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考前家长心理调试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05日 12:28

  嘉宾: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 许燕

  北大精神卫生研究中心主任 唐登华

  主持人胜春:两位嘉宾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演播室,最近我们听到一种说法,可能每年高考的时候,都会有类似这样的一种说法,叫家长高考综合性,我不知道两位听说过没有。

  许燕:考试综合症学生有,考生有,但实际上,家长的很多心理反应跟考生出现一些类似的状况。比如说情绪紧张,然后包括生理上也有一些反应,孩子失明家长也跟着失明。学生一些生活规律打乱,然后家长也跟着一块打乱。然后学生有时候思考问题的时候,产生一些混乱,然后家长更乱。实际上就说,我们就说高考的那种考试综合症,在家庭内部它具有这种传染性。不仅考生有,家长有,然后有时候家长好像比考生还厉害,然后这样就会互相传染,互相强化。

  主持人胜春:始终觉得好像在家庭当中有这样一种紧张的气氛在垄断,但是你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打破它,我想问问唐主任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唐登华:我想家长考试综合症也好,还是考生考试综合症也好,这个在精神卫生的辞典里面,它是没有这样一个专业的词的。但一般来讲,我们从专业上来考虑,它是属于一种焦虑状态。比如说考试焦虑,这个我们都叫它是焦虑状态,就是自己在面对一个很高的压力下,尤其是这个考试对他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试,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紧张也是焦虑。

  主持人胜春:很多家长来信和电话反应,说过去只是看着孩子紧张,心理没有多大的这种焦虑的状态。但有的时候,尤其临近高考的这段时间,看着孩子紧张,自己又帮不上忙,使不上劲,这种情绪就越来越慌乱,甚至有点焦躁的感觉。那这种情绪对家长来讲,他们应该怎么调节一下。

  唐登华:我想咱们做这个节目,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因为从我们精神卫生的角度来看,比如说考虑一个孩子的问题,比如他现在就是一个过渡的焦虑状态,我们可能一半人就想处理孩子的心理焦虑状态。但实际上从家庭治疗的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着手点是从整个家庭来考虑这个孩子的问题。通过孩子的这个焦虑,比如说考试焦虑也好,还是其他的,比如说厌学也好,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也好,这个孩子的问题。我们说这种心理和行为的问题,他产生于家庭关系紊乱的一个表现。所以说,就是我们拿这个焦虑的问题来讲,除了要处理孩子这个以外,还得从家庭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就是怎么要处理和面对就现在所处的这个困难,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视角,确实是很专业的一个视角。

  主持人胜春:其实也意识到,关系到一个家庭如何以一个健康的心态看待高考的问题。

  许燕:因为它是一个整体的,虽然我们现在说的是,似乎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其实完全不是孩子自己的一个事情。一个孩子,本身我们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就是一个家庭的一个核心地位。所以这个孩子,面临的第一个人生的选择,这是很关键的选择,必然要牵动整个家里的神经。所以家庭在这里面整个和孩子完全都是处于一个互动的状态。这个互动的状态,家长怎么来协调,因为在高考之前,家庭的关系变化是非常微妙的。以前没有什么,一些好像觉得似乎有一些异常的,现在很多东西都表现出来了。然后包括,因为我们有时候接到一些咨询的电话,然后加上抱怨孩子,孩子抱怨家长。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候,本来孩子应该是心平气和的在复习的,但是就被家庭的互动的这个氛围,然后就干扰了他这个学习。然后我们就把家长分成几种类型,就是家长在面临这种压力的情况下,然后不同的家长,它有很多反应的方式,这种方式就会影响到孩子。比如说有那种冲突性的,孩子已经焦虑程度很高了,情绪不是很稳定,坡度很大,还烦燥。然后家长也很紧张,也很焦虑,压力也很大,然后两边的火气都特别大,可能一个不起眼的小事,一下就大爆发。

