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天朔:等待辉煌的那一天
|
|
|
说起朋友,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臧天朔和他那首歌《朋友》。可你知道吗?臧天朔早在1985年就创作了《朋友》这首歌,直到1995年人们才开始听到并喜爱它。虽然经历十年的封存和发酵,《朋友》像一瓶陈年的老酒散发出弥久的芬芳,传遍了大江南北。臧天朔6岁开始从师学钢琴,凭着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他在布满荆棘的从艺之路上默默地开辟自己的天地,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迎来了他音乐生涯的黄金时代。
第一架钢琴是姥姥买的
臧天朔从开始创作音乐到现在,总共创作了近60首歌。臧天朔不是生长在音乐世家,家里也没有一个好的音乐环境。他的母亲是教师,父亲是技术工人,都不是从事音乐工作的,但是他们特别喜欢音乐,父亲还能唱男高音,现在他有时候还给父亲伴奏。
臧天朔告诉我们,其实他小时候特别崇拜《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很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他的身体挺好,如果当初不搞音乐的话,没有准他现在是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
引臧天朔入音乐之门的其实是他的姥姥。原来,臧天朔的第一架钢琴是姥姥给他买的。“那时候每个人的工资才30多块钱。钢琴大约250块钱,我们家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是姥姥给我买了一架星海钢琴。我姥姥是大夫,高干,姥爷是一个八级电工,家里条件比较好。” 臧天朔说。
开始臧天朔并不懂钢琴,以为钢琴只能发出“当当”的声音。后来,姥姥的朋友中有一个叫四爷爷的人,曾经是给教会弹管风琴的琴师,他听说臧天朔家里买了钢琴,就经常到他们家来过过瘾。他弹了一通音阶,又弹了《国际歌》,原来这东西还能弹这么好听的音乐,年幼的臧天朔被这种音乐深深地迷住了。于是他的父母就找到四爷爷,请他教小哲哲(臧天朔的小名)弹钢琴。四爷爷同意了,因为他可以一个星期来两次弹琴,等他过完瘾以后就教臧天朔。
臧天朔说,去年,他把那架老钢琴送到钢琴厂,重新修一下。钢琴的质量还不错的,弹起来居然没有问题。
用音乐祭奠姥姥
臧天朔从小是姥姥带大的,跟姥姥的感情最深。但是姥姥在1992年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那年他为姥姥写了一首歌,歌中唱道:“我的姥姥哇,你去了一个美好的地方,彩色的天空永远陪伴你,您的坚强像高山,你有大海一样的胸怀。”
这首歌臧天朔一直没有正式发表,也没有收到他的专辑中。他说那是因为一般情况里,人们都是通过放哀乐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但是他不愿意在姥姥的仪式上放哀乐,因为会越听越觉得不舒服。
“我一直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姥姥离去,反而到我知道她去世的时候,我没有掉眼泪,当时一点感觉都没有。录歌的那天,我让所有的人都出去自己弄完了,那时候开始有点儿控制不住了,后来在她火化仪式上,我把一盘带子放在她手里边,就走了。”
观众是最重要的人
1987年冬天,臧天朔拜关峡为师,跟关老师学艺的那段时间,臧天朔最大的收获就是出了第一张专集。不仅如此,关老师还是第一个带他入唱歌之门的人。那时他给别人伴奏,自己想唱但觉得不是特别好听,觉得自己不行,是关老师鼓励他上台唱歌。那是在郑州的体育馆,他第一次演出,一连唱了好几首歌都下不来,观众都特别喜欢。打那次一唱起,臧天朔开始演唱生涯。
《朋友》这首歌给臧天朔在歌坛带来了荣誉,也让他拥有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其实早在1985年,臧天朔就创作了《朋友》这首歌,直到1995年人们才开始听到并喜爱它。虽然经历十年的封存和发酵,《朋友》像一瓶陈年的老酒散发出弥久的芬芳,传遍了大江南北。
但是继《朋友》之后臧天朔再没有别的歌能像这首歌那样被人们如此喜欢,究其原因,臧天朔说,首先,《朋友》那是85年写的,他不能因为一直到今天它还是成功的,就还去按照这种方式去创作一首歌。其次,“这个社会在变,世界在变,我的一切也都在变,我不能总是写那些东西,我也有我的追求。”至于超越的问题,臧天朔认为,《朋友》有其时代性,是很难超越的,也不必非得超越,自己跟自己较劲。
