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周刊 > 热点追踪    


春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春节的脚步渐渐临近,当你和家人一起除夕守岁、辞旧迎新时,你知不知道,春节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经历过哪些演变?或许你对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洋节”还略知一二,而身为一个中国人,对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你应该多一些了解。不论时代如何转变,别忘了我们一脉相承的传统、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CCTV.com特地请来一批国内知名的民俗学者和专家在线访谈,为大家追溯传统、解读春节。

    春节有哪些重要习俗?

    【网络主持人】春节有哪些重要习俗?这些习俗在时间先后排列顺序上有什么必然规律吗?

    【特邀嘉宾:陈泳超】春节从传统来说应该从冬至节就开始了,冬至是小年,现在我们经常过的春节一般是从除夕算起。除夕有吃年夜饭、祭祖;大年初一放爆竹、拜访长辈;初二一般是回娘家的日子,像初五是迎财神等等,习俗很多,各地差别很大,这些习俗在时间先后的排列顺序上是没有必然的规律的,主要的只是约定俗成,你一定要追究它的根据的话,有的也能说出一些道理来。比如说初一拜访一般是父系的亲属,初二回娘家就是母系的亲属,初五为什么迎财神呢?因为一般以前从初五开始,各行各业又重新开始营业了,开业的话,总是希望生意兴隆。

    【特邀嘉宾:苑利】严格来讲,春节是个过程,而不是现在从初一到初五这几天,从时间看,最早的腊月初一,乞丐们要跳灶王。他们三五成群扮成灶公灶婆,到别人家门口说吉祥话乞钱,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三灶王升天。腊月初八,又名成道节,最早源于腊月祭祖,腊八粥习俗就是这一天的东西。过了腊八便开始采购年货,要扫房子、贴窗花。腊月二十三祭灶,要往旧的灶王爷的嘴上抹一些灶糖,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腊月二十五要吃粥,有的地方还要将红豆粥抹在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避邪。除夕就开始贴春联,贴门神,做年夜饭,包饺子,守岁。在初夕之前店铺都去收帐,过了除夕就不能做了。初一祭祖,迎喜神到各家去拜年,放炮;初二结婚的媳妇回娘家,初三传说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在地上撒米、撒盐给老鼠吃。初四是接神、迎神。正月十五看花灯。这种习俗的成形至少在唐代就已经非常成形了。

    春节习俗的演变

    【yq117】自春节诞生以来,都历经了哪几次大的演变,都赋予和延伸了哪些时代文化内涵?

    【特邀嘉宾:苑利】春节实际是从汉代开始定型的,今天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春节的主要因素在汉代基本上都有了。而在汉代之前,春节习俗和现在的差别还是有一些的。如当时守岁要在院子里点上篝火,用以驱鬼,这种习俗到后来就不多了。到了唐宋,城市发展起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春节习俗渐渐由驱鬼向娱乐方向发展,而且调剂人际关系的功能也变得更加明晰。如宋代有一个人叫孟元老,他写过一本书叫《东京梦华录》里面就写到:正月初一在宫廷要举行团拜,团拜的参加者是皇帝、大臣、各国的大使。皇帝是想以此来拉近和各国之间的关系,而且当时在春节期间还有舞场、歌馆也就是现在的卡拉OK,当时还有了到饭店吃年饭的习俗,可见他的娱乐成分是非常明显的。解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春节习俗发生了很多明显的变化,有许多人认为祭祖是迷信,被取消了,如放鞭炮等等也由于行政的干预被制止了。再如从二十世纪初,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所谓的春节,这无疑中又削弱了传统春节的文化地位。这些通过行动干预的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弱化应该说是很重的,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现在我们过年的许多习俗,大都可追溯到汉代。如贴门神的习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当然当时的门神不是现在的印刷品,而是用桃木刻成的,没钱的人家就用两块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挂在门上,鬼就不敢来了。古人认为桃木是有神性的,能避邪。除了放门神,还有挂苇索,也就是草绳子。绳子能捆人,自然在人们的理解中也能捆鬼,所以鬼怕绳子。另外就是放爆竹。爆竹是鞭炮的前身,最早是往火堆里扔竹子,竹子遇热爆炸,认为这样可以驱鬼。在宫廷中还要跳傩舞来驱鬼。这些风俗在很长时间内--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都有保留。除夕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在《晋书》中,甚至记载有放犯人回家过年的故事。亲人团聚的目的之一就是守岁。实际追其原始目的,也是怕鬼神来骚扰。人们为求平安,不但一夜不睡,还有满院子点上篝火,避免鬼怪的袭扰。在晋代,随着医药学的发达,引人瞩目,世面上还出现过一种躲避鬼怪的丸药“却鬼丸”,元旦那天,男左女右,系在胳臂上。总之,历史上的春节或者说早期的春节主要是驱鬼、祭祖、庆丰收,而现在的春节它的主要功能是娱乐、联络人际关系,这是春节演变的一般规律。

    年“味”儿为什么淡了?  

    【网络主持人】从“过年”的内容与方式来反观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真有沧海桑田、恍若隔世之感。经济发展了,市场繁荣了,物资充足了,百姓生活红火了。但遗憾的是,时下的“年味”似乎淡了。人们不再忙吃忙喝,忙贴年画门神,忙杀猪,忙做豆腐、蒸年糕。很多人都感叹“过年怎么越来越没有意思了”,专家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特邀嘉宾:陈连山】这种说法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可是,我们应该追问:这种状况是怎么产生的?谁破坏了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临危机。比如,放鞭炮是过去非常重要的辞旧迎新活动,在人口密度不大的农业社会中,其危险性也不高(爆炸力和伤害范围)。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密度增大,其爆炸力大增,伤害可能性大增,所以在许多大城市遭到禁放,或限放。可是,禁放也破坏了春节的热闹气氛。连钟敬文先生也说:“听不到鞭炮声,春节就不象春节了。”又比如:过去生活水平差,供应差,春节吃肉穿新衣,非常高兴。现在条件好了,天天吃肉,天天穿新衣,春节作为最大节日的突出特征不再明显。容易让人觉得“没意思”。

    第二方面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进主义。他们把现代化与传统对立起来,把科学与信仰对立起来,反传统、反宗教信仰;结果春节民俗中许多传统内容、信仰内容被破坏。例如,把公历第一天称为“新年”,而把传统的历法新年改称春节,淡化了、模糊了春节的“新年”含义。以致于有人取消春节,用阳历年取代春节。又例如:春节祭神祭祖,都被贬斥为封建迷信,这就使得人们无法正常表达严肃的神圣的感情。结果,春节似乎只能是纯粹娱乐,看电视--这是我批评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根本原因。春节的文化价值大打折扣。

    【特邀嘉宾:万建中】现在过年的气氛没有过去浓厚,这是事实。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很多,首先,过去过年的一些功能和事象已经消失了,诸如祭祖、守岁、贴门神等,放鞭炮也被禁止了。过年事象的减少,导致过年功能和意蕴的单一。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原先只有在过年期间才能吃到的食物和穿的新衣,现在平时都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们的过年情结。第三,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年节产生了冲击。第四,如今,平时工作日的缩短,休息、娱乐时间的增多,使得过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息、娱乐时间。

责编:周玫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