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解读乡土 > 正文

民俗学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7日 17:10)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各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研究,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的内容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探讨等,具体有六大部分: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资料学。“民俗学”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首先提出,后逐渐被世人所接受。民俗学被中国学术界所重视,始于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运动;中国早期民俗学组织有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和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有影响的出版物有《歌谣》周刊,《民俗》周刊等。(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办公室)

责编:郭翠潇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