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教师节新闻

用园丁奖兑换一条新船:乡村教师的苦与乐

央视国际 2003年09月10日 10:28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 王黎、沈路涛) 9月9日上午,10位衣着朴素的教师走进了灯光璀璨的人民大会堂,出席在这里举行的全国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他们长期奋斗在农村基层教育一线,看上去平凡普通,却有着很不平凡的经历和故事。在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年复一年辛苦耕耘的他们娓娓道来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苦与乐。

  王月娥是湖北阳新县王英乡库岛希望小学的一名教师。看着羸弱瘦小的她,很难想象到发生在她身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她1986年拿起教鞭,开始了一名乡村教师的生涯。所在学校坐落在一个小岛上,四周环水,周围5个小岛的孩子在此就读,船是惟一的交通工具。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王老师每天早晨一桨一桨把分布在各个小岛的学生接到学校,下午放学又一个个送回去。

  “开始我用的是自己家的一条小破船,每天都提心吊胆。1995年在接学生上学的途中,突然遭到暴风雨的袭击,奋力抢过一个个巨浪,最后船靠岸时,舱里已经有了半船水,孩子们都吓傻了。从那天以后,我做梦都想买一条大一点的新船。”在大会堂里,她噙着泪花复述着这个美丽的梦想。

  但当时,王老师一年只有360元的工资,实在无能为力。恰逢这一年她荣获了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她立即要求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把她的奖品兑换成一条新船,基金会被王老师的执著所感动,答应了她的要求。王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就这样得到了一条大一些的新船。

  贵州省沿河县后坪乡茨坝小学校长刘恩和老师的梦想,则是在大山里建一所美丽的学校。

  27年前,这位土家族青年毕业后就扎根山区,为山区教育呕心沥血。当1993年他调到不通公路的茨坝小学任校长,为改变这个“三无”学校的面貌,他四处奔波,多方筹措资金修建教学楼。经费紧张请不起工人,他就自己出义工。4个月背了20多吨水泥,跋涉了2000多公里的山路,走烂了5双解放鞋。

  当他坐在记者面前,并拢双腿,手扶双膝,腼腆得像个小学生。岁月的飞雪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他根本不像一个54岁的中年人。他这样告诉记者,当背着水泥在山路上走,看见孩子们坐在冰冷的石头上念书,当对家里人不能尽到责任时,他感到很苦;但看到经过6年艰苦奋斗而呈现在眼前的美丽学校时,听到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时,他感到心里很甜。刘恩和说,他很相信一句话:先苦一定后甜,身体的苦会换回精神上的愉快。

  细细品位这10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故事,可以发现他们各有各的苦:

  吉林省珲春市果树村教学点坐落在大山深处,教师马宪华7年来每天要翻4座山、趟5条河,但无论刮风下雨,她从未耽搁一节课;

  甘肃省镇原县李园子小学教师张学成双腿残疾,身患各种顽疾,但他仍拄着双拐、骑着毛驴,30余年如一日,往来于家和学校之间的十里羊肠小道上,被誉为“教坛保尔”;

  云南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经历过两次大手术,但仍坚持教学,爱生如子,共资助15名学生上学,并不计报酬干起第二分职业——一个有54名孩子的孤儿院院长;

  黑龙江省克东县宝泉镇永平村小学教师王宝杰,每天往返偏僻的村小学40里地,26年走过了相当于10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但他们的乐趣却又是共同的:和孩子们在一起,听到他们的读书声,感到他们健康愉快地生活,看到一张张录取通知书;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他们倾囊所出,资助孩子完成学业;面对社会上更大的诱惑,他们婉言谢绝……

  正像他们这样,坚守在我国广大农村一线的800万教师甘守清贫,默默耕耘,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你们为乡村孩子的心灵注入了知识的阳光,用心血浇灌着学生成长的足迹,你们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片丹心赢得爱戴和尊重。你们是人民教师的光荣!”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听取他们感人的发言后,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编辑:兰华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