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欧美音乐的灵魂



   身处流行音乐的大潮中,总有一天你会觉得:你对那些无病呻吟的歌词已经厌倦了;你对那些那些虚假的风花雪月也厌倦了;你对歌曲中的那些暴力和色情厌倦了;你对那些很专业或者很糟糕的没有个性的演唱也厌倦了。这时候,你可以回过头来,寻找一些真诚而有个性的,简单而附着灵魂的音乐来听。

   这时候,Bob Dylan(鲍勃·迪伦)总要出现,然后他的音乐就会流入我们耳中。

   1941年5月24日,鲍勃·迪伦出生在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原名Robert Allan Zimmerman(罗伯特·艾伦·齐莫尔曼)上高中时曾参加乐队,在大学,他正式改名为鲍勃·迪伦,这是因为当时的民歌手都要有一个与他们身份相符的名字,而鲍勃迪伦立志成为一名“著名的民歌手”,改名也就很正常了。也是在那时候,鲍勃·迪伦开始自己创作歌曲。在当时的美国,一些黑色幽默小说,如梅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成为美国文学的代表。而跨掉一代的文学和思想也已经渐渐发展,成为最具震撼力的新文学流派。金斯堡,克鲁亚克,伯罗斯作为垮掉一代的最杰出代表,鲍勃·迪伦深受他们的影响。尤其在他的歌词中,受垮掉一代的影响很大民权、反战成为主流。

   1961年,鲍勃迪伦在制作人John Hammond(约翰·哈蒙德)的帮助下和Columbia唱片公司签约,鲍勃迪·伦1962年的最初专辑《Bob Dylan》(鲍勃·迪伦)是以翻唱黑人老布鲁斯为主,以自己创作为辅的。唱片中有一首歌可以让我们对这时候的鲍勃·迪伦有个很好的认识,这首歌是他自己创作的“Song to Woody ”(献给伍迪的歌)。据说鲍勃·迪伦从家乡来到纽约著名的格林尼治村就是为了能追随民歌传奇人物Woody Guthrie(伍迪·格斯力),那是他心目中的圣地和英雄。所以迪伦的音乐风格也和伍迪·格斯力很相象。接着,在1963年《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正式发行,专辑以其浓郁的文学气息和优美流畅的民谣风格一下子触动了年轻人的心。“Blowin'in The Wind”(风中逝去)是当时美国校园中,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时至今日,仍然久唱不衰。鲍勃·迪伦在歌中唱道:“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炮弹还要再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大山还要矗立多久,才能遇到海浪的冲刷,人民还要受多少煎熬,才能得到早已承诺的自由?那些凌驾众人之上的人要有多少次回头躲避,徉装看不到他们的罪恶?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A Hard Rain's Gonna Fall”(大雨将至)和“Masters Of War”(战争的主人)也是反战的歌曲。在六十年代,美国的年轻人陷入对战争的不解和对政府不听从民意的不满已及对美古之间导弹危机的恐慌。迪伦用这三首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成为年轻人的真正喉舌。另外还有象“Girl From The North Country”(北方城市来的女孩)这样的描述爱情的歌曲。它们都是这张专辑中的亮点。

   后来的两年,鲍勃·迪伦用《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时代在改变)、《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鲍勃·迪伦的另一面)继续他的音乐事业。在“时代在改变”中,鲍勃·迪伦唱道:“来吧,聚在一起。别管到哪,你都得承认,那围困你的水又上涨了。过不了一会儿,你就得接受,你会浑身湿透,一直到骨子里,如果你的时间还值得挽留,你最好现在就游走,免得变成石头,因为时代在改变。。。。。。。界线已经划出,咒语已经发芽。现在缓慢的,一会儿会变快。现在存在的,一会儿会消失。现在的秩序,正飞快瓦解。在最前面的,一会儿就落后。因为时代在改变。”

   鲍勃·迪伦以他游吟诗人的目光关注着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敏锐地捕捉到一切可以反映他人和自己的情绪。并让这种情绪自然而有张力地从他的歌唱中喷薄而出。鲍勃·迪伦的歌常常简单得让人吃惊,只有一把吉它加上个口琴。但也正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人们在唱他的歌时觉得更加亲切随意。翻唱他的歌也成了很多乐队的拿手好戏。

   其中英国的Animals(动物)乐队,用摇滚乐的风格将“House Of The Rising Sun”(旭日正升起的房子)重新演绎了一遍。当鲍勃·迪伦听到这首歌时,他惊诧不已。一切伟大的艺术家都有着敢于创新的眼光和勇气。鲍勃·迪伦从最开始时候的愤怒逐渐冷静下来后,他发现这种新形式其实并不与他要表达的东西相抵触。甚至更利于人们的接受。于是,鲍勃迪伦在音乐创作中找到了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

