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懿:逃不掉的悲情公主



  王思懿,台湾国立艺专毕业,14岁当上了模特。在影视业演的第一个角色是《徐悲鸿传》中的徐夫人蒋碧薇,之后又在《包青天》、《秦始皇与阿房女》、《新孟丽君》等片中有上乘表演;98年在电视剧《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形象,引发起人们对潘金莲的讨论,同时,也使她在内地略有名义的她变得家喻户晓。她演的最多的为古装戏,她喜欢角色的外型和内心都与现代人有种距离,这样演起来可发挥的余地多些。她好动,喜欢游泳,做模特时经常到台湾各地演出,有时还去欧洲拍广告,能四处走走,访名山大川,观江河湖海,是她生活的乐趣。

  从小喜欢蹦蹦跳跳的王思懿,在教爵士舞的妈妈的调教下,年龄尚小便开始学习舞蹈,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遭遇使她脚部受伤,恐怕在又会多出一位出色的舞者,难怪从事现代舞工作的姐姐总说,妹妹的舞跳得比她好。荧屏上的王思懿风情万种,但生活中的她却素面朝天、不施脂粉,王思懿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态。她说:“一个人的心境如何是会反映到脸上的,只有心态健康的人脸上的表情才会生动美丽。”生活中王思懿的性格有点儿像男孩,贪玩好动,“假如路上有一滩水,我不会绕过去,我会踩着水走过去!”因为老演些温柔婉约的角色,她总觉着憋得慌,特想演大大咧咧的主儿。比如在《包青天》中扮一个沦为乞丐的落难公主,就很过瘾。拍戏之外,王思懿最喜欢做的事是和朋友聊天、游泳和打牌。王思懿有许多东北朋友,所以她觉得自己特别像北方人也是正常的。

  近日,《中国电影报道》记者在云南瑞丽采访《石月亮》剧组时,遇到了一个美丽痴情又善武的“缅甸公主”——王思懿。她在女导演王薇执导的影片《石月亮》中扮演一个被英军侵占了家园而流亡在云南的缅甸公主。从一开始,这一悲情公主的角色就锁定了王思懿,想逃也逃不掉。

  面对《中国电影报道》记者的独家采访,王思懿坦言自己爱靓,听说到云南要呆3个月,就吓坏了,怕一下子晒成“黑鬼”,所以第一次就推掉了这个角色。但是,“过了很久,朋友打电话告诉我,戏里这角色还没找到人,一直没开机,我老觉得是我的错,所以就跟导演碰个面吧。一聊剧情,挺感动,挺喜欢的。恰好又有空档,所以就加入了这个比较苦的剧组。”王思懿一谈起这次不成功的“逃”,就忍不住笑起来。

  6月的瑞丽进入雨季,说下雨就下雨。拍片时,日晒雨淋、蚊叮虫咬,给拍摄增添了很多麻烦。王思懿在苦中也不忘了找点乐子,拍片间隙,她乐呵呵地向剧组工作人员学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尽管东北味不够,但也有点象模象样了。

  王思懿很喜欢缅甸公主,这是一个带有悲情色彩的角色。戏中,公主爱上了傈僳族勇士赫阿普,而赫阿普又与傈僳族姑娘司木灿娜相爱。最后,公主带着家仇国恨和对赫阿普、木灿娜的祝福,悲壮地与英军同归于尽。

  王思懿主演的另一部新片《背水一战》中,她扮演的女博士陈天虹同样个性鲜明。谈起她的博士扮相,她有点得意:“这个博士很漂亮,没有一般印象中那种笨拙的黑框眼镜、厚厚的玻璃镜片,而且骑马、游泳、打电动玩具,样样都会;数据研究做得更是棒。”

  王思懿觉得自己不是很好看,就是长得干干净净的。她说:“我最好的方面应该是我的个性,比较开朗,有什么说什么。”

  她这种开朗大方、随和亲切的性格同样影响到她对生活的态度。“有时候人应该放开一点,不放开一点的话,最难过应是你自己。在演艺圈,如果得失心太重,你受到的打击就越大,所以我觉得应该放开你的心胸,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怎么强求都没有用。”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