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教育频道 > 第20个教师节贺词征集专版 > 文字专栏 > 正文

我的导师王道波(段海滨)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06日 12:41

  虽然对我的博士导师王道波教授的名气早已如雷贯耳,但真正接触王老师还是在硕士阶段从他讲授的《控制系统仿真》课开始。导师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个思维活跃、不拘一格、很有气魄的人。跟他交谈,是一种享受,理性的铺陈和感性的抒发都恰如其分,让人如沐春风。

  听王老师讲课着实是一种享受。他从来不照本宣科,总是把抽象复杂的理论同科研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听起来非常有趣。记得当初,控制系统仿真理论在我们眼里非常枯燥,复杂的公式推导更是令人头痛,而王老师却能用诙谐生动的语言把它阐释得通俗易懂;甚至使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也变得亲切了。他也常提醒我们,读工科研究生千万不要一头扎进公式堆里,一定要重视实践。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中很多人只会做题,真正做起实际工程项目来往往表现地力不足到。因为理论的东西若不到实践中检验,就不能知道它是否正确。在实际中,王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由于那门课非常注重实践,只是考核,他事先就跟我们说:“在课程考核中你们可以欺骗老师,但是欺骗不了你们自己”。掂掂这句话,即使有点想偷懒的念头也被彻底打消了。王老师“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谆谆教诲,使我们深深感到他既是我们学业上的导师,也是我们思想上的好导师。

  作为导师,王老师是一个特别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很少直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事、做人,但是他的言谈举止,他的一举一动,对我们影响很大。导师的那种风度、那种威严、那种智慧,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典范。

  导师生活简朴,无论从他的衣着和饮食皆可见。如果您有机会光顾他的办公室,看到打印机中放置的是已经使用过一面的打印纸,您不必诧异,这是他的习惯。当然,他并没有跟任何人提过他的习惯。

  导师学术上非常严谨。王老师是那种名副其实的工程教授,十多年中先后实现了三个过渡:首先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应用的过渡,然后实现了从工程应用领域到型号工程领域的过渡,进而又实现了从型号工程领域进入到科技产业领域。但导师从不反对博学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他经常鼓励我们努力在控制理论上深化研究,要站在学科的前沿上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为了鼓励大家好好进行学术研究,王老师努力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每隔一个礼拜,都要在教研室举行一次学术交流会。硕士、博士、博士后都要参加,把自己课题的新进展或者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交流,极大地活跃了我们教研室的学术氛围。通过这种自由形式的学术交流,大家不仅提高了学术水平,还锻炼了学术交流能力。

  我原来是学机械的,到了南航改学控制。“隔行如隔山”让我有了深刻的体味。导师常常敦促我多动手、多实践,要带着问题看书、单刀直入。记得在博士一年级时,我写了一篇类似综述性的文章拿给王老师提意见,导师看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综述性的文章多为国内比较权威的人所写,他们站的角度比较高,你现在的课题才刚刚开始,等对课题进行深刻的研究、形成技术以后再写也不迟。” 随后,导师让我负责了一个为国家高新工程项目的大型电动仿真测试转台,该转台乃国内电动转台之最,自然也就难点很多,挑战性也非常大。在调试、研制的过程中也的确吃了不少苦头,尝到了“读博”的艰辛,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个问题要折腾一个月,经常忙到深夜。然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项目终于如期完成。我深深体会到,通过工程实践不仅提高了个人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巩固了理论知识和基础水平。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结合该项目中的一些创新点所写多篇论文陆续在EI期刊乃至重点核心期刊发表。通过这件事,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记得其中有篇论文拿给王老师审阅时,碰巧那个阶段他比较忙,但王老师还是挤时间指导我前前后后修改了六遍,直到他基本满意为止,结果那篇文章非常顺利地被一家EI核心期刊录用了。

  导师阅历丰富,曾经“下过乡,留过洋”。作为南航“文革”后培养的第一代研究生,导师曾两次出国,但每次都毅然选择回到了母校南航。1989年第一次回国,导师便投身到国家某重点工程中,担任了应急动力装置电子控制器主任设计师,成为该项工程中惟一来自航空院校的技术骨干,为飞机的首飞成功做出了贡献,荣获航空工业总公司重点型号工程二等功。1999年第二次回国后,主持了“翔鸟”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这项技术,在国际上是个难题,在国内也无先例可循,但王老师聘请老专家做顾问,虚心请教,还是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

  导师是那种非常有魄力的人。以前导师也不是专门搞转台控制这一块,听说王老师在八十年代末接手第一个转台项目时,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和压力。以前没做过,那段时间他就拼命研究,豁出去赔钱也要把那个项目做好,不懂的问题就想方设法去向别人请教,天天熬到深夜。正是凭靠这种拼命三郎的苦干精神,王老师终于把那个项目成功交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导师目前已经是国内仿真界小有名气的转台专家。凭着过硬的控制技术,近几年已经有多台转台出口到了西方国家。此外,在无人机领域,导师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率先与上海某无人直升机公司合作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架自主式飞行无人直升机。除此之外,导师还被聘为国家某重点型号的专家组成员,也是该专家组中最为年轻的。

  导师精力非常旺盛。每天七点钟,王老师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中午吃完饭也很少休息,困的时候就喝一杯咖啡提提神。礼拜六也不休息,甚至在忙的时候礼拜天也来实验室工作。

  导师是走过“文革”的那代人,或许是受那个时代的影响,导师非常喜欢听革命歌曲,戏剧性的称自己是“老革命”,我们这帮学生自然成为“老革命”带领下的“小革命”了。王老师经常鼓励我们:“以前我在国外时,学生都是追着老师问问题的;但是现在,我看你们有时候不太主动,导师平时问你,主要还是问你进展怎么样了,做学问一定要主动”。科研中遇到困难不能顺利进行时,向王老师请教,他经常幽默地说:“来!让‘老革命’给你点拨一下”。循循善诱的指导后,经常让我们体味到那种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导师工作异常勤奋、投入,反对人浮于事。他对我们每个研究生所从事的课题进度都做了详尽的计划和时间进度。导师工作头绪繁多,单是电话就纷繁芜杂。不过他的工作效率确实很高。我们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他几下子就可以搞好,相比之下,令我汗颜。

  随着研究生的逐年扩招,导师所带的研究生也一年比一年多。为了促进各级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每年都要拿出一笔资金赞助我们到郊外春游一次。导师常同我们学生交流思想,非常尊重大家的一些想法,鼓励多于鞭策,和蔼中透着几丝威严。导师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让人觉得格外亲切、诚恳。跟王老师在一起,总是感觉导师的心态很年轻,虽然人世雕琢,但导师仍保留着几分年轻人的朝气。

  两年多的相处和言传身教,我对王老师的理解大致没有逃出当初映像的底色,只是更加的深刻,丰盈。导师是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的博学多才、品质为人,使我受益匪浅,说终身受用是一点也不夸张的。从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理论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更学到了导师的很多理念。能够在读博士期间遇到王老师这样的好导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幸运?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感谢您,王老师!

(编辑:兰华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