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清华大学让“三观”教育“活”起来
——近半数毕业生选择国家重点单位 “去基层”、“去西部”唱响校园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19日 09:30)

  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学习贯彻落实,本报从今

  天起精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从不同侧面报道他们对这项工作的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新经验,希望对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借鉴和启迪。

  尽管“找工作”的阶段才刚刚开始,即将走出校门的清华大学精仪系机械16班的全体同学却早已作出了决定,寒假前夕,31名年轻学子在一纸“决心书”上签上了各自的名字———“携笔从戎,献身国防”。来自清华大学就业中心的消息,2004年,清华大学累计有1011人到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先进文化起主导作用的重点单位就业。2005年,清华大学就业学生预计将达到3700人,而在目前已签约的近500名同学中,选择去基层、去西部的比例比2004年还高。

  近年来,清华大学把“两个拥护、两个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引导学生在政治态度、政治立场上,真正做到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立志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祖国至上、人民为先,在实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理想目标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爱国、成长、贡献”为主线的主题教育多年来成为清华大学开展“三观”教育的重要舞台。结合不同的时代特点,清华连续开展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国情·道路·责任”,“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作贡献”等主题教育。1999年以来,学校抓住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契机,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地在全校开展了“我的事业在中国”和“启航———我伴祖国共辉煌”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校系两级协同组织,将日常的课堂教育、专业教育和主题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教育格局,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培养的各个过程。据统计,近年来,围绕上述两大主题,有三万多人次参加了学习“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报告会、座谈会,一千多支队伍、两万多人次参加了专题社会实践,两万多人次参观了专题展览,重点走访了六百余名奋战在国家建设重要岗位上的清华校友。

  2004年12月初,与16名同学一同结束了在中国石油集团兰州石化公司的社会实践,化工系2001级的刘翀和法学院2001级的袁红斌当场就与兰州石化公司签署了就业协议。近年来,地跨西部10省的“清华博士生西部行”、走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清华博士生辽宁行”、“清华博士生军旅行”等涉及7大国家重点行业的“启航职业生涯”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激发了青年学子对“如何成才,成什么样的才”的理性思考。

  与此同时,利用校友资源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清华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两年来他们走访30多个城市,深入重点单位,调查总结了百余名年轻校友的先进事迹,在学生中广为传播。“我们只是清华毕业的极为普通的学生,仅仅因为投身到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仅仅因为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了一起,才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长期奋战在核试验基地的校友朱凤蓉少将的一席话如今成为许多清华学子的座右铭。 (光明日报记者丰捷)

责编:英子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