  主持人胜春:平日里不惊异的事情,到这个时候就变成大的问题了。

  许燕:然后就大爆发,其实平常一个很小,能够调节的矛盾,现在就成为不可调节的矛盾。然后有些孩子在这个时候为了报复父母,然后说我不考了,因为临近考试就几天了,然后就说我不考了。然后弄的家长就一点折都没有,他说不考就是不考,而且一天到晚就不复习了,马上放弃这种复习。然后这是一种类型,还有一种就是说,他也知道我现在不能感染学习,然后就属于那种温柔型的。这种温柔型的就说,我处处去关怀你,一会儿给你送点吃的,然后一会儿去看看你怎么样了,然后这种温柔型的,似乎好像家长没有给孩子造成压力,但是孩子特害怕这种温柔型。

  主持人胜春:无微不至型。

  许燕:对,所以我说这是家长对孩子一种温柔的压力,然后让孩子感受到,你父母对我的关心,让我感受到有一种沉甸甸的无法回报的一种压力。然后还有一种就是唠叨型的,特别是妈妈,越紧张的时候,越唠叨。平常可能不说的事,现在要不停的说。然后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噪音。另外还有一种类型叫做忆苦思甜似的。这忆苦思甜是有的考生怎么说的,说现在家长也知道我们应该加强营养,给我们好吃好喝的,一天三顿饭都摆上来了。可是每次一到我们吃饭的时候,然后家长就开始忆苦思甜,就开始回顾我怎么把你带大的,不容易,然后希望你能够实现我的期望。然后弄的考生很难吃好一顿饭。

  主持人胜春:这饭我还吃不吃了,感觉吃的每一口饭都是家长的心血一样,沉甸甸的感觉。  

  许燕:他实际上是说,你这个时候,是给我们争气报恩的时候,结果弄的孩子很紧张。还有一种叫做恐吓型的,恐吓型的很有意思,有一个考生说我妈妈也知道不能老来干扰我,我就在一个屋子里面学习,开着台灯,晚上,我经常是很专注在那儿学习,偶尔有时候,稍微休息一下。一转头看着黑暗当中一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她吓的我就一机灵。但是她知道,她说那个是我妈妈关注的一个眼神,但是就说我因为学习太专注了,我似乎就说看了这个眼神给我吓一跳。她给我们打电话说,从此以后,我就老觉得我身后有一双眼睛,以前,我每天晚上,我能够好好学习,现在不行了,她说我学不下去了,然后我老觉得背后是一双眼睛。

  主持人胜春:本来是充满了一双爱意的眼神,却变成一种了压力。

  许燕:本身就是一种恐惧了吗。

  主持人胜春:其实父母对于关注孩子的教育,全天下的父母可能都是一样的心态,大致都是相同。就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也好,还是社会背景也好,可能这个父母对这个孩子高考的关注度,可能有点太大了。所以有时候孩子会觉得是一种压力,甚至这种压力是不能承受的。

  唐登华:所以这点是很关键,就我们常常说,父母的焦虑,就父母因为孩子考试,面对很重要的考试,他考虑。他这种考虑就会给孩子叠加上孩子的头上,如果这个孩子他意识到父母,因为他现在面对这个考试,父母很紧张,父母时刻在关注他,那么父母的焦虑就会叠加在孩子的身上。所以这就有的时候,会导致这个孩子会更加焦虑,所以我们说从家庭的角度来考虑。你如果说这个父母要心态很平衡,他们能够很好的处理这种压力,那么这对孩子是最大的帮助。所以我相信有很多家长来咨询的时候就问,就说我来这之前我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因为他所有能做的都做了,就刚才许教授说的一样,就把所有的关注交点都放在孩子身体上,吃什么东西呀或者说怎么样照顾他,生活上怎么照顾他,物质上怎么照顾他,该照顾的都照顾了,他说我还有什么能做的。所以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常常会跟父母讲。我说你现在最能够做的就是,你看还有什么不为孩子去做的,就是你给他一些空间。你不要老去关注他,因为你关注的越多,对孩子的压力越大。所以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过分的爱比过分的恨还要难受。为什么呢,有的时候父母给他的爱越多,这个孩子就会觉得我必须好好学,有的时候压力就越大。所以有的时候需要,就是有一定的距离,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主持人胜春:其实我觉得每一个父母跟每一个家庭都期望在高考期间,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只是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就是说叫当局者迷,这旁观者清,有的时候,在我们家里面没有这个考生的时候,我们看的很清楚。但是一旦这个事情落到我们身上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了。那对于这些困惑的家长也好,甚至是老师也好,他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制造好一个良好的这样一个高考氛围。

