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风俗细说 > 正文

[探索?发现] 新搜神记?钟馗


《新搜神记之钟馗传奇》下(探索?发现2005-31)


元代钟馗嫁妹图局部

  安徽省灵璧县,自古以钟馗画出名,经营此道的书画店挤满整条街道。每年有近万张钟馗画像,从这里流向全国,直至异国他乡。翻开清初编修的灵璧县志我们看到,明清之际,这个数字还要加上两倍,达数万张之多。在其他年画产地,钟馗像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品种。这表明,人们的确非常信赖钟馗的捉鬼神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古代民间鬼神观念的根深蒂固。也就是因为迷信鬼神的存在,人们才塑造了捉鬼的钟馗。

  但鬼神观念早已有之。从半坡村出土陶盆上的图案来看,鬼神观念的出现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也就是距今7000年以前。而钟馗成为声名显赫的捉鬼大神,还是唐朝以后的事。那么钟馗出现以前,是谁曾经担当捉鬼的职责?后来,又为什么被钟馗取而代之呢?

  让我们来看早期专职捉鬼的神明。这是西汉时期的画像砖,那时的捉鬼专家是神荼和郁垒。汉代神话故事中,他们是亲兄弟,素以勇猛著称。在两汉时期的画像砖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形象,神荼和郁垒两兄弟可说是资格最老的捉鬼专家。

  这一位名叫尺郭,是更为另类恶鬼终结者。《神异经?东南荒经》里讲,这位尺郭捉鬼是出于本能----为了吃饱肚子。传说光是他的早餐就要吞下三千只恶鬼,到了晚上还要三百只作夜宵。

  在唐朝以前这几位都是威风八面的捉鬼能手。但钟馗的出现,令他们黯然失色。钟馗为什么能够迅速走红,成为人们信赖的捉鬼大神呢?这还要归功于宋朝以来,民间故事的成功塑造。

  首先人们赋予他贫寒读书人的身份,使他具有了现实意义。

  钟馗是古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故事里钟馗距离梦想仅仅一步之遥,却因皇帝个人好恶,而痛失仕途美好前程。想必他的冤屈经历引起历代读书人的共鸣,宋代以来几乎所有版本的钟馗故事中,这段情节都是惊人的相似。

民间传说中钟馗原本是书生

  以今天人看来,这有些不可思议:只因相貌丑陋,就被剥夺入仕做官机会,这样的荒唐事真的会发生吗?以貌取人,容貌长相决定一个人的仕途命运;这在唐朝并非新鲜事。

  根据《旧唐书》中记载,考试合格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最终得到官职,还有吏部的四道关卡要过,其中有一条便涉及到长相。看来钟馗蒙受冤屈的情节是有着现实依据的。

  而故事的高潮部分钟馗愤然赴死,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正制度,则是他刚烈不屈性格的体现。如此刻画钟馗性格,为他后来成为最受信赖的捉鬼大神埋下伏笔。

  傩庙,是全国仅存的几座专祀钟馗的庙宇之一,相传始建于唐宋时期。里面钟馗塑像与众不同:他不是通常所见挥舞金锏或宝剑的威猛形象,而是一派朝廷大员气度。庙前戏台上常演不衰的剧目是《老爷升堂》,这里的钟馗有另外一个尊称,名为判官老爷。

  钟馗的判官身份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北宋中后期就已出现。

  钟馗又是怎样成为判官的呢?

  民间故事的解释是这样的:钟馗蒙受的冤屈感动了神界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本来钟馗死后也和所有人一样,要去阴曹地府经受煎熬,被阎王爷管辖。但玉皇大帝听说了钟馗的冤情非常同情,于是大发慈悲。速派使者通报下界,一路放行不得刁难。玉帝似乎对钟馗刚烈不屈的性格非常赞赏,还有意委以重任。在黄泉路上,钟馗接到一纸聘书,被玉帝任命为阴阳两界的判官。

