛苦的自我解剖和自我修正,力求不犯断送孩子一生的大错。可见,育儿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己不断成长即“修炼”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伴随我们一生。
我感谢女儿,没有她,我认识上的一些错误,可能一生也难以纠正;自身的一些缺陷,可能一生也不能弥补。我不仅在教育她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而且从她那里得到很多教益。
这就是我这个当教师的母亲育儿过程中的一些教训和心得——愿与天下家长共勉。(陈曙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