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民俗频道 > 走进西藏 > 嘉宾文萃 > 正文

拉萨,风景这边独好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23日 15:15

  

李路阳

  有人问我:你到西藏拉萨后,第一感觉是什么?

  我说: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

  我去过不少地方,但最让我动心的是西藏,那是种心灵的震撼,刻骨铭心。

  飞机从拉萨贡嘎机场降落后,一走出机舱门,我便被久违的蓝天白云拨动了僵硬的心弦。从机场坐大巴到拉萨大约3小时,路上,可尽揽拉萨河美景。

  拉萨,素有“阳光城”之称,城市不大,值得观赏的景点却很多,像布达拉宫、哲蚌寺、大昭寺、八廓街、罗布林卡、药王山、色拉寺、小昭寺、拉萨河等。最著名的要算是哲蚌寺、布达拉宫、大昭寺了。

  每年藏历七月初一到七月初五,也就是阳历8月初,拉萨人都要过传统节日——雪顿节,这时候到拉萨,不仅可以游览这些奇特的景点,还可以看到最壮观的景致:哲蚌寺展佛。据说,雪顿节最早就是在哲蚌寺形成的。每逢夏季,僧人为了避免踩死昆虫,都不能出门,要留在寺院关门修行,于是,人们便带着酸奶去孝敬僧人。“雪顿”就是“奉献酸奶”的意思。五世达赖驻锡哲蚌寺的时候,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寺院,向达赖五世和众僧奉献酸奶,祈求长寿、丰收的摸顶加持。这时,附近的藏戏表演队也会赶到这里演出,渐渐地便形成了最早的雪顿节。而今,哲蚌寺展佛则象征着拉萨雪顿节拉开了序幕。

  那年的8月7日,我和朋友们摸黑赶到了哲蚌寺后面的展佛山,一睹寺庙国唐中最大的佛像。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法号长鸣,香烟袅袅,数百名僧人站在山顶上,将一巨大的白布从展佛铁架的底端拉上顶端,展平,然后,在一声号令下,众僧又将巨幅国唐拉开,展挂于其间,垂有1/3黄色锻面经文的白布遮掩着整个佛像,众僧又在号令下将它慢慢向上收起;渐渐地释迦牟尼佛像完全展示在世人面前,那巨幅国唐足有7层楼高,覆盖着山的峭壁上。这时,金色的朝阳跃过山顶,将万道金辉洒向光彩夺目的佛像,使她在晨曦中显得无比庄严辉煌。这时,我蓦然发现漫山遍野挤满了观佛的人群。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仰慕着佛像的崇高与伟大,恭敬地向她顶礼朝拜,人群涌动着将无数哈达抛向佛像,以全身心的敬仰与热爱祈祷佛的恩赐。诵经声、祈祷声犹如海潮此起彼伏,袅袅香火弥漫于山野之间。展佛整整持续了一上午。

  看完展佛,我返回哲蚌寺,经老朋友廖东凡的引见,结识了该寺的罗桑主任,他带我们参观了哲蚌寺。哲蚌寺是拉萨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庙的首寺。寺庙很大,大得令人震撼,令人叫绝,令人肃然起敬。在这片多达2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里,曾生活过多达7700多名喇嘛和活佛。传说,500多年前,宗喀巴的得意弟子强央曲杰带着他的8个徒弟来到拉萨,他在这群山的东部、西部和中部各点燃一盏酥油灯,一阵风吹过,东西两盏灯灭了,中部那盏酥油灯依旧长明。他又朝山下扔了块石头,石头滚到一牧羊女面前时,牧羊女抖抖围裙,石头嘎然而立。强央曲杰断言:“这是块吉祥地,牧羊女是空行女转世,咱们寺院的第一幢房子就在这里奠基”。从此,便有了哲蚌寺。

  罗桑主任带我们走进错钦大殿。大殿占地2000近平方米,有183根巨大的柱,可容纳7000 多名喇嘛。全寺喇嘛每天都要在这大经堂里喝茶早祷,听活佛讲经。大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前,摆着若干盏酥油灯,这些酥油灯昼夜不灭,被称为长明灯,有专职僧人日夜供奉。大殿的墙壁上绘满栩栩如生的彩色壁画,令我目不暇接。