   1965年,《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席卷而归)发行了。专辑中对英国摇滚乐队大加赞赏,而且很多歌曲中间都要加上一段The Rolling Stones(滚石)乐队的歌曲。表现了鲍勃·迪伦改变自己风格的决心。专辑中的一首“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深藏的思乡布鲁斯)和“Mr.Tambourine Man”(打手鼓的先生)大获成功。但鲍勃·迪伦的歌迷们也开始渐渐分化开来。有不少人对他的新尝试表示不满。但鲍勃·迪伦并没有停下步子,他在这一年有发行了专辑《Highway 61 Revisited》(重返六十一号公路),为了表示对滚石乐队的敬意,鲍勃·迪伦写下里了那伟大的“Like A Rolling Stone”(像一块滚石)。这首歌在那一年名列排行榜第二。它为鲍勃·迪伦赢得了更多的歌迷。此外,鲍勃·迪伦的音乐编排也变得稍微丰富了一些。这和Al Kooper(阿尔·库迫)等著名乐手的帮助分不开。尤其对于“像一块滚石”这首歌的宏大气势上,风琴成为重要的因素。专辑中鲍勃·迪伦又发行了双张唱片《londe on Blonde》(无数金发女郎)这两张专辑的发行,标志着鲍勃·迪伦音乐事业高峰的来临。也标志着鲍勃·迪伦当仁不让的成为民谣复兴运动的领袖。

   作为一名优秀的游吟诗人。鲍勃·迪伦的嗓音不同于其他歌手,没人会觉得他的声音比甲壳虫或保罗·西蒙和加蓬克的甜美,他的歌里更听不到美妙的和声。但他的声音中有一种沧桑感和抗争的力量,有一种愤怒而孤独的情绪。对于美国迷惘的青年人,这可能是他们更需要的。但鲍勃·迪伦从没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抗议歌手,他认为自己的歌都是生活的反映,是自己的心声。他从不刻意要自己写那些愤怒的歌曲。是时代使他唱出了这样的声音。或者说,他的歌是时代的脉搏声,是美国年轻人的心跳声。

   1966年,一次车祸暂时中断了鲍勃·迪伦正处在颠峰期的音乐事业。等人们在1967年听到他的新专辑《John Wesley Harding》(约翰·维斯立·哈丁)时,他们不禁大吃了一惊。因为鲍勃·迪伦好象又回到了民谣时期的音乐风格。因而他也再次遭到了人们的非议。专辑最后的两首歌“Down Along The Cove”(沿着小河岸走)“I'll Be Your Baby Tonight”(今晚我将是你的宝贝)。是可以代表这张专辑的歌曲。1969年,滚石乐队的灵魂人物之一,Brian Jones(布莱恩·琼斯)死在了自家的游泳池里。为了纪念这位摇滚英雄。鲍勃·迪伦在专辑中重新演唱了“Like A Rolling Stone”歌词中有这样的话:“这感觉如何?感觉如何?孤独一人,没有家的方向,像一个陌生人,像一块滚石。”这是一首影响一代人的歌曲。有无数的年轻人因为听到鲍勃·迪伦的吟唱才开始抱起吉它,吹响口琴,开始他们新的生活。

   之后,鲍勃·迪伦用《Nashville Skyline》(纳什维尔天空的轮廓)和《Self Portrait》(自画像)两张专辑继续了这种风格。

   1973年的《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帕特·加勒特和比利小子)是一张电影音乐唱片。鲍勃·迪伦演唱了著名的“Knockin' On Heaven's Door”(敲响天堂的大门)。“妈妈,把徽章从我身上拿掉。它对我已经毫无意义。我眼前只有一片黑暗,我什么都看不见了。我只感到我正在敲响天堂的大门。妈妈,把我的枪埋到土里。我无法用它射击。浓浓的乌云阴沉沉的,铺天盖地的压下来。我只感到我正在敲响天堂的大门。”

   时至今日鲍勃·迪伦仍然活跃在摇滚乐舞台上。他从六十年代到今天出过了四十多张唱片。可以说他的唱片最能反映西方社会。每一张唱片都是当时西方国家的缩影。很多人觉得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他的作品不如以前有震撼力。也许,这是因为现在西方国家不如六、七十年代时多姿多彩吧。

   鲍勃·迪伦的作品,特别是六十年代的作品,使他当之无愧的成为民谣摇滚的伟大旗手。对于摇滚乐而言,如果从来没有过鲍勃·迪伦,现在的摇滚乐会是什么样子呢?它还能真正代表这么多人的心声吗;对于众多的乐队和歌手而言,如果从来没有过鲍勃·迪伦,还会有谁开启他们的思想;对于西方社会而言,如果从来没有过鲍勃·迪伦,让谁来对抗不公正的现实呢?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说:艾尔维斯·普莱斯利赋予摇滚乐以形象和存在的理由,甲壳虫确定了摇滚乐在艺术界和音乐界的地位,而鲍勃·迪伦则给摇滚乐注入了灵魂。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