  许燕:我是觉得这个时候给孩子他所需要的一些关怀,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产生一些冲突。孩子说我想要的你没给我,我不想要的,你就拼命的给我,然后这就是一种互动的一种错位。然后现在就说,你现在可以跟孩子交流一下,你现在需要我们家长做什么,然后这样孩子会说出来。说出来完了以后,按照孩子给你提供的这个方式,然后你就可以去这样做的。这样就等于是给他一个宽松的余地,他可能就说,不需要你来干扰我,然后不需要你这样过于的一会儿给我送点东西,一会儿给我送点东西,然后也不希望你老是用那种注视的目光来看着我。然后给我一点让我安静专心学习的这样一种空间,所以跟孩子交流可能是最好的。

  唐登华:所以要提到这一点,就是我们讲,有的时候你可能去问老师,去问专家,我怎么帮到孩子。实际上我们常常说,你最好问的对象是孩子,他希望你帮他什么,有的时候这个父母就是不知道什么,老是一厢情愿自己在那儿主持,帮孩子这个,帮孩子那个。但是这都是孩子不需要的,甚至有的时候都是帮倒忙。所以像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说你最好的请教的对象就是你的孩子,你去问他,他希望你怎么帮他,他希望你给他哪些支持就可以了。

  主持人胜春:我觉得刚才唐教授的这个办法非常的好,多做减法,就说多问问自己,还有哪些不应该给孩子去做的,这样可能似乎是对整个的家庭氛围会有一定的帮助。

  唐登华:对,你把这个视角不能过多的放在孩子的身上。实际上我们有的时候讲,就是过份的这种关注,就会制约一个人的成长。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所以现在在中国的家庭普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特紧密,就是绑的太紧了。

  我们说一个孩子成长,他有一个生长的断奶,就是说到一岁我们就不吃妈妈的奶的,但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心理断奶。这个心理断奶对中国很多家庭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本来我们说,一个孩子慢慢随着他的长大,他刚开始就是依赖父母亲。他越来越大的时候,他会越来越离父母远,最后变成社会的一员。自己再独立成为另外一个家庭,这是一个家庭生命的周期过程。但是因为这种心理断奶出现障碍,所以有的时候这个父母亲就跟孩子绑的太紧,他总是舍不得孩子长大。但是他不是有意识的,就是从心理上、从情感上,他把自己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关注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妈妈就说我现在为你做所有的一切,所以你就必须给我好好念书。所以有的时候就会导致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另外就是这种心理绑的太紧,有的时候就会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很多事情都是爸爸妈妈给他想好的,爸爸妈妈走的弯路,你千万不要走,我们以前犯过哪些错,你千万不要犯,实际上等于就是说剥夺了孩子从失败和挫折当中得到成长的这个机会。

  其实考试压力,这仅仅是生活压力的一部分。他以后走向社会以后,他面对的压力会更多的,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你做父母的你要充分的相信,相信你的孩子,就是他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困难。至于说他在处理困难的时候,处理压力的时候,他还有哪些需要帮助的,那你去问他,你说希望给你什么样的支持,那我们讲,其实作为父母来讲,要给孩子支持,最大的支持,莫过于就是这个孩子感到父母是和谐的。他能感觉到父母的关系是很融洽的,很和谐的,这对孩子的心理的支持是最大的。

  主持人胜春:应该说今天我们节目的播出,是临高考最近的一天了,明天孩子就要上考场参加高考了。每年高考过后,我们都会听到一些家长的自责,说当初我不对他说那句话不对他做那件事就好了。往往在考前的时候,家长有的时候容易会进入一种误区,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到类似的事情或例子。