臧天朔说,音乐像上学一样,要不断向高年级前进,他不能刚走到这一步就停滞不前。“如果把流行音乐当成一个学校的话,那我可能还是个刚上初中或初中毕业的学生,因为还有高中,大学和研究生,追求艺术的道路还很长。而在我的艺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观众。”的确,虽然是关峡老师给了他充满希望的“第一唱”,但如果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臧天朔恐怕还站在歌手的后面默默地伴奏,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臧天朔。
音乐是真善美
臧天朔认为,音乐要传达一种最美的东西——真善美,所以他并不想制造一种癌症音乐或是病态音乐,他只想把美的东西带给大家。那些所谓另类艺术是发达国家的人寻求的一种刺激,现在我们这个国家,正是往上走,很多年轻人也学那种另类,这是不应该的。
他觉得音乐只是一个方式,通过这个方式表达一种心情和情感,不一定非要迎合别人,但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去写,这样才可以打动别人的心。另外,写出来朗朗上口,大家都容易接受。所以当有人问臧天朔,是否会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而去创作一些自己所不喜欢的歌曲,他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喜欢为自己和跟自己一样的人,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臧天朔告诉我们,他最崇拜的歌星是邓丽君,最喜欢的作曲家是冼星海。他觉得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旋律真是太棒了,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那是冼星海用音乐表达最真实的内心,来换取当时的民众一起去抗战。它可以流芳百世,是我们国家音乐的一种财富,是不可能超越的。
臧天朔除了爱唱歌,爱作曲,还喜欢改编歌曲。比如我们国家很多好的民歌,经臧天朔用新的方法演绎后,重新赋予了它们一种生命力,使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并喜爱它们。比如《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以前没有人唱,后来他们把它改编了,现在广西的大学生天天早晨都在唱它。
臧天朔告诉我们,民歌之所以有名,它是从生活和劳动中提炼得来的,从来没被别人超越过。但是现在的年轻不一定知道它,所以必须赋予它现在很多编曲的技术,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也知道这些歌。“改编音乐,有时候需要破坏,但更多时候不需要破坏。很多好听的民歌不好改,最好不破坏它。所以我在改的时候,都特别尊重它原来的节奏。原来有五拍的咱就是五拍,尽量不改。我只不过是声音上,合成上,间奏上做一些技术变化。但是尽量不去破坏那些东西。”
心的祈祷
谈到目前中国很多的乐队的现状,臧天朔认为这些乐队不管是知名的还是不知名的,如果他们追求进步就会好,如果他们不想进步,原地踏步就不好。他告诉我们,北京有很多非常棒的,年轻的地下乐队。其中有一个乐队叫北京男孩经常在他的酒吧演出,他们每天都在排练,半个月演一次。他们可以用音乐去证明,他们不是在外表上选择一种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他们真是喜欢音乐。
当问起前段时间与网站打官司的事,臧天朔承认自己年轻的时候容易愤怒,有点儿倔,现在已经开朗、包容了很多。但是那家网站在评选十大丑星时把他扯了进去,当他为此与对方打起官司的时候,又被他们说成是利用媒体进行炒作,对此他的心里颇为气愤。
他觉得自己从1983年开始搞乐队,一直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也不容易,没有招谁惹谁,却被别人平白无故地说道,不评音乐,评美丑。他说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普通的音乐人,没觉得是大腕,是明星,更主要的是没有觉得自己难看。他现在特想见见那些人,跟他们当面聊聊。(由《艺术人生》剧组提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