  走出大殿,罗桑主任又带我们观看了僧人辩经的地方——法苑,据说这是公元十一、二世纪时的两位藏族学者创立的方法,并有著作传世。后来,凡是进入寺庙的僧人都必须研读此书,弄清辩经的方法后,才能参加辩经会。辩经精彩绝伦,三五人一伙,坐着的提出自己的立论,站着的击掌发问,滔滔不绝点出对方立论的不完善之处。辩经声、击掌声此起彼伏,激昂跳跃,虽然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那气氛让我好一阵兴奋不已。过了一个来钟头,面庞严肃的执法僧一声令下,众僧立刻停止辩经,集合速度之快,就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一般。执法僧众僧宣读了辩经纪律,并总结了本次辩经情况,最后让一值日僧人打开花名册点名。罗桑主任告诉我,凡是没有来参加辩经的僧人都要被罚款五元。我突然发现有几个僧人远远地坐在一边,我问罗桑主任这是怎么回事?他告诉我说:“这些僧人是见习的,还没有取得辩经资格。”看来,他们还没有弄清辩经的方法呢!如果能把是的东西变成了不是的东西,把不是的东西变成了是的东西,这才算掌握了辩论方法。

  众僧下课后,罗桑主任有带我们参观了佛学校,孩子们显得格外聪明伶俐,直到今天,在我的脑际里仍时常浮现一位大眼睛的男孩子稚气可爱神情。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他叫丹珠,家就在拉萨,爸爸妈妈都在工厂当干部。我问他想家吗?他笑着摇了摇头说:爸爸妈妈每星期天都来接他回家过周末。我问他喜欢在这里学习吗?他高兴地对我说:喜欢。我又问他:你在这里学习,将来想干什么?他闪动着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特别自信地说:“我要做一个大经师。”他的话震撼了我的心。我不敢小瞧他,虽然他是个孩子,但他的抱负远比我大得多。

  有人问我:故宫和布达拉宫,哪个更雄伟?

  我说:都很雄伟,但布达拉宫的雄伟渗透着幽远的神秘。

  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传说当时的城墙每边长1公里,红山上修了999间房,连同山顶上的红楼便是千间,其富丽堂皇可以想见。可惜,因后来雷电引起的火灾和兵乱,这古老的布达拉宫只留下了法王殿和观音殿。现在的布达拉宫是17世纪五世达赖执掌政教大权后下令在被毁宫殿的遗址上重新修建的。

  布达拉宫外观13层,依山势而建,高达115米,分红白两宫,白宫是达赖生活起居与政治活动的地方,红宫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众多的佛殿。布达拉宫有7座金顶,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托起这些金光灿烂的金顶直入云霄。

  布达拉宫收藏着许多唐卡,大型唐卡被叫做“国唐”,也叫“国固”,最大的“国固”高56米,宽47米,据说是我国第一大唐卡。别人告诉我,这巨幅国固平日都深藏于宫中,只有到了隆重的宗教节日时才拿出来一展。我很幸运,赶上了布达拉宫40年来第一次展佛,这巨幅国固就是其中的一幅。两幅巨幅佛像悬挂在布达拉宫的城壁上,令我震惊的是天还未亮,朝圣者就从四面八方涌到布达拉宫前,把街面3围了个水泄不通。当天色渐亮、佛像依稀可见的时候,我发现街上的朝圣者开始向佛像顶礼膜拜了,他们有的合十祈祷,有的五体投地,有的边转动着手里转经桶边诵咏佛经,神情安详、坦然、平和、善良。拜完佛像后,他们便离开大街,开始围绕布达拉宫顺时针转经。人们很有秩序地朝拜、转经,人流如潮,却没有任何嘈杂声,惟有匆匆步履,许多人在行走中始终手摇转经桶。

  据说,转经桶里都装有一纸顺时针缠在桶内的经文,沿着顺时针方向转一圈转经桶,就意味着念了一遍经。沿着转经道走也是这个意思,转一圈也意味着念一遍经。对信仰佛教的人来说,摇转经桶必须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转反了就等于白念一遍经文。转经也是如此,必须沿着顺时针方向往前走,否则也等于白念。

  我顺着转经的人群往前走,走到布达拉宫的后身时,和同行的朋友走岔了,朋友在另一条路上招呼我过去,我想都没想,掉头往回走,不曾想,刚回身迈出一步,就被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拉住了。他用藏语对我不停地说着什么,我虽然听不懂,但从他的表情上看,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劳而无效的错误。老人的目光很坚定,也很真诚,直到看我转回身继续往前走,他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我笑了笑,然后继续走他的转经路。

