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arc出动DSD重新“炮”制《1812序曲》



  Telarc是我们这一代发烧友最早认识的一个发烧唱片牌子。我清楚地记得上海中图刚刚开始销售激光唱片的时候,Telarc的CD要价是100元人民币正。在80年代的时候,这个价位差不多就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但奇怪的是,他家的《1812序曲》、《电子贝多芬》、《西部牛仔》、《施特劳斯圆舞曲》等CD当时居然还相当紧俏,真心想买未必能买到。我手头这几张Telarc的CD,就是在有警察护驾的中图展销会上,隔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头好不容易抢到的。可以说,从资讯、音乐、物资、金钱都相当贫乏的年代,刚刚走出来的国内音乐迷,大多都是透过Telarc犀利无比的大动态音效,才第一次明白了发烧为何物的。

  后来才知道,作为世界最大的独立唱片品牌,孔泽尔/辛辛那提通俗乐团仅仅是Telarc在商业上树立的一棵常青的“摇钱树”而已,Telarc善于制造的离奇音效,也仅仅是他家攻占大众唱片市场的一个绝招。如果你仅仅以此来断论Telarc只懂得玩录音噱头,只会哗众取宠而没有真材实料,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愿意到Telarc的网站上去浏览一番,就会发现,Telarc唱片所涉及的音乐种类之广、旗下艺人的实力之强、所获得的奖项之多、所采用的录音技术之先进,根本不是其他什么蚊型小公司可以比拟的。除了商业上的成功,Telarc公司亦出品许多严肃而有份量的古典音乐、冷僻的现代作品,甚至爵士乐和布鲁斯录音;他们的唱片几乎是格莱美唱片大奖的常胜将军,获奖无数;而他们对于录音制作各个环节的极端讲究,和对最新科技的积极反应,更证明了Telarc绝对是当今唱片录音界最具实力的一大翘楚。

  一张玩残多少人音响器材的发烧片

  Telarc是世界上最早启动数码录音技术来炮制唱片的唱片公司之一。早在1978年,Telarc就采用美国Soundstream特别制造的PCM数码录音设备,录下了老柴《1812序曲》,可称开创了数码录音商业化的风气之先。该曲的尾声,Telarc特别收录了弗吉尼亚州第十五军团的三种19世纪巨型加农炮的轰鸣,而末乐章中此起彼伏的钟声,也是在辛辛那提东部一座百年教堂钟楼前实地收录的。所以当时那张LP唱片,即使用肉眼,也能明显观察到刻有“炮声”的沟纹异乎寻常的“陡峭”。每当唱针循迹到此处,几乎是垂直跌落,才能“模拟”出轰然的巨响。由于那“炮声”是一阵连着一阵,所以普通的MC唱头每到此处根本无法承受“大起大落”的折腾,往往跳线频频,难以过关。因此,如何完美播放Telarc此张《1812序曲》的LP唱片,是当年全世界发烧友最富挑战性的课题。

  80年代初CD面世,Telarc迅速发行《1812序曲》的CD版唱片,但仍然被音响发烧友视为难以圆满的梦缅。那摧人心肺的炮声,不知让多少音响系统暴露出“脚软”或力不从心的先天不足;也不知烧毁了多少人的喇叭单元。虽然人常说音响主要是用来还原音乐,要听真实的大炮声音可以当兵上战场,但从1978年迄今,真正能在家里尽情享受到Telarc猛烈炮声的发烧友可能真的还没有几位,换句话说,Telarc二十多年前录下的炮声到底有多强,对很多人而言还是一个谜。

  全新DSD录音效果脱胎换骨

  时间的脚步走到了21世纪,以打败传统CD为己任的SACD、DVD-AUDIO开始相继浮出水面,一直在唱片录音科技方面扮演领导者角色的Telarc怎甘落于人后。事实上,早在1998年,Telarc就开始与SONY的SACD研发部门合作,使用尚在摇篮中的SACD核心技术DSD数码系统,录制了大量的古典和爵士录音。

  那时SACD格式还未正式尘埃落定,Telarc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DSD录音系统的唱片公司之一。他们没有像其他发烧录音公司那样,在“已近黄昏”的HDCD、XRCD等过渡性唱片技术上多费周章,而是以敏锐前瞻的眼光,直接锁定真正具有突破性价值的全新数码录音规格(像DTS、DSD等)。尽管当时Telarc以DSD录制的CD,最终还得利用SONY的SUPER BIT MAPPING DIRECT技术将DSD编码转为CD规定的PCM格式,但现在看来,Telarc的先知先觉还是为即将到来的“超CD”世代赢得了市场先机。等到现在DVD-AUDIO、SACD正式面世的时候,Telarc早已拥有了相当可观的多声道、高清晰度录音资源,可以快人一步,随时出品大量的新规格唱片了。