  许燕:有的时候在临近高考头一天的时候,然后有些家长有认为,我应该推他一把了,推他一把可能就不讲究方式。然后像有的孩子家长就说,明天就要考试了,你要考不好,就别给我回这个家门。然后结果孩子第一天没考好,没考好就在考场的楼道的里哭起来了,然后就说那是一个女孩子哭的很可怜,其实她对其他考生,感染性很大。然后老师去安慰她,问她怎么了,然后她就把这个父母的话,可能一时性的气话,希望她争气,然后把这个话说出来了。当时旁边那些考生都特别同情这个考生,然后老师也只能做到这样一种安慰。所以就说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家长一定要讲究一个方式、方法。你在推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恰当,你有些东西你可以推上去,可能一下给她推下去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孩子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我们家长就再也不能用这种强行的办法,再加一把火,可能一下就烧过了。

  主持人胜春:我觉得马上就临考的时候,过去我们都说,家长也在咨询我们该做些什么,这时候可能更行之有效的,你得告诉我们家长,不应该做的是什么,在哪些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家长注意的。  

  唐登华:就是在高考前我们应不应该给孩子加压,有多少考生,真的说,他诚心不是想考好,我想恐怕这个很少。那就是你加了你给他的压力,你看这样的孩子有没有用。其实我们讲,在这个时候,一般来讲这个考生都是高度紧张的,也就是说他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作为家长,你再给推他一把,你再进一步给他一点压力,那么可能他本来这个神经就绷的很紧了,你再给他一点压力,可能这个神经就断了。所以像这样的情况,我们说,如果说只要你发现你的孩子,真的诚心不想考好,或者就是不上心,只要不是这样,你就用不着给他压力。恰恰相反,我们更多就是怎么给他减压。但是我们说,适度的压力是对我们应付高考是必要的,但是一般像这样的情况下,就绝大部分考生压力是够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你适当的给他减减压,你说我们充分相信你,做父母的我们相信你,你一定会尽力去考,考的怎么样,只要你尽力了我们父母都是接纳你的,就是对孩子是一个接纳的心态。当这种接纳不仅仅是对孩子,更重要的是对考试的结果有一个接纳的心态。因为我们,为什么有很多家长和学生过度的紧张,他就是因为对考试的结果太在意了。但是我们更强调的是这个过程,只要你尽力去考了,该努力的时候努力了,该答的题答了,结果怎么样,他不是完全由我们的主观意识能控制的。所以有这样一种心态,我强调的是这个过程,充分的备考,答好每一道题,对于结果怎么样,有一个比较接纳的心态。所以对家长来讲,不管学生考的怎么样,结果怎么样,只要他尽力了,如果你让孩子有时候会感觉,我只要尽力了,我考的怎么样,父母都是接纳的,那么这个孩子他压力就会少一些,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另外就说家长你本身你自己必须对考试的结果,对孩子能不能上大学,能够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判断。

  主持人胜春: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判断。

  唐登华:对,关键是你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就是只要他尽力了,结果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是接纳的。另外就是有很多家长,他把这个赌注,过份放在孩子身上,那就是父母亲以后快乐不快乐,就看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能不能考上好大学。所以如果说你要让孩子感觉到,这个考试不仅仅是关于到孩子自己本身的选择,还有关系到这个父母以后。

  主持人胜春:家庭的荣誉,这时候他承担的就太多了。

  唐登华:对,就是我们说他承担压力太大了。所以我们说,平时的时候父母亲你就是要,你要有你自己的愉快来源,你不要说,我的愉快来源就是你考的好,你考一个好大学,给我争面子。我曾经有一个家庭来咨询的时候,那个父母本身也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人士,一个公司的老总。他说我所有的这一切我都是为了你,他对他女儿说,他女儿说,我现在做的所有的一切,包括学习,所有的这些一切我都是为你们。我们从这个道理上来讲,好像都是为别人,那实际上两个人过的都不快乐。所以就说我们像这样的情况,你一定要有你自己的快乐来源,我并不是说为了别人,为了父母亲考,这是为了我们自己。那你父母亲也是这样,你不要说,你所有的这些奋斗最后都是为了孩子。如果这样的话,那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所以说父母你要有更多的自己的愉快来源。比如说像我们就很强调你夫妻之间有家庭沟通,那比如说你这个夫妻关系是很融洽的。你不是说两个人把关注角度,两个人的眼神都放在孩子身上。那么这个孩子他就不能更好的成长,所以你相信明天可能会面对考生,明天会紧张。但是我相信你会处理好的,这个很自然的,所以你要有这么一个心态,那么对孩子他也是一种放松。