  这判官职务,并非无中生有。在人间朝廷官场,判官也是实力派人物。北宋官制系统中,判官协助三司使工作。三司使是政府的最高财政长官,总持国家财政大权,地位仅低于宰相。那么协助他工作的判官自然也是官场的实力派人物。由于判官财权在握,极易产生贪污腐败现象,所以历来都是选择德高望重,铁面无私的官员担任。北宋著名的清官包拯就曾担任判官一职。在萍乡地区有一种现象,那就是钟馗和包公难分彼此。他们的面具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在很多人观念里他们有着相同的性格特征,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一位是人间的清官包青天,一位是阴间的判官钟馗。但这阴间的判官钟馗似乎权力更大。

北宋街头的傩

  北宋以来,民间故事成功的赋予钟馗贫苦读书人身份,以其现实意义而得到民众认同。他刚烈不屈的性格造就他成为铁面无私的判官,而与人间清官包拯形象的融合,最终使他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捉鬼神明。

  考察钟馗早期形象的变迁,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钟馗形象所具有的两重性。他既有儒雅、庄重的传统文人品格;也有诙谐风趣世俗一面。

  在北宋《大傩图》中,宫廷画家为当时钟馗立此存照。他面带花哨的面具,载歌载舞。整个场面充满节日娱乐喜庆气氛,全然没有一位斩鬼判官的威严气度。这是北宋苏汉臣《五瑞图》,判官钟馗和其他四位神仙一起执笏作舞。也是一派和气神仙风度。

  这是南宋的水陆画《三官出巡图?地官》中迎接地官大驾光临的景象。钟馗位于图画的下方,比地官的地位要低很多。

  这也是钟馗作为神的独特之处:虽然历朝历代钟馗的形象在各种绘画作品中频频出现,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也多得数不胜数;但由于他的确于史无据,事出无典,加之相貌丑陋鬼气十足。从来没有得到哪一朝皇帝赐给封号,也更没有中央政府亲自出面主持给钟馗建庙的记载。然而也正因如此,民间塑造钟馗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这使钟馗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世俗品格。

  这种世俗品格浸透到民间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了当时民间使用的一种捕鼠机,名叫钟馗。这架名为舞钟馗的宋代捕鼠器,工作原理其实与今天的并无二致。从实用角度讲,钟馗雕像其实实完全多余的。即便没有钟馗像,捕鼠机也照样能正常工作。那么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加上钟馗像呢?惟一的理由就是他的威慑力。

  古代民间造神的实用功利性,还体现在一种重要的民间风俗---那就是张贴门神钟馗画古代民居张挂钟馗像大门首当其冲,成对的张贴在两扇门板,单幅的贴在门的正上方。防止恶鬼上门骚扰。有的民居院落,进门之后还见不到主人的房间,用这座墙来隔开。钟馗经常出现的另一个位置就在这里。

  因为人们对鬼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鬼只能走直线,所以即便是不小心让鬼溜进门来,也会被影壁钱的钟馗老爷抓个正着。钟馗像贴在这里还带来另一个便利:因为在这里方便安置香炉红烛。人们指望钟馗尽心尽力的看家户院,所以像对待其他神一样,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奉上丰富的供品,焚香礼拜。

  虽说是神仙身份,但因为时时见面,司空见惯,日久年深也就把钟馗当作家庭的一员来看待。敬畏之余,也有亲切的一面。但如果作为门神的钟馗有失职情况,一家之主也会拿出家长的威严,甚至于破口大骂。

萍乡钟馗庙

  杂剧《盆儿鬼》写到元代民间这种特殊的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汴梁小生意人杨国用被人谋害。凶手用他的骨灰和泥,烧在瓦盆中,送给了邻居张老汉。瓦盆带来死者的鬼魂,吵闹鸣冤。张老汉得知盆里有鬼,魂飞天外。进而想到,自家的门神钟馗老爷严重失职。居然和自己一样老眼昏花,浑然不知,糊里糊涂得放鬼魂进屋。于是破口大骂:“好门神也,你怎生把鬼放进来了,俺要你做什么?”

