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格萨尔》第一章 《格萨尔》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11日 19:39
降边嘉措
凡是关心我国文学事业、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因为我国没有史诗、尤其是没有长篇英雄史诗而感到遗憾。
黑格尔曾经断言:中国没有民族史诗。他在《美学》这部巨著中,论述世界史诗发展的历史时说:
“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他们的关照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从有史以来最早的时期就已形成一种以散文形式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历史实际情况,他们的宗教观点也不适宜于艺术表现,这对史诗的发展也是一个大障碍。”
黑格尔这位被恩格斯称作“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哲学家、美学家以权威的口吻,郑重其事地做了这样的断语,其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从那以后,“中国没有民族史诗”,几乎成了无可争议的定论。众多的中国文学史里,史诗部分一直是个空。
这个空白能不能填补,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
随着对我国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我们祖国大地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源。中国不但有史诗,而且有世界上最长的、至今活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活形态的民族史诗。
从雄伟壮丽的青藏高原,到辽阔富饶的蒙古草原;从长江黄河源头,到雅鲁藏布江流域;从神奇秀丽的天山南北,到美丽的贝加尔湖畔;从苍茫巍峨的昆仑山下,到迤逦万里的喜马拉雅山周边地区,到处都流传着一首不朽的诗篇,她的名字叫《格萨尔》。
《格萨尔》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后来流传到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地区,是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她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精深博大,规模宏伟,内容丰富,流传广泛,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她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
正如钟敬文教授生前一再强调的那样:“《格萨尔》是属于全人类的。”
这首宏伟的诗篇,如同一条流动的文化大河,世代相传,从遥远的古代吟诵至今,还将继续流传下去。她像喜马拉雅山那样宏伟雄奇,像长江、黄河那样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永葆艺术青春。
《格萨尔》反映了藏民族发展的重大历史阶段及其社会的基本结构,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是一部活形态的、形象化的藏族历史,是研究古代藏族的社会历史、经济生活、生产劳动、宗教信仰、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著作。
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历史早已把我国各族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格萨尔》这部史诗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追求公平、正义和富裕文明的幸福生活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望。
《格萨尔》的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走过了艰难、曲折、坎坷、悲壮而又辉煌的道路,是藏族历史上少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我们伟大祖国多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不多见。《格萨尔》的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首诗篇,一首悲壮苍凉的诗篇,一首大气磅礴的诗篇,一首洋溢着蓬勃生机、充满着青春活力的诗篇,一首孕育着创造精神、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诗篇。
从她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时间跨度非常之大,有一、两千年之久;从藏族的社会形态来看,自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社会,经历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农奴制时代,直至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依然在辽阔的青藏高原广泛传唱,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一起流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表现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历史上藏族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都对《格萨尔》的流传、演变和发展产生过影响,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沧桑变化,都在这部宏伟的史诗里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使她日趋丰富和完善。反过来讲,《格萨尔》对各个时期藏族文化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而在藏族文化史上确立了她不可替代、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藏族文化史上没有第二部书,能像《格萨尔》那样深刻地反映古代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对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与世界上其它一些著名的英雄史诗相比,《格萨尔》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她世代相传,至今在藏族群众、尤其是农牧民当中广泛流传,是一部活形态的英雄史诗。
第二,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有120部、100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就篇幅来讲,比古代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古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总和还要长,堪称世界史诗之最。
随着《格萨尔》的搜集整理、编纂出版和学术研究取得巨大成就,逐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格萨尔》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扩大,让世人以惊讶、赞赏和尊敬的目光重新审视和认识长期被雪山环绕、相对来说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的这个民族,重新评价这个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和非凡的聪明智慧。藏族人民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格萨尔》为藏族人民赢得了世界声誉。
