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风俗细说 > 正文

[天工开物] 镜钮的变迁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21日 13:44)

  

 


  在北京一位梁先生家中,我们见到一面古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镜背上这只精灵古怪的海兽仿佛都在盯着你。镜子的中心也伏着一只海兽,那却是系丝带的镜钮。镜钮是中国古镜区别于其他古代文明中柄镜的主要地方,它不仅代表了一种中国文化,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铸造技术,而镜钮的变迁也衍射出铜镜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

  一个小小的镜钮怎么会代表先进的铸造技术?有人甚至认为那只是焊上去的。可是,那时根本没有焊的技术,铸造的出现已经是一个飞跃了。


  何堂坤:中国古代铸造造型有三种基本型,一个是泥型、再个失蜡法、再一个是金型。还有少量宋代以后有砂型。泥型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的主要方式。

  泥型铸造的收缩性、退让性好,铸造时花纹清晰。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模(mu)范制造、金属熔炼、浇注凝固、脱范清理。从出土的镜范看,古人基本采用立式浇铸系统,一般浇口和冒口分离,金属液从浇口注入,从冒口将空气赶出。金属凝固收缩时,薄处先冷厚处后冷,先凝固的金属退让出的空间由后凝固的金属补上,这叫做补缩。一旦补缩量不够或者实际冷却顺序不符合补缩规律,就会出现缩孔和缩松等铸造缺陷。


  镜钮和这些有关系吗?我们来看看镜子的剖面,镜钮是镜子中最薄体积最小的地方,自然先凝固,那么镜体给镜钮补缩。如果镜钮设计和镜体不匹配,镜钮或镜面就会出现缩松、缩孔,严重者还会出现断裂。可见镜钮不是随意就可以安上去的。

  这两面最古老的镜子,上面都有钮,看来,四千年前的先民已经能够解决镜钮带来的麻烦了。

  灿烂的青铜文化孕育了中国的早期文明,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量礼乐器物造型瑰丽,铸造精美。但是,作为生活用品的青铜镜却依然制作粗糙,镜钮也是造型简单的弓形钮和桥形钮,虽然历经千年,技术上却没有明显的进步。


  春秋之后,礼乐崩溃,一些日常用品得到了长足发展,铜镜的铸造技术开始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在长江流域,当时的楚文化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战国镜,许多镜子纹饰精细华美,镜钮演变为三弦钮。

  董亚巍:战国时代的青铜镜绝大部分是平面的,因为战国的浮雕艺术没有发展起来,其纹饰大部分引用的战国时代的一些青铜器上的纹饰,比如饕餮纹、雷纹、一些线条纹。这种镜子的几何形状,它打开以后的断面基本上是一个平板,所以这种镜子的镜面,它绝大部分是平面。那么它的镜钮呢,他想做大,做不大。如果做大以后,在浇铸以后它就会出问题,就会在镜钮背面出现一个缩孔。


  对于很薄的战国镜,对应它的只能是小而薄的三弦钮。

  汉代的铜镜出现了宽厚的镜缘、浅浮雕的装饰,这些都可以在铜液凝固收缩时起到补缩的作用,这时镜钮得以加宽、加厚。所以西汉后期三弦钮开始向半圆钮、圆钮演变。三国时的镜钮更是巨大无比。

  在开放的唐代,出现了许多中西结合的产物。我们在片头所见的狻猊葡萄镜就是典型代表,狻猊就是狮子,也叫海兽,是从印度传入的。

  狻猊葡萄镜是高浮雕镜子,为了解决浇铸时的缩补平衡,铸镜师们加高加厚镜缘,而没有高厚外缘的就增加镜子的厚度,镜钮和纹饰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可见,当时的铸镜师已经能够利用剖面的几何形状很好地处理镜钮、镜体的缩补平衡问题。此时的铜镜铸造达到了巅峰。


  战国到隋唐是中国铜镜发展的辉煌阶段,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了含锡达22-24%的高锡青铜。含锡量高可使镜面白亮,但镜子也变的很脆,摔在地上甚至会碎。

  从配以三弦钮的战国镜到饰以圆钮、半圆钮的汉镜,到钮与纹饰融为一体的唐镜,铸造精品比比皆是,其背纹细腻生动是现代工匠很难达到的。透雕镜和夹镜更是绝品,唐代之后就消失了。


  宋代出现了许多带柄镜,它实际上是铸造技术退步的一个表现。

  何堂坤:它的花纹比较简单了,有的是没有花纹了,就是素镜了,这是一个。再个是它的成分上来讲呢,含锡量比较低。在做这个圆镜子的时候,因为铜(浇铸冷却时)有个微观缩松,或者叫显微缩松,很容易造成它的 缩松。它为了避免这个缺点,它采取另一个办法,加了一个柄,有柄后,各种各样的缺陷就赶在镜柄上了,所以它的铸镜比战国汉唐镜更加容易一些。

  宋以后,镜子的艺术地位丧失,只保留了使用价值,铸造技术直线下降。但纵观铜镜的发展,它在青铜铸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何堂坤:所以这个铜镜可以说它在合金技术、铸造技术、热处理技术这三方面,代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最高成就。

  其实,铸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过程,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为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缺陷而绞尽脑汁。中国古镜上的镜钮虽然不起眼,但它的存在却是我国古代先进铸造技术的一个明证。(作者/吕洁)

责编:郭翠潇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