  主持人胜春: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会听到过这样的事。有的孩子家长,有的时候不是故意的,就是不经意间回到家里说,你看我们单位你王阿姨那孩子怎么怎么样去年考上了北大,你李叔叔那个孩子考上了清华,然后谁谁的孩子今年跟你一样,人家准备的怎样怎样,好像这种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莫名的压力。我们家长尽量的去避免。

  许燕:对,尽可能不要就说,把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因为我们说学生有个体差异,然后我们以前老说人比人气死人,特别是在高考之前,不要做这种比较。你就让你的孩子发挥到最好的水平就够了。  

  主持人:那关于在考前家长也好,老师也好还有学校也好,如何给这个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的氛围,两位多年的研究,有没有一些可以让我们借鉴的一些例子。   许燕:我们会在考试之前接到很多家长的电话,其实我们感觉到,我们接到家长比接到学生的电话要多。然后其中有一部分家长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双方都是工人没有那么高学习层次,从学习上我们一点都没办法指导,其实我是觉得不管你的学习层次有多高,就是说我们仍然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比如说,我们现在是最后一天了,把以前关键性的卷子拿出来,然后让孩子看,因为看卷子就是在扫描你的弱点,那么你这个弱点你究竟怎么分析,这个分析实际上是有一定技术的,但是这个技术很好操作。每次我们都跟这些家长说,比如说这些试卷来了以后,你让孩子做这样几种分析,第一种就是属于那种失误性的,这样一种分析,这种失误性的是什么呢。比如说孩子究竟是不是审题出现问题了,粗心,还有的就是笔误。比如说应该是35写成25了,看看有这个问题,究竟失掉了多少分,你可以有很具体的指标,这是一个,所谓我们说的粗心的问题。

  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说的概念的知识性的一种失误,这种知识性的失误就在于,他概念理解错了,公式用错了,然后是这类问题的,然后你让孩子看他丢了多少分。然后还有一个就属于那种技巧方面的,解体技巧方面的。这种技巧方面就说,本身这个可以用一个很简化的一种方法来做,5步就可以做出来,结果他用了10步,然后这样就是一个很烦琐的过程。这样就在考试当中要浪费很多的时间,所以这就是一种,就是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再看他失去多少分,这样就有三类分了。三类分完了以后,让孩子看你究竟那块的分数失的比较多。有些家长就说,我让孩子分析完了以后,孩子特别高兴,他主要失分失在粗心那个层面上,考生和家长马上就能知道,我明天考试的时候,我应该在那块应该注意,那家长就是一个提示一定要细心,不要再因为粗心丢了这个分数,所以这种操作并不是说,需要你家长多高的这种学问,你就告诉孩子这样一种方法,然后督促他去做,孩子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问题在那儿,所以这是一个比较简捷的一种办法。

  许:我是觉得常常会,就是考生第一门考的不是特别理想,这样家长最担心的是什么呢,就说会影响他的后面。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我们家长怎么样来调整,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跟。一方面家长这个时候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怨气,去怨孩子。但是更多就说,我们调整孩子什么呢,你家长不要再去和孩子在提这个错题的事情,然后考完一门就彻底丢掉一门。然后把你整个目标,把孩子引导到下一门,因为你现在再想头一门,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我就记得那个,奥运会射击的世界冠军,当时他感谢的,感谢他的那个心理老师。那个刘老师,刘老师当时给他们定的那个目标是什么,他那个就类似于我们这个考场。他说你打完第一枪以后,你就再也不要去想第一枪,我究竟打好没打好,因为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挽回的事情,你就想我下一枪应该怎么打的最好。所以这个策略,最后那个是拿了世界冠军了,这个策略同样可以用在我们高考上。第一门考完以后,不管考的多糟,我们都不要去想。因为你再想的话,有时候会影响你后面的分数,最后一下子弄的一塌糊涂。就说你尽可能通过后面的考试,然后把分慢慢提上来,而且你考不好,可能其他很多考生都考不好,所以不要因为这一门考试,考不好,完了以后给孩子很大的一种压力,让他一定要放下包袱,然后第二天能够轻松上阵。