  我走过布达拉宫后面的城池,那池水中鱼很多,观鱼的当地人对我说,这池里原本没有鱼,都是信仰佛教的拉萨人从农贸市场买回来,专门拿到这里放生的。

  信仰佛教的人把放生视为修佛性,也就是说以平等心对待自然界中所有大小强弱善恶的生灵。在转经道上我常常看见老人们牵着羊转经,这不是普通的羊,是被他们视为放生的生灵。老人从一群即将被屠宰羊中解救出一只放生,这只放生羊便永远相随于解救它的主人的身边,直至自然死亡。藏族人对凶恶的狼,也同样慈悲为怀,放还一条生路。在藏北,牧民看见一群狼追击野马时,会把多数狼打死,而给一只小狼放还活路。

  在布达拉宫的转经道上,有不少化缘的僧人和尼姑。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转经的朝圣者将钱放进化缘僧人的钵内,又从钵内自己找回一些零钱。僧人依旧表情祥和地唱经。后来,我向藏族朋友了解究竟,朋友对我说:僧人、尼姑为寺庙化缘,对布施者没有任何要求,愿意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比方说,你兜里只有一张10块钱的钞票,可你就想布施1元钱,那你可以坦坦然然地从钵内自己再找回去9元钱。化缘僧人对此不仅不嫌弃,还会一如既往地唱经以致谢意。

  有人问我:去哪儿最能体味拉萨人的生活?

  我说:八廓街,在那里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宗教与生活的和谐交融。

  不少人把八廓街叫做八角街,想必是某人念走了音,以讹传讹造成的。“八廓”才是准确的叫法,“八”音在藏语里是中心的意思,“廓”音是转的意思,很明显,“八廓”的意思就是围着中心转。

  那么,这个中心是什么呢?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后,用阴阳历算法测出西藏地形如同一个仰卧的魔女,对藏王立国十分不利,于是,藏王下令在魔女的心脏——卧塘填土建寺,这座寺庙就是现今的大昭寺。因为大昭寺坐落在魔女心脏,很自然,也就成了西藏的中心。绕大昭寺转经,不言而喻就是“八廓”了。

  大昭寺圣殿有一尊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佛像。据藏文史书记载,这尊佛像在释迦牟尼在世时就已塑好,佛祖亲自为身像开光,散花加持,最后藏于印度金刚座寺。印度国王达尔玛巴拉在位时遭到外道军队的侵略,那烂陀寺被摧,教法几乎被毁,他请求汉地国王支援,汉地国王送去珍宝。印度国王因得到帮助而击败了外道军队,为了感谢汉地国王的大德大恩,将这尊释迦牟12 岁等身像送给了中国。南北朝时这座佛像被迎进中原,后来供奉在洛阳的白马寺。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藏王松赞干布派使者请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许配给他。文成公主进藏前,唐太宗把这尊释迦牟尼12 岁等身像赐予公主。起初这尊佛像供于拉萨的小昭寺,松赞干布的尼泊尔妃子带来的一尊释迦牟尼8 岁等身像供于大昭寺,松赞干布去世后不久,盛传武则天要攻打拉萨夺回佛像,吐蕃上下十分惊恐,慌忙把大小昭寺里的这两尊佛像作了调换,并把这尊释迦牟尼12 岁等身像藏匿在南镜门里面。到了唐中宗时,又有金城公主许配给了藏王赤德祖赞,金城公主提出要看祖奶奶带来的那尊佛像,她来到小昭寺,没有见到那尊释迦牟尼12 岁等身像,到了大昭寺也没有见到。金城公主发现大昭寺只有4间佛堂,和记载中的5间还差1间,她料定还有1间隐秘的内佛堂,于是,她东敲敲,西打打,发现了一扇糊着泥皮的门,打开一看,果然藏着释迦牟尼12 岁等身金像。她惊喜万分,把这尊金像安置在殿后净香室中心。后来,西藏先后发生了两次反佛运动,大昭寺被封禁,这尊佛像被拉出寺庙,饱经了历史的沧桑和风雨。直到公元11世纪,毁佛藏王达玛乌冬被刺死后,人们又将藏匿在沙堆里的这尊佛像刨出来,重新供在大昭寺。从此,这尊释迦牟尼12 岁等身像成为大昭寺的主佛,被称为“至尊怙主”。