在《格萨尔》这部史诗里,讲述了这样一个古老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整个雪域藏区,妖魔鬼怪横行无忌,黎民百姓遭受祸殃。在天界的神佛们为了普渡众生,拯救苦难中的黎民百姓,派神子格萨尔到雪域之邦,做黑发藏民的君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赋予格萨尔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史诗里说格萨尔诞生在长江源头地区,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历尽艰险和磨难,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经受了磨炼,增长了才干,对民间的疾苦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更增强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以超人的神奇力量,率领“岭国”——古代藏族的小邦国家的军民,将作恶多端的妖魔鬼怪统统消灭掉。
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依靠神奇的力量,降妖伏魔,为民造福。他5 岁时,与母亲移居黄河源头;8 岁时,他所属的岭部落迁移到黄河源头,在那里生息繁衍。按照这部古老史诗的叙述,格萨尔率领的岭国百姓——古代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黄河最初的开拓者、最勇敢的保卫者。
12岁时,格萨尔在整个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成为岭国国王,同时娶岭国最美丽贤惠的女子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大王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国的辛赤王等,先后降伏了几十个“宗”——古代藏族地区的部落联盟和小邦国家,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创造了辉煌的英雄业绩。
在降伏了人间的妖魔鬼怪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母、王妃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
《格萨尔》的结构,不同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史诗,有她自己独特的结构艺术。按照传统的说法,有《天界篇》、《英雄诞生》、《赛马称王》等分部本作为序篇;接着是四部降魔史,即:《魔岭大战》、《霍岭大战》、《姜岭大战》和《门岭大战》。此外还有十八大宗、十八中宗、十八小宗等部。这是整部史诗的主体部分。最后是《地狱大圆满》和《安定三界》。可以概括为《天界篇》、《降魔篇》和《地狱篇》三个部分。
《格萨尔》这部英雄史诗,通过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的英雄业绩,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斗争。降妖伏魔、惩恶扬善、除暴安良、抑强扶弱、维护公理、主持公道、消除苦难、造福百姓、铲除人间不平、伸张社会正义的主题思想,像一根红线,贯穿了整部史诗。正因为《格萨尔》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在深受苦难的藏族人民当中引起强烈共鸣。这是《格萨尔》这部古老的史诗世代相传,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格萨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反映藏族历史的一面镜子,她深刻地表现了藏民族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地描述了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及其逐步走向团结统一的过程,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艺术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部形象化的藏族历史。黑格尔曾经指出:一部优秀的民族史诗,能够“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格萨尔》也是这样一部能够展示藏民族精神的展览馆。
《格萨尔》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美学价值、文献价值和认识价值,她的一个重要艺术成就是塑造了数以千计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驰骋疆场的男子汉,还是美貌贤慧的妇女,无论是历尽沧桑的老人,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格萨尔、珠牡、绒察查根、晁通、丹玛、嘉察协噶、米琼卡德等人物,已经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此外还有众多的神佛和妖魔鬼怪,他们的形象描绘得也十分鲜明生动,没有雷同化和概念化的感觉。
作为民间文学作品,《格萨尔》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朴素自然,通俗易懂。这种口语化、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同史诗口耳相传的流传形式有着密切联系。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格萨尔》的语言千锤百炼,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集中地体现了藏族语言的特点和优点,是藏族语言艺术的宝库。这也是《格萨尔》永葆艺术生命力,深受群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格萨尔》是一部深受群众欢迎的伟大史诗,但是,在历史上,由于藏族社会长期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神权占统治地位,神权高于和大于人权,劳动人民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没有地位,他们创造的文化也不被重视,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相反,受到歧视、排斥和压制。因此,从未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搜集整理,一直在民间流传,自生自灭,妨碍了《格萨尔》自身的保存和传播,使她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和影响。许多优秀的《格萨尔》说唱艺人默默去世,致使大量说唱资料未能保存下来,人亡歌息,造成永久的遗憾;不少珍贵的手抄本、木刻本以及珍贵的文物古籍也令人痛心地散失了。
这种情况,与希腊史诗和印度史诗的命运,也是迥然不同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藏族人民、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体的藏族劳动人民,与祖国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一起,成为国家的主人,《格萨尔》命运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史诗这种艺术形式,才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