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风俗细说 > 正文

鸡年猜“鸡谜”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3日 14:11)

  岁月更迭,农历乙酉年,即鸡年,正接过猴年的接力棒,踏着春天的步伐向我们走来。鸡和“吉”音近,读起来差不多,所以鸡年象征吉祥如意。

  步入2005年新年后,去商场、画廊、街头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鸡的国画、剪纸、雕塑、卡通……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在这期间,不少谜家也制作了一些“鸡谜”,悬挂在商场、文化宫、闹市街头,供人猜射,增添节日的乐趣。

  同其它的“生肖谜”一样,猜射“鸡谜”时,首先要把握一个要领,就是“乙酉”、“酉”可以与“鸡”相互指代。如“告别昨天,迎来鸡年”,打一字,谜底是“酢”字,“告别昨天”扣“乍”,“迎来鸡年”扣“酉”,从而使谜面、谜底对应。又如,“乙酉年预算款”,打一中药,谜底是“鸡内金”;“本命年”,打一字:“醒”,即“生日在鸡年”,组合成谜底。

  有时谜面出现“鸡”字,只是谜家借用一下而已,与谜底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因此在猜射时一定要多揣摩谜面,方能中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是温庭筠《商山早行》的诗句,打毛泽东诗句“莫道君行早”。古时旅人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不是谜底“莫道君行早”吗?又如,“鸡啼醒万家”,打一常用词,谜底是“无所不晓”,也是采用会意手法。

  有些“鸡谜”,猜起来有些难度,虽然谜面上出现“鸡”或者“鸡年”的字样,但不一定就要从“酉”字去入手。如,“一唱雄鸡天下白”,以毛泽东诗句为谜面,打外交名词:“声明”,这是采用的会意手法,不必从“酉”字上去设想。类似的谜语还有:“出席鸡尾酒会”,打一字,谜底是“笠”。因为出席鸡尾酒会的客人一般都站着饮食,所以用“个个立”扣合谜面。又如,“鸡毛飞上天”,打数量单位“毫升”;“公鸡齐啼”,打物理名词“共鸣”,也都是谜面出现“鸡”字,却不从“酉”解,而是在会意上设谜。

  借用谜格,可以增添“鸡谜”情趣。如采用“遥对格”,“鸡冠花”可以遥对“狗尾草”;“鸡血石”可以遥对“羊脂玉”。此两谜对仗工整,猜射时也是要动一番脑筋的。“绝妙好词”,徐妃格,打一常用词,谜底是“酝酿”。徐妃格,属“半读类”谜格,除去相同的偏旁,只读半面,所以除去相同偏旁“酉”,为“云良”,扣合谜面。另有“五更鸡啼”,摩顶格,打一植物:萱草。格法与徐妃类同,只是相同的部首在上部,如草字头、竹字头等,读谜底的下半部,“萱草”去“草字头”后为“宣早”,可以扣合谜意。“金鸡”,求凰格,打一戏曲目,谜底是“双珠凤”。格法犹如对联,把谜面作为上联,逐字对出下联,然后在谜底的前面或后面加上“配、和、对、偶、双、会”等附加字,组成三字以上的谜底。此谜“金”对“珠”,“鸡”对“凤”,加上附加字“双”,即为谜底。

  最后,笔者自制一谜“鸡年十分美好”,打二字,谜底是“酎”、“酿”。“鸡年”分扣“酉”,“十分”扣“寸”,“美好”扣“良”,谨以此谜,向读者表示对鸡年的美好祝愿。(阿坤 )

责编:郭翠潇  来源:人民日报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鍏充簬CCTV | CCTV.com浠嬬粛 | 澶浜哄姏璧勬簮鍌ㄥ搴� | 鐗堟潈澹版槑 | 娉曞緥椤鹃棶锛氬渤鎴愬緥甯堜簨鍔℃墍 | 鑱旂郴鎴戜滑 | 骞垮憡鏈嶅姟 | 鍙嬫儏閾炬帴
 涓浗涓ぎ鐢佃鍙� 鐗堟潈鎵€鏈�
浜琁CP璇�060535鍙�  缃戜笂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佸彿 0102004
缃戦〉璁捐锛�涓娌冲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