  拉萨这个地方原来叫“吉雪卧塘”,据说,就是因为有了这尊佛像才改叫“拉萨”,那意思是神佛驻地。西藏千千万万佛教信徒们把这“至尊怙主”视为信仰的中心,到这儿来朝佛、“八廓”,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佛祖的虔诚与崇拜。

  在大昭寺门前,每天都有数十人在那里磕五体投地头。他们有的是拉萨人,有的是来自西藏各地的人,还有来自青海、甘肃、四川的佛教信徒。我在那里和他们交谈时,正逢一对夫妻及其弟从遥远的藏东一步一个长头磕到大昭寺,当他们磕最后一个五体投地头,双手触到大昭寺的门坎时,他们久久地匍匐在那里,用心声向佛祖表达着自己深深地祈愿。

  当他们完成了这长途跋涉的朝圣历程后,几乎所有在大昭寺门前磕五体投地头的人都向他们表示了崇高的敬意,把钱和食物送到他们手里。当我看到这些朝圣者对佛祖虔诚地顶礼膜拜时,我意识到没有谁能够取代佛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她已在久远的一千多年前就深深地溶化在朝圣者的心中。

  我在藏北采访的时候,曾在那曲和当雄交界的地方碰见过三位磕等身长头的尼姑,她们分别来自藏东昌都地区的阿真寺、德多寺和格索寺,从1994年11月5日从家乡相约起程,到我碰见她们的那一日,1995年9月5日,她们已经这样一步一磕地整整磕了10个月,她们告诉我,还需两个月,她们就能磕到大昭寺的门前,到达朝圣的终点。我很难想象她们是怎样翻雪山、冒严寒、大地为铺、风雪做伴、一步一磕等身长头地度过了这漫长的10个月。我当时穿着翻毛皮大衣站在她们面前,而她们仅仅穿了一件秋衣,围着一个牛皮围裙。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内心向外涌动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那就是由衷地敬佩。据藏族朋友说,像她们这样磕长头的朝圣者,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化缘,无论走到谁家的门口,都会受到迎接英雄般的礼遇。在藏民心中她们是生命力最强的人,是信念极强的苦行朝圣者,也是离佛最近的人。

  在大昭寺门口我还采访过一位拉萨老人,她告诉我,她每天上午转经,下午就到这里磕等身长头,一共要磕500个,她指指脑门上丹田处磕出来的一个像眼一般鼓出的东西说:“这是磕出来的”。我问老人家打算磕多少个,她笑着对我说:“10万个”。我问道:“磕到什么时候呢?”她依旧微笑地说:“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我非常感动,紧紧握住老人家的手,老人依旧慈祥地微笑着。

  在八廓街,你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宗教文化气氛,同样也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商业生活气息,他们之间非常奇妙地交融在一起。据说,自从大昭寺建成后,便有人在周围建房定居下来,随着烧香拜佛转经的信徒越来越多,西藏的商人们也不失时机地围绕大昭寺转经道做起各种买卖,久而久之便成了商业街。八廓街全长不到10里,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铺前还有一个接一个的商摊,商品应有尽有。拉萨的朋友告诉我,拉萨最漂亮的姑娘在八廓街。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发现果然如此,许多店铺里都可见到衣着华贵容貌漂亮的老板娘。

  到八廓街来的人有买东西的,也有转经的,从早到晚从夏到冬,川流不息,但无论是谁走到这儿都会自觉地沿着顺时针方向转着走。西藏的商人很会做生意,特别是古董摊的摊主,你若不识货,又不懂讲价,那就只好自认倒霉了。卖宝石的都没有摊位,如果你想买个猫眼石,卖家会从袖口里露出让你一看,然后双方的在袖口里进行讲价交易。

  在大昭寺正前方立着一块高3米,用藏汉两种文字书写唐蕃会盟碑,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在它的旁边不远处有一棵柳树,传说此柳是文成公主亲手所栽。在八廓街的四角耸立着4根挂满经旗的高高旗杆。