  从元杂剧中普通百姓对钟馗的轻漫态度可以看出,他的神性已经丧失殆尽。既然如此,我们不免生出疑问:为什么作为神的钟馗又能一直保留至今?这或许与道教的推崇有关,从他经常使用的一种特别的武器,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塑造的痕迹。

  钢鞭和金锏之外,钟馗最常使用的可能就是这把宝剑了。钟馗用鞭和锏作打鬼武器的确非常适合,也符合钟馗的刚烈形象。相比之下宝剑就显得很温和,因为古代无论文官武将大多会佩带一柄这样的宝剑,人们为什么把这柄看似平淡无奇的宝剑佩给钟馗呢?

  这不是一柄普通的宝剑,而是道士专用的斩鬼武器---七星剑。剑身上的七个相连的圆点是北斗七星图案。北斗七星,在道教中拥有崇高的地位,是道士作法事时参拜的最重要的星宿神。明清以来,民间活跃着许多道士,他们游走江湖专以作法事为职业。宣称通过他们虔诚的祷告,北斗七星之神就会下凡人间,为人消除灾祸、疾病驱除邪气斩除妖魔鬼怪。这些乡间道士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大事小情无不插手。他们频繁的请钟馗下凡捉鬼,赋予钟馗新的职能---于是具有道教神仙法力的钟馗崭新登场。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春天里的节日。老北京人的观念里,农历五月是恶月,据说在这个月里毒虫病虫们全体出动害人生病。这毒虫数量非常巨大,被称为五毒。端午悬挂钟馗像风俗说明人又赋予他新的职能,钟馗斩五毒。

跳钟馗

  但钟馗故事里并没有五毒,倒是有五只小鬼。画像中经常尾随钟馗的就是这五只小鬼。他们是明朝时钟馗故事里的新出现的角色,据说钟馗的丑陋相貌与他们有关。

  在明朝版本的钟馗故事里,一改过去文艺作品中天生丑陋的说法。故事说钟馗本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书生,赶考路上被五只捣乱的小鬼毁坏面容。钟馗含冤而死,成为捉鬼的神以后马上收服了这五只小鬼。

  后来五鬼进一步演化成为五毒,又使钟馗担当起另一种全新职能,斩五毒的天师钟馗。其实原来专职斩五毒的神,另有其人----张天师。张天师是天师道的创始人张道陵的神化形象。明清以来随着钟馗故事的传扬,尤其是钟馗和五只小鬼的一段恩恩怨怨广为人知,钟馗渐渐取代了张天师。明清以来,钟馗又与张天师形象相融合,钟馗成为端午节里最受欢迎的明星---斩五毒的天师钟馗。

  这五只小鬼再也无法逃脱钟馗老爷警惕的目光,后来他们又变形为五只小蝙蝠---寓意福在眼前,或者恨福来迟。这五鬼变成的五福就更有说法了,《尚书?洪范》解释五福的具体内容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明清以来锺馗画祈求赐福成分增加。这幅画作是明朝成化皇帝所作的《岁朝佳兆图》,锺馗捧着如意,带领小鬼匆匆赶路。小鬼手中托盘里盛满柏叶柿子,上空有蝙蝠,寓意百事(柏柿)如意,福自天来。

  杨柳青锺馗门神画,是典型的"武判"样式。钟馗挥舞宝剑做出种种威武姿态,四周衬满流云、八宝、双喜等图案,活泼中带有吉祥寓意。

  苏州桃花坞门神中有风度潇洒的骑驴锺馗,侍从小鬼撑破伞相随,他手执牙笏目视前方空中飞舞的蝙蝠或吊系的蜘蛛,象征"福自天来"、"喜从天降",洋溢着喜庆色彩。北京更有画店别出心裁,去除锺馗手中的武器,增添了一枚超大铜钱,谓之托钱判。

  老北京读判官后面加儿话音,称判官儿,或简称判儿。于是又有人把锺馗怀里的大铜钱换成了胖娃娃者,寓意"盼子得子"。

跳钟馗面具

  就这样---驱邪魔,斩鬼怪,祈福得福,盼子得子,求财得财。人们生活所需一应俱全,钟馗最终成为古代民间诸神中的超级明星。

  (CCTV《探索?发现》供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责编:郭翠潇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2 页,当前为第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