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风俗细说 > 正文

[华夏掠影]巴扎故事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4日 14:56)


  巴扎这个词,只有在维吾尔语里才能找到,是“市场”、“集市”的意思。对融入了新疆文化的人来说,没有人不知道巴扎和巴扎含义的。

  据波斯史料记载,粟特人,中亚古代的一个民族。他们从5岁开始就学习算术,7岁学手艺,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是生意人。在唐代,从地中海到长安,巴扎几乎被粟特人所垄断。

  维吾尔人得利于粟特人的熏染,商气自然浓重。绵延7000多公里的古丝绸之路,犹如一条金光灿灿的大道。把地处丝路要冲的新疆变成著名的国际商埠,成了东西方货物交汇最理想的中转站,就这样,新疆占尽了地理之先┅┅

  这一历史变化,给维吾尔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运,很快,他们便成为漫漫古丝道上最活跃的商人,经商技艺也日臻娴熟┅┅


  有了开始便有了下文。维吾尔人生性豪爽,豁达开朗,常常扎堆凑热闹,哪里人多,哪里热闹,哪里就有巴扎。古漠之地原本无巴扎,起初只是一两人、三五人在那里摆摊设点,所谓的摊点就是在地上铺上一张旧毡片而已;有了摊铺就有了好巴扎者趋之若鹜,天长日久,摊铺日渐增多,排列成行,有了气势,形成市场。人们流连于此,在各个摊位前欣赏精美的货物,和每个摊主讨价还价。有时,逛上一天,可能在巴扎上只吃几串烤羊肉或是一个小馕,但他们在巴扎上获得的精神享受却是无与伦比的。

  新疆那遍布城乡的上千个巴扎大多都是这样形成的。巴扎这个朴实的称谓,也就成了民间百姓的街头之作。

责编:郭翠潇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