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实践性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4日 14:02)
德育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整体过程,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注意每一阶段的特点,注意各个环节的联系。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
目前,我们对学生德育方面“知”的工作是比较好的,这不难从学校的各种考试结果中看出,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工作却是难以开展,效果自然也差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学校重近期效果的原因。每个学校都把考试结果当做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自然也就不太想考虑其他。毕竟学生只要在校期间道德方面不出现极不和谐的事件,学校是不愿花大精力去考核学生的道德教育结果的—--毕竟这是一项很难的工作。但这并不能说这项工作就可以一直不去做!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往往缺乏统一的整合模式。“对现实问题也很难培养出有道德选择、判断、创造能力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是运用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基本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多种复杂具体的现实的道德问题的能力。
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在所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大力抓了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例如被国家基础教育“十五”课题研究组定为选用教材的中医按摩活动项目,这项教学活动就确立了:“通过对穴位的认知,使学生们对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医有进一步的认识,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学生们互相配合学习基本的按摩手法,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情感。”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如何使你的家人在劳累一天后得到周身放松,让你的父母欣慰地说声“我的孩子终于长大了。”!来作为进行学习中医按摩,了解中医文化活动的开始。学生分组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且在相互的练习中感受一种感情的传递。另外,学生活动的场所也布置出了一种温馨的环境,“浓浓亲情献给父母,点点爱心送给他人”的醒目大字也时刻在提醒每一个学生对活动的深刻认识。
这项活动的效果从一些家长的口中得到了验证,因为有的学生刚参加完实践活动一回到家就用着不太熟练的手法为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们做着按摩,使得这些家长们一致认为这样的活动简直太好了,以前只会让别人关心的孩子也学会了关心家人。参加这样的活动的效果要比家长或老师苦口婆心说多少次都好。能有这样的效果真希望能够让学生多参加类似的活动。
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类似这样的项目还有许多,比如厨艺活动、酸奶制作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先是让学生理解活动的意义,然后开始组织活动,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和结束时都还有对学生各方面情感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真正体会和理解,活动后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正面影响。这样,无论是对道德规范的理解还是正确价值观的认同、深化,都潜移默化在学生实践的活动过程之中了。
活动在个体主体性发展中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以求知知更行”(陶行知)。以活动的形式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内化是被无数事例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一场运动会能使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骤然增强;一趟远足不仅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而且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关心”;一次环境考察能让人对生态问题产生切肤之痛……因此,实践活动是充实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青少年品德的形成是受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的结果,而各种实践活动则是一个连接三者的桥梁和纽带,系统地认识学校、社会、家庭在基础道德教育中各自的责任与义务,是实施好道德教育的基础;做好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教育衔接是完整实施道德教育的手段。所以,应大力倡导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使道德教育达到单纯在学校课堂组织实施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作者:基地教师 李晓飞)
责编:兰华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