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十大影视改编热门作家座次



  影视界的观念改变起来很快,导演中心制瓦解了,制片人形成牛市,够水准的大明星也有了足够的发言权。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剧本或小说原著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家只要别出心裁就不愁没有人追着商讨改编权,出让改编权的费用也水涨船高。都说剧本乃一剧之本,作家们熬到了在影视界呼风唤雨、扬眉吐气的今天,也表明了社会的价值判断正在走上正轨。不过以天下之大,写小说编故事的人多如牛毛,但有些作家的创作天生适合影视改编的需要。他们中一些人的创作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一些人只是逞情节性之强,水准与价值自有高下之分,细数近年来一些热门的影视作品,可以发现背后时隐时现着一些熟悉的名字。他们的小说原作被改编频率之高或改编产生的影响之大,都是同行中的翘楚。比较这些顶尖高手的方方面面,可以排定一个戏说的英雄座次。

  第十位,琼瑶。把琼瑶列入前十位纯粹是因为她的作品在影视改编方面以数量取胜,若论文学成就,这十位作家中的大半是不愿与她相提并论的。但是琼瑶作品的“酸”和“嗲”绝对是独门绝技,从三十年前的《窗外》到今天的《情深深雨——》,从当初豆蔻年华的归亚蕾到现在大红大紫的赵薇,一代又一代言情片的偶像明星让一代又一代的多情观众寄情其中、难逃情网。敏锐的制片人会感受到琼瑶笔下逼人的商业性和她对特定人群有效的“杀伤力”,选择改编她的小说,拍电影和电视剧于是成为利益驱使下的必然。

  第九位,古龙。从《绝代双娇》到《小李飞刀》再到即将播映的《三少爷的剑》,古龙的名著在影视领域也是一版再版。而且眼下内地拍摄的古龙名著电视剧大多是重复港台多年前的旧梦。改编自古龙武侠小说的电视剧多半以诗意和情感而非武功情节取胜,这也就决定了这些作品终难大红大紫。武打场面和故事不够过瘾,言情又无太大特色,古龙小说空负意象和语言的天才魅力,一变成影像则韵味大失。

  第八位,池莉。池莉原本不是一位以畅销而闻名的作家,但自《来来往往》搬上荧屏以后,她一下子炙手可热起来。什么《小姐你早》、什么《口红》、什么《沧桑花楼》……直到新近要在电影和电视剧同时开花的《生活秀》,影视带给池莉的不仅是看涨的身价,还有在创作上从文学性向商业性、从文学化向电视化的转型。这种转型让池莉从她那一拨作家中一下脱颖而出,成为了高知名度的大众文化代言人。

  第七位,金庸。若论小说改编权的收入,华语文学界恐怕没有人能与金庸比肩。而且金庸迄今为止常被改编也就只有不到十部小说,但他每一部代表作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次数却是惊人的。港台已有那么多版本的“射雕”与“笑傲”,内地依然再度上马新的《笑傲江湖》与《射雕英雄传》;电视剧领域已有那么多通俗版本的金庸连续剧,王家卫依然能取材于此拍成匪夷所思的《东邪西毒》;翁美玲已成电视剧偶像明星的象征,如今依然有人孜孜不倦地挑战这种高度……这一切都凸显着金庸对中国影视制作业强大的影响力。

  第六位,苏童。无论知名度还是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频率,苏童都不可与金大侠等量齐观。但苏童的文学性却决定了他必然要坐在金庸前面。中国电影第五代的两位代表人物张艺谋和李少红都拍片无数、获奖无数,但我个人以为他们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作品分别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红粉》,而为他们提供这两块文学基石的正是苏童。后来苏童本有机会借《武则天》之力像池莉一样成功转型,但他在文学创作方法上的深度探索最终影响了他在商业价值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好在这两部力作沉甸甸的分量已经让读者和观众对他难以忘怀了。

  第五位,刘恒。刘恒和苏童一样不是因为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小说数量多而具有影响力的,他们凭的是文学的深层次功力。早年张艺谋的国际获奖作品《菊豆》和谢飞的国际获奖作品《本命年》即脱胎于刘恒的小说,此后刘恒不仅直接创作了《西楚霸王》、《漂亮妈妈》等剧本,而且沉默数年后一部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甫一出版便成为影视界追逐的热点。据说刘恒目前正在向导演方面发展,这对于他今后的小说改编影视会有如虎添翼的帮助。

  第四位,李碧华。琼瑶是无所顾忌的煽情,而李碧华才是真正的言情小说作家。从《胭脂扣》、《青蛇》、《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到《诱僧》、《秦俑》、《霸王别姬》,她的几乎每一部小说都有著名电影导演的经典演绎,特别是《胭脂扣》和《霸王别姬》成就了关锦鹏和陈凯歌两大导演迄今为止的电影创作巅峰。鬼斧神工的情节走向加上荡气回肠的人物激情造就了李碧华的金字招牌,使她的作品成为当代华语电影制作业的超级抢手货。

  第三位,海岩。近年来警匪题材影视作品一浪高过一浪,但无论当时炙手可热的温度之高和令观众持久难忘的能量之强,都没有人能与海岩相比。海岩的每一部小说都曾改编成轰动一时的电视剧。从十几年前的《便衣警察》到后来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再到将要电视剧和电影两条战线上同时大有作为的《玉观音》和《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难得地把小说的商业性与深刻性近乎完美地结合起来。在观众和制片商看来,海岩大概和池莉、琼瑶一样是极具商业号召力的小说品牌,但海岩除了讲故事之外的深刻性才是真正使《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们跨越时间考验的真正原因。

  第二位,张爱玲。海岩是从商业性出发最后接近文学终极的天才,能排在他前面的只有那些在创作上纯粹讲文学性却自然收获商业性的天才,张爱玲正是其中之一。前些年拍的《倾城之恋》、《红玫瑰、白玫瑰》和《半生缘》给观众的审美愉悦自不用说,直到最近还不断传出有人要拍电视剧版《半生缘》和名导演胡安看中张爱玲小说《色戒》的消息。一个过世了的作家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还不时焕发着新鲜的生命力、成为电影人追逐的目标,这是不断编出适应当下流行风向的故事的琼瑶们难望其项背的。

  第一位,王朔。同样不着意商业性却把文学性与商业性鱼与熊掌兼得的王朔对于当代影视创作的影响也是大家亲身体会得到的。且不说远在1988年因《顽主》、《浮出水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橡皮人》四部小说同时改编成电影而被电影界称为“王朔年”,也不论王朔这些年通过参与策划创作《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一系列作品,对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的推动作用,也不论王朔为改编自己小说的电影当过导演,单举以下三个例子就可见他巨大的影响力:赵宝刚导演改编王朔小说的8集电视剧《过把瘾》当年以最不黄金的半夜时间、最不经济的8集短篇幅创造了高收视率、观众强烈反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小说良好的基础密切相关;姜文初次当导演,改编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不仅票房与口碑双丰收,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而归,同样有小说良好的基础;冯小刚弃视从影初次抛出贺岁片的概念,拍的一部《甲方乙方》即根据王朔的小说,由此贺岁片在低潮的中国电影市场上打出了一片新天地。眼下张元又要借改编王朔小说跻身主流导演的行列了,可以说,王朔文学创作对影视改编的影响已不局限于一片一剧,而有更深刻的体现。(余韶文)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