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绍兴的乌篷船与桥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5日 16:52)
《走遍中国》绍兴《寻找远去的水乡》编导:丁樵
迷恋摄影对董建成来说仅仅是近几年的事。但是,这一爱好却令他几乎每天不停的奔忙。几年来,董建成总是早出晚归地抢时间赶拍。
不知从何时起,乌篷船就被看做是水乡的精灵、流动的生命,是绍兴的象征。但是今天作为实用的功能已经渐渐被取代,仅仅是鉴湖里的一道风景。
董建成相信,人们透过他的镜头会寻找到深藏其中的人文和历史价值。
在老船工的水上生涯中,不分路途长短,日夜兼程接送客人曾经是习以为常的事。
船底江声篷背雨,旅人听得最分明。这曾经是远途跋涉的客商雨夜乘舟时的感受。
在吴阿土这样划了一辈子乌篷船的老人看来,一叶扁舟、一支桨,往来交通的景象已经是久远的回忆。
今天的游客饱览古镇风光,大多靠乘坐乌篷船,慢慢行,细细品。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诗人陆游笔下的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独特的交通工具。可见绍兴的乌篷船至少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了。
绍兴的乌篷船有小型的,也有大船,绍兴人把篷上涂黑漆的船都叫乌篷船,有的大船可坐二三十人,是交通船,叫"埠船"。还有更考究的,叫明瓦船——一种用半透明的贝壳片拼起来,功能如玻璃,冷天或雨天关上篷,舱内仍有光线。据说这种船是从前大户人家游山玩水,嫁娶喜事,或清明扫墓等用的。《阿Q正传》中,描绘举人老爷从城里装载家财到未庄避难用的也许就是这种大船。
有人说绍兴城就像是这块飘浮在水面的陆地。但是它却是中国位置最稳定的古都。在两千五百年历史中,不曾稍有移动。
鉴湖水到了绍兴城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巷,所以有家家临水、户户行船之说。
绍兴城内的河道,纵横交织,多为一路一河,并行而设。如今河道已被填掉许多,但市井水乡之景观,还依稀可见。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构成了水乡市井的图画。
人们往往借用一句古诗来描述这种景致:"人家尽枕河"。枕河人家的生活,以水展开,住在水边,吃水、用水、乘舟而行于水,也以水景孕育着水乡人的个性和特征。
历史上,广大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各朝代的都城大多曾有不断迁移的历史,而绍兴地处东南海滨,土地肥美、物产丰富,统治者偏安一隅,到也相对稳定。直至今天,古城绍兴仍在原来的基地上存在、发展,这大概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多少人感慨于水乡变迁的时候,不经意间又会让你有所发现。这是一间几代从事造船的小作坊。
谈话间,老工匠也不时流露出愁容。这一带的改扩建已经将船棚纳入拆迁的范围。今后是另觅生计还是延续前辈人留下的造船手艺,老工匠面临着选择。
今天的城市改造已不再被当成简单的拆建,人们通过一项旨在还绍兴水乡风貌的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让水清岸绿的意境变成绍兴人触手可及的现实景观。
畅游这条十多公里长的环城河,犹如翻看千年水城的历史画卷,给人以颇多的联想。环城河边上树立起这尊东汉时马臻的雕像,他被看做是鉴湖之父。
正是这位来自长安的会稽 太守,改变了绍兴的荒芜。
马臻筑坝纳三十六源之水汇成鉴湖。因为工程耗资巨大,他不得不动用皇粮,在围湖中,有不可避免的淹没了当地豪绅的田宅和墓地。豪绅们联名上诉控告马臻,昏庸的朝廷竟将他处以极刑,令人扼腕叹息。
一直到九百年后,为了纪念这位造福世代绍兴人的功臣,绍兴人在古山阴道旁为他设立了衣冠冢,立庙祭祀。
一座攀援着藤蔓和野花的石桥,找不到镌刻名字的地方,但绍兴的男女老少都能讲出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题扇桥
骄阳下的老婆婆为卖不掉手中的纸扇而担心无米下锅,王羲之欣笔题字,粗糙的纸扇顿时身价倍增。“晋王右军题扇桥”。
就像人们多用桥作地名,而较少用路作地名一样,绍兴几乎每一座古桥都有它的出典、传说和故事。
绍兴是中外闻名的桥乡、桥都。有"万古名桥出越州"之说。
盛产青石的绍兴,因地制宜,在一千四百平方公里的河网和湖泊上构筑了上万座或古朴或精练的石拱桥。可以说绍兴的古桥是登峰造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