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教育频道 > 第20个教师节贺词征集专版 > 文字专栏 > 正文

怎么也难忘记这样的老师 (作者:裴华文)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0日 16:12

  是这样一位老师把我引上了舞文弄墨之路。

  1984年,我从初中升入高中,我一直并不怎么喜欢语文,尤其不喜欢鲁迅,直到学习了《阿Q正传》之后,一切才开始改变。

  那一天第一节课就是语文,上课铃早已响过,可还是没有见到我们刚换上的新任语文老师,外面的雨下得越来越大,教室里的空气也不知怎么有些凝重的意味,与其说同学们都在干什么还不如说他们都在不干什么……20分钟感觉半个小时过去了的时候,教室的门终于被推开,浑身湿漉漉的张老师一边用手拢着额头上湿漉漉的头发,一边诉说着他的狼狈——

  对不起了,我亲爱的同学们,说实话我本来觉得不会给你们耽误课,好不容易回趟老家,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你们知道这20里路我是怎么走的吗?苦哇!雨越下越密,风越刮越大,我这心里越发着急,可是越急越不顺利,脚下蹬车一用力,你猜怎么了——自行车链子断了!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真是祸不单行,苦不堪言哪!心想今个儿是要误事喽,一想到要给你们误课,我这个生气就甭提了,没办法,车子不让我骑了我也只好推着它走了。走着走着,我突然有些豁然开朗起来:假如是这车子挤住了链条卡住了轮子,我不是连推都推不成了——我总不能扔下我两个月的积蓄不要了,扛也要扛回来是吧?虽然链子断了,可不管怎么说毕竟好歹不用我亲自扛着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下坡的时候,我还能骑上滑行着走一程……想到这里,我不由高兴得笑出声来。这就是说,阿Q精神无时不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阿Q精神”吗?请阅读课文《阿Q正传》,……话音未落,铃声响起,大家在哄笑之中下课。然而热烈的讨论一直在持续。

  20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愉快地回忆起张老师讲授《阿Q正传》,轻松地阅读鲁迅,即便现在从事的并非语文专业,却能随时自如地写点什么,这一切都缘自张庆亮老师那没有任何硬件的过硬的教学艺术。无论时间怎么变迁,世界怎么改变,我都永远记得这位纯粹的语文老师。

  不能忘怀的还有一位“语文数学老师”,我上高三时刘老师教我们数学,听他的课,你肯定以为他是在教语文。所以,我们上学的时候,我们都不叫他刘老师,而是称之为“语文数学老师”。

  这不,第一堂课他便给我们讲华罗庚、讲苏步青。讲华罗庚的统筹方法、讲苏步青论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他说苏步青教授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曾有过这样的观点:假使复旦有单独命题自主招生的权力,招生考试的时候只考语文一科就行——因为只要语文学得好,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就强,对于数学命题的分析处理就会轻而易举,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就不可能有数学难题的迎刃而解。

  之后的日子,我们便有了非同寻常的数学课——将√a2化简叫做把a从根号底下“拖”出来;将|a|去掉绝对值符号叫做“扒”绝对值……数学课堂上经常地跳动着类似的活泼的文字,而且老师还总是把“拖”和“扒”等字眼儿加重语气,伴着手势,把音拖得老长,你想,在跟随着老师一道使劲“拖”、用力“扒”的时候,还有谁会打瞌睡?

  当初我们班存在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大家都普遍认同所谓“文强必理弱,理弱必文强”的观点,是我们敬爱的“语文数学老师”用他那独有的生动的课堂语言,潜移默化改变了这一切,在他的影响下,多数人走的是一条文理兼备的成才之路。

  富有特色的老师才能教出有特长的学生,这样的老师也最难被忘记。

(编辑:英子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