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薅秧号子是贵州的一个歌种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8日 14:00 来源:新华社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8日 14: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11月27日专电(记者周芙蓉)遵义海龙坝是古夜郎族人聚居地区,为了提神解闷,消遣疲劳,每到中耕除草时节,农民们就唱起了薅秧号子。有专家称,遵义地区的薅秧号子中,以海龙薅秧号子数量最多,音乐性强,具有代表性,是贵州颇具特色的一个歌种。
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王德埙认为,海龙薅秧号子旋律性强,节奏舒展,热情奔放,多用平腔与高腔相结合的唱法。帮腔往往用假声,高亢嘹亮,远传数里。内容较为丰富,叙事的有《古人号》《文书号》等,抒情的有《月亮号》《荷包号》等。其演唱已初步形成一定的程式:起头是《出门调》,中间是《打闹号》等多曲,休息时有《歇气号》《吃烟号》等,收工时则有《则工号》。
王德埙认为,海龙薅秧号子具有感情抒发直捷明快的性格特征,热情奔放的气势,取高腔、平腔相结合的唱法。由于这一歌种已打破单一民歌体裁的界限,从而丰富了自身的曲调,具有深度挖掘价值。(完)
责编:白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