  西大门外那根经旗杆,相传是松赞干布为迎接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而栽。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八廓街东南的一根,相传是因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听到甘丹寺落成的喜讯,一高兴将手中的藤杖插进地里,大声祝福。后来,人们就把他的藤杖装进旗杆,仍旧插在那里。八廓街东北角那根旗杆里面,传说装着蒙古族著名将领嘎顿泽旺的长矛,他于1681年率领蒙藏联军打败了森巴人的入侵。为了纪念他,这根经旗杆取名为“嘎顿塔卫”,意思是“嘎顿泽旺大经旗杆”。立在大昭寺讲经广场南侧的一根,是经过达赖七世格桑嘉措亲手加持过的,非常神圣。

  在八廓街北街中央有个宝瓶形白塔,人们转到此都要地着它祈祷,原来,这塔里珍藏着西藏商人之神村崩Ÿ罗布桑波的头盖骨。相传他曾率领庞大的商队往返于藏汉两地,还有传说他是宗喀巴大师商队的总管。自从500年前,这座白塔被立在这儿之后,冷清的市场就渐渐地变得繁荣起来了。

  大昭寺的每一个景致都有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一天,拉萨朋友一大早就把带到大昭寺,转经的人很多,他指着大昭寺门楣上的三盏酥油灯问我:“你知道这三盏酥油灯是做什么用的吗?”我自然不知。他告诉我,这三盏酥油灯表示今天拉萨市有三个死者的遗体被送往天葬台。早晨4∶00多钟天还未亮,死者就被送往天葬台,去的时候要按星相师算定的时间来八廓街转经,并在大昭寺门口点燃一盏酥油灯,放在上面,然后在那儿停留片刻,口念六字真言经。这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祈祷“至尊怙主”超度死者亡灵。

  到拉萨旅游去

  亲爱的读者朋友,看了这篇文章,您是不是很想去西藏拉萨旅游呢?如果真有此念,我非常愿意把我在那里的旅游经验告诉您,使您能够在那里度过一段愉快的假日。

  从成都乘飞机时,随身的旅行包里最好装一件外套或薄毛衣,以备下飞机后随时增衣。拉萨贡嘎机场很美,我第一次去西藏的时候,刚一下飞机就被太蓝的天空、太白的云朵、太美的山峰感动了,加上也没发现有什么不适征兆,路上,激动得和西藏朋友说个不停。朋友告戒我少说话,到宾馆后多喝水,中午睡个好觉,下午少走动,以免体内氧过快外泄,引起高原反应。我听从了她的话,事实证明效果不错。下午到晚间,通常会有头疼等高原反应症状出现,也有不少人没有任何不适反应,当然,只要晚上睡个好觉,第二天就会基本适应。在我接触的朋友中,也有数日不适者。依我的观察,实际是高原恐惧症反应。比如,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西藏,当空中小姐告诉乘客飞机已进入西藏地域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就出现了头疼、手心出汗等不适症状。我对他说,飞机是密封的,根本不缺氧。或许,他想明白了,当下症状全无。可一出飞机,他的不适症状又出现了,其实,刚下飞机时,由于体内携带着足够的氧气,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出现高原缺氧反应的。

  拉萨街上到处都是四川人开的川菜馆,菜价和北京差不多,味道也不错。你如果觉得招待所的饭菜不可口,可到街上去吃上几餐,换换口味。

  到拉萨,身上要稍微带些计划外的钱,以满足自己在八廓街的购物欲望。很少有谁到八廓街不买东西的。买东西要会讲价,7、8月是旅游旺季,摊商也随行就市地把价格抬了上去,你可以和摊商讨价还价,有的东西可以半价成交,甚至更多。但是,宗教用品通常不讲价。八廓街有个专门卖香水的市场,都是从尼泊尔、印度进口的欧洲货,价格比内地便宜。藏刀、首饰、工艺品都很“西藏”,有种很独特的古朴自然的美,每个逛街的游客都会动心地买上一些。初次进八廓街,不要见什么好就马上买什么,要先看后买,因为,很多东西都不会一家独卖,货比三家后再讲价买定,这样就不会后悔了。

  在八廓街逛街一定要沿着顺时针方向走,转动经筒也如是。逛街时不要随便给别人拍照,如若非常想留个纪念,一定要征得对方的同意才行。要尊重那些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的佛教信徒,不可以在旁边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到寺庙游览观看佛像时,不可乱指,如果你想示意某像,必须将右手手指折入手心,以其余四指恭敬地指向佛像。

(编辑:郭翠潇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