  最近,Telarc推出最新的DSD版《1812序曲》唱片,而且一口气发行了CD、SACD、DVD-AUDIO三种格式的软件,以期用最新的科技来再度续写他们二十年前创下的“1812神话”。需要说明的是,Telarc的这批新版《1812序曲》唱片,不是翻录1978年的老录音,而是他家的录音师用DSD技术在1999年底炮制的全新录音。仅仅是最后的加农炮和钟声效果是取自1978年的母带,但亦使用DSD技术作了360度的多声道处理。乐团方面,仍然是以孔泽尔/辛辛那提通俗乐团为班底,但加入了基辅合唱团和辛辛那提儿童合唱团的助阵,并增加了管乐的编制。另外,除了《1812序曲》,唱片中还收入了5首同样以DSD系统录制的老柴作品,包括《波罗乃茨舞曲》、《意大利随想曲》、《斯拉夫进行曲》、《哥萨克舞曲》等,都是可听性极强的管弦乐佳作。

  静若游丝,响若惊雷的超爽体验

  新的《1812序曲》发行了三种软件规格,如果你已经拥有SACD或DVD-AUDIO的播放系统,那么当然要选择对应上述系统的软件规格,因为Telarc这个新版《1812序曲》的SACD和DVD-AUDIO唱片都是真正的6声道环绕声,可以令你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壮阔与雄厚。但鉴于读者中很多人暂时没有上述两种规格的多声道播放系统,我们在此只推荐大家购买两声道的CD版。其实,用普通器材听Telarc新的《1812序曲》,也能让你体会到DSD录音和普通录音的很大不同。

  首先,你会发现,这张CD的音量似乎远比一般CD要小,必须扭大音量,或在一个非常安静空间里,才能让你听清一些平静乐段的录音细节。但请你小心,假如你一开始就把音量开得很大,等到炮声来临时,你的喇叭恐怕就会一下子烧毁了。但如果你从头到尾都不敢开很大的音量,你根本就不会觉得这张CD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它听起来可能只是闷闷一片,甚至完全没有普通CD听起来那么活生。事实上,这就是DSD录音所保留的非常宽阔的动态范围所带来的后果——该小声时静若游丝,该大声时响若惊雷!它对音响器材本身的质素和聆听环境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实,真正在音乐厅听过现场音乐会的朋友也有这样的体验,小声时必须凝神屏息,大声时则非常酣畅淋漓。只不过现场音乐在大声时,声压不会像家里的音响重播那样有任何压缩,或让人担心器材受不了。这就说明:以前的普通录音迫于先天规格的限制,或为顾及大多数器材的重播,都不得不压缩动态,将声压均衡到某一个可适应的范围,而DSD录音不是这样,它告诉你真正的大动态是怎样的,它很难播,但它是正确的。

  话说回头,其实除了第一首《1812序曲》聆听时必须小心谨慎,这张唱片后面几首音乐,你尽管开大音量来听,因为它们没有炮声,不必担心器材被毁。只有开大音量,你才能将孔泽尔/辛辛那提通俗乐团醇厚饱满的管弦乐能量释放出来,才能体会强壮有力的大鼓打出空气震波是那么的过瘾,那排山倒海的效果完全就是坐在音乐厅前排聆听现场的体验。那个“爽”字如果不叫出来,就不爽了!(音像世界 朱纬)

  《1812序曲》的相关资料

    1880年10月,尼古拉·鲁宾斯坦(俄国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建人),请柴可夫斯基为即将到来的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写一首大型乐曲。他提出三个题目请柴可夫斯基选择:博览会开幕、亚历山大加冕二十五周年、救主基督大教堂落成。

  柴可夫斯基围绕第三个题目展开构思。这座天主教堂是在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中被毁的,作曲家以俄国人民的抗法战争为创作素材,写成了这首作品,称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庄严序曲”(简称《1812》序曲)。