  主持人胜春:就是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起到一个调节和调整孩子心态这样一个过程。   

  许燕:不要再去强化去,不要说今天你错在哪儿了,然后你怎么又这么马虎,不要有这样一些。

  主持人胜春:给家长调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去。

  唐登华:就是我们说的,你不要去想前面考过的这一门,希望是这样。但是有的时候不一定做的到,因为毕竟这个考试成绩对孩子来讲,对家长来讲都非常重要。所以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去想,另外也不可能避免的要和家长去讨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有的时候会有一些懊悔。这个题,有些很简单的题,一出来就会这样的题,所以在碰到这样情况的时候,这个做家长的,我们一定要多给孩子一些支持。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本身就真的很发懊悔了,在那儿后悔,在那儿自责,所以你做家长的,一定不要雪上加霜。你说他怎么这么笨呢,你下次一定要注意,越是这样,这个孩子越是没有自信。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家长一般不管是什么,你应该对孩子是接纳的,应该讲,比如说我们家长能够做到这样,你现在这个考试,不仅仅是会不会答的问题。有的时候你会有些紧张,那么在紧张的时候,你可能有的时候就会出错。爸爸以前也这样,我们在面对考试也会这样,这个没关系,这个慢慢就会放松的,第二天你就会好一点的,如果你要是这样一个心态,这个孩子他就会心理慢慢就会调整过来。

  主持人胜春:我记得我过去曾经采访过一个家长,他很有意思,他也用一种方法。他说当他女儿考了第一门的时候,后面有一道大题没有答好,回来她就非常沮丧。然后她的父亲就跟她说,说孩子你不用着急,我已经给你问了,他们其他考生也没答上那道题。有的时候,可能以这种参照的心理,他说这孩子一下就放松下来了。第二天又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后面的成绩还考的相当的不错,这个也是一个有针对性的一种方式。

  唐登华:这一点也是我们在心理学上讲,如果说你的一个失败,如果说你要意识到很多人都跟你一样,那么你的这种挫败会小一点。如果说你的这个失败是很多人都没有的,是你一个人的错误,那就很麻烦了,你这个压力就很大。

  许燕:其实在考试的头一天,再有自信的人也不自信,所以你必须把他的自信心提升起来。所以有时候为什么,就说有时候在这个时候,我是觉得老师的那个话,就是特别关键的。因为我记得我当时高考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我们当时高考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的最后一次话当时老师就跟我们说。你们所有该复习到的,我们全给你们复习过了,所以你们不要害怕。

  主持人胜春:唐教授假如说您的孩子在面对一个重要考试之前,您会对他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唐登华:我觉得刚才许教授说的很重要,关键就是你要给他信心,你要告诉他爸爸相信你,相信你会尽力,你尽力考出你自己的水平,你给他一些鼓励,另外就是不要给他太多的压力。不管你考的什么样,只要你尽力去考了,考的结果怎么样,爸爸妈妈都是接纳你的,只要你尽力去考了就可以了。另外就是,你要告诉他,爸爸相信你行,相信你一定能够考的不错。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孩子对他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莫过于他相信他的父母亲信任他和欣赏他,这个对于一个孩子的自信是很重要的。另外就是说,即使你考不好,只要你尽力了也没有关系,其实爸爸妈妈以前也遇到失败的时候,也有过考不理想的时候,只要尽力了就可以了。

  许燕:你自己压的住阵,然后你的孩子才能够上战场,所以就希望我们家长以轻松的心态去送我们的孩子进入到这个考场。

  唐登华:我希望就是各位家长一定相信你们自己的孩子,他们一定能够考好,他们一定能够尽他们自己的能力,你们只要处理好你们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孩子的事情他们会处理的很好。

  主持人胜春:其实谈到家长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考前给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我想起很多年前,读过一本书,父亲是一座山,母亲像一壶水一样。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希望在高考前期父亲这个山的形象和母亲这个水的形象,在这个山水之间,能让孩子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高考。(播出时间:2003年6月6日)

(编辑:英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