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田园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创作于1807年前后,那时他37岁,已历经了包括耳聋在内的许多噩运,而他的音乐创作事业仍在顽强地前行发展。

  众所周知,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充满了强劲起伏,富有冲击性的旋律和明亮、高亢、乃至辉煌的感情。那么,在这许多具有阳刚美的作品中间有何以会有一部《田园》呢?

  贝多芬经历过对音乐技巧进行艰苦训练的幼年时代,经历过研究巴赫父子,研究席勒、歌德、莎士比亚、莱辛、莫里哀的青年时代,但是这种学习和训练并没有让他受到规则和典范的束缚,相反,他坚强的个性和当时革命空气的影响让他在规则和典范中找到了自由,找到了深合他脾性的民主思想,而一切规则典范都成了他争取自由的工具。他的乐思有如急风骤雨、惊涛骇浪,以一种英雄的力度自由驰骋,冲击、摧毁、席卷着一切腐朽没落、顽固保守的事物。他充沛的生命通过音乐展发出来,深刻地感染着他的朋友,他的国家,乃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所有人。然而贝多芬音乐的伟力从哪里来?除了他先天已存并在后天艰苦环境中得到锻炼的坚强个性,还有没有别的源泉?疼他爱他的母亲过早的离世,贵族小姐背叛了他的感情,中耳炎夺去了他作为音乐家最可宝贵的耳朵……残酷的命运呵,他,是否曾经消沉绝望?当他年轻的锐气在现实的磨折中遭到打击、消耗,当他身心疲惫,他到哪里去休息,去重摄被取营养,去修整他那永不屈服的灵魂,以便继续他伟大的抗争呢?

  到田园,到田园,宜乎《田园》之诞生,这就是了。这时,我们似乎能理解《田园交响曲》在贝多芬伟大生命中的意义了。

  对贝多芬写作时的形象,钢琴家车尔尼说“像是飘流在荒岛上的鲁滨逊”,何其精确,不是吗?让一个这样热爱自由的人生活遍布羁绊的人类社会,岂不就是象在荒岛上探寻吗?只有在自然中,在乡村,在溪畔,在雷电和暴风雨之后,他才会感到明亮的舒适,感觉到心灵的愉快和感激。

  在《田园》中,除了美妙的清晨、花草的香味及一切自然景象,还有村民聚会的声音在鸣响。当这些美妙的牧歌和民间舞曲的旋律飞扬时,我们似乎看到一个伟大的躯体躺倒其中,躺倒在淳朴的乡民当中,深切的呼吸,仿佛一个疲惫的人在清晨柔风拂过的原野中轻轻地睡着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何在贝多芬诸多激昂壮阔的乐曲中会有《田园》这样一部轻盈柔美的作品了。事实上,对任何人来讲,生命中都需要简单与纯净,需要蓝天、白云、金色的田野和清爽的风。而对贝多芬这样一个灵魂中同时具有雄狮般的反抗力量和孩童纯真的人来说,更需要一片田园来慰藉时常苦痛的心灵空间。因而,他只有到田园,到一个能够安抚灵魂的纯美自然中轻憩安睡。

  其实,在贝多芬其它作品中也常能找到自然和乡村的主题,即使在他最有伟力的作品间隙,也能听到具有乡间气息的舞蹈音乐,而《田园》则是集中展示他生命中此类内容的典范。(文/石洪)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