  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1882年,适值俄法战争七十周年,本曲在莫斯科全俄工艺博览会举办的第六次交响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获得很大成功。当时《俄罗斯新闻》评论道;“这次音乐会大概会长久地留在所有听众的记忆里。柴可夫斯基频频谢幕。我们由衷地庆幸,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不是伟大天才只有逝世后才能被社会承认的时代。”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评论道:“……这一深刻的人民性的音乐象平稳波涛,庄严有力地在大厅里回响。它用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气魄雄浑地表现了这一庄严的时刻,及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

  乐曲结构为奏鸣式。一开始是序奏,弦乐奏出缓慢、庄严的第一主题。旋律来自一首宗教歌曲《众赞歌》。这一主题肃穆虔诚,像是表现俄国人民在国难当头时乞求上帝的保佑和对和平的向往。接着音乐逐渐加快,乐器逐渐加入,音量增强,号角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沉重的低音乐器发出了庄严的号召,随之奏出了骑兵进行曲。这是序曲的第二主题,象征着响应号召的俄国军民奋起抗敌的英勇形象。

  进入呈进部后,乐曲变得富于戏剧性。乐曲为降e小调,结构为三部曲式。快如旋风的主部主题,描绘出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主部主题在展开中出现了《马赛曲》的曲调片段,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拿破仑军队侵入俄国国境的表征。《马赛曲》经过变化引申及与主部音乐因素的交织发展,描写拿破仑军队的凶残、步步逼近,俄军抗敌的艰苦、激烈。

  副部主题抒情优美,具有俄罗斯民歌风格,表现了俄军战士对家乡、对祖国与和平生活的深厚感情。副部的另一主题具有舞曲的特点,由俄罗斯民歌《在大门旁》演变而来的,表现了人们在战争中乐观幽默的性格。

  展开部中主部主题与《马赛曲》音调的此起彼伏,交错出现,描绘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再现部略有变化,主部的战争气氛更加激烈。副部的两个主题再现后,代表拿破仑军队的《马赛曲》主题更加气焰嚣张,但已变为强弩之末,已失去其耀武扬威的性格。而表现俄罗斯人民的两个主题却一再得到了强调,表现了反侵略战争的节节胜利,拿破仑军队终于在饥寒交迫的惨境下溃败。乐曲尾声呈现象征凯旋的高潮。序曲主题《众赞歌》在喧闹的钟声和礼炮的伴随下形成辉煌的颂歌。音乐再现了第一主题,速度转为活泼的快板,此时引用了帝俄时期国歌的前半部主题,像是凯旋的将士接受检阅,乐曲在万众欢腾的节日气氛中结束。

  关于DSD录音系统

    DSD(Direct Stream Digital)录音方式是SACD的基础,或许很多人会误以为它是很新的科技,其实不然。Philips很早就推出比特流D/A转换系统,而SONY也在三、四年前就推出了DSD系统,只不过几年下来,推广并不成功,并未将数码音响界流行的多比特系统彻底打败。可以说,随着SACD规格浮出水面,SONY与Philips发展的这套录音系统才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DSD没有以多比特的方式将音乐讯号分成细微电压(16bit就有2的16次方种不同电压对应,24bit就有2的24次方种不同电压对应),而是用1bit流的方式,把所有讯号以每秒280万次(44.1kHz取样的64倍)的高取样方式,直接把模拟音乐讯号的波形,以脉冲方式转变为数码讯号(所以称为“直接比特流数码”)。

  由于DSD取样次数高,所以经它取样过的讯号波形很圆顺,比较接近原来的模拟波形。再者由于不采用多比特,省却数码转换的程序,DSD可以降低因为数字滤波而可能产生的失真与噪声。还有,由于DSD不像多比特系统那样容易受到电源或外部干扰的影响,因此理论上的声音品质会比较稳定。

  除此之外,DSD录音系统在制造成本上也比多比特(例如24bit)D/A转换器要来得低,在未来新型数码录音软件价格战中比较容易占上风,只是它的压片成本会比较高。

  DSD录音方式可以轻易把频响延伸到100kHz以上(传统CD只有20kHz),动态范围也可以达到120dB(现阶段传统CD的24bit解码芯片理论上可以作到144dB动态范围,不过实际上无法达到那么高)。问题是,目前的功放规格并未放宽到100kHz,喇叭更未见到有频响达100kHz者,所以这项规格只能说是理论上的。所以,读者们根本不必担心自己的音响系统无法再生DSD100kHz的频响规格,因为目前这个数字只不过是个理想值而已。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