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之父的精选集:《The Very Best Of Ennio Morricone》



  Ennio Morricone四十个岁月近四百部电视电影音乐作品及80篇交响乐章的谱奏,从作曲、编曲、管弦乐编曲、指挥一以贯之的创作态度,在讲究分工的今日,他的坚持默默地为电影音乐保留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传统美德,而且也让欧洲的影音工业,在Nino Rota与Fellini创造意大利影音界近30年的传奇后,不至于太过寂寞。放眼电影音乐领域,Morricone是少数在年过70依然固守岗位的耆老,另外从高频率的精选辑出产的商业价值观察,其作品的流通广性跟John Williams比起来,德高望重的敬仰度丝毫不妨多让。2000年岁末进场的The Very Best Of算是窥见大师繁多精品的入门上选之一。

  此张选辑试著从西部口哨声、沙龙音乐、空灵乐音、人声合唱、电子合成乐与古典交响乐之间跨越影像的音乐元素选择,重点式的领略Morricone采撷音乐的微妙性质,光是从60年代中期与导演Sergio Leone合作的『《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黄昏三镖客》到60年代末期的《狂沙十万里》、80年代的《四海兄弟》就可感受到大师的用心。《荒野大镖客》将一段原是摇篮曲的音乐改装,经由口哨声的漂泊、铃声的预警意味、鼓声隐隐坐大的鼓动与人声合唱的组装,潇洒豪情自成一格;《黄昏双镖客》主题乐章以强化吉他与弦乐的声响气势来壮大枪客对阵的气魄;《黄昏三镖客》则以奔泄挥洒的号乐与嘿喝的人声极尽夸张能事的抢风采,不让漂泊吉他声专美于前,这三部曲里不安与潇洒共存的意境,塑造了西部电影的传奇。

  《狂沙十万里》凝聚凋零的悲怆情韵,营造出一个缅怀时代风华的荡然史诗,这样的史诗风格到了《四海兄弟》完全的予以摩登化,但是笛声回荡著沧凉伤感的情绪依旧传达出身处一个时代空间的人物内心深处的无奈,温暖的人声无形中将悲天悯人的情怀慢慢壮阔起来。《四海兄弟》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教会》浓烈的燃烧,双簧管在恢宏的弦乐呵护下,彰显影片中传教士那份蕴藏在天地之间的凛冽孤单情愁。在情感的表达方面,Morricone为《真爱伴我行》导演Giuseppe Tornatore成名作《新天堂乐园》所谱的主题音乐Cinema Paradiso,则以慢板钢琴小品慢慢导进琴弦和谐共鸣的隽永情感,虽是抒情小品曲式,但其旋律针对某一时空下所产生的追忆或依恋情怀的营造,跟《四海兄弟》、《教会》是一致的。

  The Battle Of Algiers将军乐进行曲拆解成鼓号相当的乐章,运用重步调的鼓乐与抢声头的号乐声音较劲,营造出亦步亦趋的对峙气息,改写意大利帮派电影音乐格局,87年为导演Brian DePalma、劳勃狄尼洛、凯文科斯纳合作的《铁面无私》正是依循此创作模式的典范;88年为哈里逊福特主演影片《惊狂记》所作的乐章Frantic以室内音乐实验风弥漫密闭空间的不安调调;90年为梅尔吉勃逊主演《哈姆雷特》所谱的Hamlet(Version 1)听到大提琴勾勒悲情的戏剧性格;2000年为DePalma不甚成功的科幻片《火星任务》担纲的A Heart Beats In Space则是一篇发扬古典浪漫精致乐性的星空交响乐,更见大师凭空用音符臆测出万千气象画面情感的独门想像力。或许是因此段音乐的浪漫风格,让精选辑在选曲时跳过了华伦比堤94年作品《爱你 想你 恋你》浪漫风雅的抒情小品,予人些许遗憾。(文:郑明)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