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内涵丰富的哈尼服饰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3日 16:24
(CCTV.com综合)在哈尼族传统文化中,服饰文化是最具特色的要素之一。哈尼族的服饰不仅异彩纷呈,而且内涵丰富,反映了本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农耕活动、图腾崇拜、社会礼俗等等。
古朴庄重 异彩纷呈
|
|
|
哈尼族妇女服饰 |
哈达尼族服饰非常丰富,色彩纷呈,各地的服饰有各地的特色,总体来说哈尼族崇尚黑色,传统服饰风格古朴庄重。
在哈尼族的传统中,服饰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男童戴圆帽,穿黑衣,一般不加饰品,女童亦戴圆帽,但多用银泡、彩穗作饰,饰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年满15岁以后,男女均要改变衣服式样,并以众多银泡、银片、珠玑、彩羽、彩穗饰衣、饰头。男子改用黑布头巾缠头、佩戴银链,穿衣襟边沿镶有银饰品,后摆绣有彩色图案的衣服。女青年改戴帽后装有圆筒,帽檐上镶满银饰和彩穗的帽子,佩戴镶满银牌的束胸布“腊霞”,穿绣着彩色图案的上衣,腰间要系飘带,小腿上要缠特意绣制的“克绑”(护腿布),打扮得格外漂亮。
青年男女的这种多饰品衣服,一直要穿到结婚、生育。到当了父母以后,便逐渐减去鲜艳饰物。至45岁以后,男子的银链、银泡,从衣上取下,准备传给后代,女子要去掉帽后的圆筒、帽饰、胸饰也不再佩戴,穿一身朴素黑衣蓝裙。使自己显得素雅、庄重。哈尼族服饰,因儿童、青年、老年(壮年)各不相同,民间有“服饰三变”的说法。
到了近代,由于棉纺品、中长纤维织品大量进入哈尼族聚居区,哈尼族穿黑衣青裤、黑裙的旧俗早被打破,哈尼族的衣服已是色彩纷呈。目前连衣裙、迷你裙、中山装、西服等新潮服装已被哈尼族青年壮年所接受,形成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相结合的新潮流。
|
|
|
哈尼族男子服饰 |
哈尼族多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小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老年人多戴瓜皮帽。西双版纳和澜沧地区的穿右襟和对襟上衣,沿襟镶两行大银片和银币,两侧配以几何纹布,以黑布包头。
妇女服饰因地而异,却较多地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
红河等地区穿右襟无领上衣,以银币做纽扣,下穿长裤。盛装时外加披肩一件,有的还系花围腰,打花绑腿。在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及裤脚上,都镶上几道彩色花边,坎肩则以挑花做边饰。
|
|
|
哈尼族妇女服饰 |
墨江哈尼族人口多,服饰因支系有别:“豪尼”穿无领右襟青布衣,下着长及膝短裤,腰系白带,头包蓝布或彩色头巾;“碧约”穿白长衣和藏青色土布桶裙,腰束“子”,头悬红豆,耳坠大环,发巾结于头上;“西摩洛”上披黑衣,无钮,外钉成排银泡,腰系自短裙,头用布扎成角形,脚腿上扎有浸过油漆的藤黑线。
西双版纳和澜沧一带的妇女,下穿及膝的折叠短裙,打护腿。平时多赤脚,年节穿绣花尖头鞋。少女或青年妇女喜爱以银链和成串曲银币、银泡作胸饰,戴耳环或耳坠,澜沧、孟连等地喜戴大银耳环。蓄发编辫,少女多垂辫,婚后则盘结于头上。以黑或蓝布缠头或制作各式帽子,上镶小银泡、料珠,或者坠上许多丝线编织的流苏。
妇女成婚前后,服饰有明显区别:红河、墨江一带未婚垂辫,已婚盘于顶;墨江部分少女头戴青布小帽,系白色或粉红色围腰,婚后取帽,改系蓝围腰,西双版纳及澜沧哈尼族,未婚妇女裙子系得高,紧接上衣,已婚则系得低。(来源:云南省民族文化网)
浓缩民族迁徙历程 显现梯田文化特征
在上千年的定居———迁徙———定居的发展过程中,哈尼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哈尼妇女的服饰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哈尼迁徙史。
跟所有的哈尼族一样,碧约人也是一个尚黑的民族,他们把黑色视为一切颜色中的最高贵的颜色,因此,他们的服饰从帽子(包头)到上衣、下裤,直至鞋的主体颜色都以黑色和藏青色为基调。
而在款式及装饰上,如果把哈尼碧约妇女服饰中最外面的那件长宽衣铺开来,背面所精心刺绣的图案,让人惊讶。这里所绣的不仅是一种美的再现,而且还记录了哈尼族千年来由西北向南征战和迁徙的历史。
衣服的上方,是红圈黑心的圆点,说明哈尼族曾经在繁星当空的夜晚离开心爱的家,踏上迁徙的历程;红色的丝线纹图,说明在每个哈尼族曾经定居的地方都有人死去,并葬在了那里,红色是血,弯曲无矩,说明生者的哀伤和未来的未知数。
衣的底边之下是无数黑红蓝白相间的下坠的丝线,据说这是泪水。哈尼族每建立一个家园,都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劳动,数年寒秋,老幼齐战,安定下来,获得发展。但是为了战争或是为了避免战争,或是迫于自然灾害,他们不得不忍痛离开家园,继续迁徙。
这件衣服中间,有两条红白黑相交的曲曲折折的等距离排列线,这就是哈尼族迁徙的路线图,红色的线表示哈尼族所走过的路程都充满了艰苦的征战,付出许多血的代价。这里的黑色丝线说明在千年迁徙的征战中,虽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也有幸福安乐的时光。
据传,哈尼族最早是穿白衣白裤的,后因战事等等的需要才慢慢形成了崇尚黑色的习惯,这里的白色说明最远古的和平生活和哈尼族从未放弃追求幸福和平生活的愿望。
在哈尼族碧约人的整个刺绣图案上,白色的纹路和空白是很多的。那么,这三条弯弯曲曲的线又是表示什么呢?历史上有些哈尼族一直沿着红河到了越南等地开创家园,但因那里的气候太炎热,部分哈尼人又沿着红河流域往回走,这三条弯曲的线表明哈尼族碧约人所走过的路是十分曲折悲凉的。也有些哈尼老人这样解释:这三条线中,黑线代表头人,就是他领着哈尼族一直征战和开创家园的。红色代表贝玛,贝玛是一切哈尼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白色代表工匠,工匠制造一切生平劳动用具和武器,同时也是建筑房屋的工程指挥者,是开创家园的代表者;有许多小草一样的图案,那是蕨类植物,说明哈尼族生活的地方是半山腰相对湿润的环境。此外,在只有巴掌大的哈尼碧约妇女的袖套上,绣有贯通左右的红河,上下起伏、弯曲有度,两只袖套铺在平面上展开,也能承接上下。正因为如此,大凡在哈尼族的刺绣服饰文化中,都能寻觅到滔滔红河的痕迹。除明显的红河图案外,袖套上方错落有序的棱形则代表了哈尼族几百年来开垦的梯田。(敏塔敏吉 来源:云南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