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传统节日要留“形”更要扬“神”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9日 16:41 来源:光明日报

  逛庙会已然成为北京人欢度春节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陈晓根摄

  近年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始“式微”,而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却呈现出甚嚣尘上、喧宾

  夺主之势。今年,间隔仅一天的传统“元宵节”和舶来品“情人节”狭路相逢,这一中西碰撞所表现出的反差,使传统节日保护这一话题再度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之一。如何保护传统节日?如何使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弘扬?本报记者就此特别拜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洋”盛不可怕,怕的是“土”衰

  不久前,记者回家过春节,在与上初中的侄儿一起“探讨”他的学习问题时,刚满12岁的侄儿冷不丁冒出一句:“叔叔,过几天就是情人节了,你回北京后准备怎么过啊?”他这个问题不仅当时问倒了我,而且让我现在想来都有点“后怕”――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与我侄儿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可能对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不甚了解,但对像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洋”节却能轻易地说出好几个。

  更关键的是,洋节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我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中。有媒体报道,2005年的平安夜,仅重庆市就有15万人上街狂欢。而今年的情人节,北京更是出现了一“瑰”难求的局面。

  然而,相对应地,尽管烟花爆竹今年由“禁”改“限”,给北京等200多个城市增添了更多的“年”味,但仍有人抱怨传统节日的传统味淡了。而以“闹”为特征的元宵节,其“闹腾”和“红火”的风头则险些被仅间隔一天的“洋”节情人节盖过。

  正是基于对“洋”节日“盛”的担忧,以及对中国传统节日日渐“式微”的一种危机意识的文化自觉,河南大学教授、民俗学专家高有鹏在今年春节前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呼吁人们重视民俗,特别是春节。他表示,作为中国百姓日常生活内容之一的民俗,正在经受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存在着被淡化、被遗忘的危机,这种危机应引起警惕。

  尽管不少人对高教授的这一观点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宣言》所折射出的问题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洋节不能完全排斥。事实上,一些洋节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传统节日形成一种有益的互补。譬如父亲节、母亲节就迎合了国人的一些心理需要。而最令人担心的是传统节日被忽视被冷落。“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表示,不应将洋节看成是洪水猛兽,类似“母亲节”这样的外来节日,可以弥补我们传统节日的不足。又如,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过圣诞节,但我们不怕圣诞节,因为我们没有那种强烈的宗教情感。很多年轻人过这个节,也就是新鲜而已,“洋”节不会代替春节、中秋这样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传统节日。

  保护传统节日要“承”故“纳”新

  在全球一体化日趋紧密的大背景下,中西文化碰撞产生出某些文化趋同现象,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人们已经认识到,对外来节日、外来文明采取简单的排斥、否定或敬而远之的态度,显然是既不现实,也不利于自身节日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这一现实使我国的传统节日保护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凌宇表示,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传统节日首先是一种民俗现象,如果仅从这一角度而言,一种民俗的保存或消亡倒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从深一层角度来看,传统节日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俗现象,它跟一个民族的历史存在方式密切相关,和一个民族的精神人格需求紧密相联。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这一属性决定了它在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是考虑到它在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维系民族文化和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在近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我连续提出了三个有关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议案。”纪宝成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个议案提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2004年两会期间一经提出,便成为提案建议的热点和焦点之一,在全国,甚至在整个华人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务院法制办也正式回函表示:‘目前,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统筹研究是否将传统节日设立为法定节假日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提出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文化传统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事实上,传统节日本身包含着珍贵的民族精神养分。譬如端午节,形式上虽为划龙舟、吃粽子,但在本源上却蕴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情怀。屈原的这种精神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内含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一文化遗产经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人格的传承而更加完善。这种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直到如今。

  凌宇代表认为,端午节内含着的这种对民族精神品格的追求,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是无价之宝。它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起蕴含着我们祖先几千年的精神承传。这一承传如果在我们这一代就此断绝的话,对整个民族而言都将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情。对于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应该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它们的积极成分,但绝对不能失掉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

  传统文化要留“形”更要扬“神”

  越是物质富足的年代,人们对非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就越高,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拯救乃至捍卫传统节日的呼声一直居高不下。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开始日渐重视这一趋势。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6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五部委正式发布《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6年2月12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正式确定501个推荐项目,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名列其中。

  “这充分表明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保护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意识开始增强,这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件好事。但这还不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应在更高层面上意识到这种保护的重要性,在主体性上有更大的作为。”凌宇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洋节趋“热”、传统节日趋“冷”所引发的“土”“洋”之辩,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我们更应重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掘问题。纪宝成代表认为,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通过群众性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直接手段之一,又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更是在广大青年中普及传统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热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正陷入危机,走向消亡,对此观点我一直不敢苟同。从我国不断加大的春运潮就可以看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凌宇代表最后对记者表示。“传统节日的保护是一个非常复杂也极为重要的关键问题,我们既要保留其形,让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不至于失去其传承的外在形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扬其‘神’,要创新过节的形式,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传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链接

  ■春节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庆祝这个节日的风俗习惯: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挂年画、蒸年糕、吃饺子、守岁、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元宵节中国最古老的夜的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猜灯谜、走百病(妇女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端午节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记者 曹建文)

责编:郭翠潇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