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民俗频道 > 走进西藏 > 讨论主题 > 正文

  

专家支招:如何拍出好作品 (思想篇)

  【寒山秋水】同样的景致,同样的人物,会因拍摄者的修养不同儿呈现不同的效果,张老师,您说您以前是学音乐的,这段经历对您的摄影工作有没有影响?孙明光老师,您参军的经历是否也影响了您的摄影取材和摄影风格?

  【嘉宾:张超音】西藏题材的摄影不能说每副作品都可以感受到音乐,尤其人们在紧张的摄影采访中,不可能时时去跟音乐联想,但是在有些方面,比如在风光摄影方面,看到比较好的画面他会联想它的音乐节奏以及它的旋律,我会根据这种体会运用一些特殊的技巧,使画面更节奏旋律化。比如我在黄河源头扎陵湖一个藏族部落拍摄一片大面积的经幡,许多摄影者一定会被这壮观的场面所吸引,而求全、求大,完整的拍摄。此画面我经过认真思考,我决定进入经幡的中心位置,以仰角、逆光、慢速度、过度暴光,拍摄了经幡的局部画面。这幅作品完成后,简洁的画面,经幡在风的吹动下,像一曲乐章在奏响。画面恰到好处的技术处理,使人一眼就能领悟到藏民族对宗教的一种虔诚与崇拜。

  【嘉宾:孙明光】的确是这样,一个人有了一段当兵的经历,对他一生的意志品质都有可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我有幸到青藏高原当兵,除了我们连队有10几位藏族和其他民族战友以外,我们大量的接触当地的藏族同胞,无形之中我们的思想感情会融到藏文化的氛围里去。比如说七五年我下乡到玛多黑河公社,那时候搞牧业学大寨,我带着州县的三位年轻女干部住在一户牧民家,老奶奶不知道从那里听说我喜欢吃酸奶,当时正直12月份,产奶的牛很少,于是她每天给我攒一些牛奶,三天做一小桶酸奶给我吃,而没有给那三位女干部,后来我才知道。我与当地牧民的情感很深,再一个是当地的自然环境非常艰苦,这对我们的意志品质锻炼也是很难得的机遇,可以说我现在是特别能吃苦的一个人,在我剪辑完格萨尔30集电视片之后,我一个人走上高原,在西藏和青海结合部待了三个月,而且这一次我能够喝生牛奶了,这也是一种生存能力的提高,所以你要拍出好片子,非得深入到账房里面去,一是要有感情,二是要适应纯牧业的生活,这种苦你反而看作是一种乐,真正体会到拍摄的过程是最幸福的。

  【雪泥飞鸿】请问专家:西藏的文化内部也有很强的地域性,在摄影或制作纪录片时,西藏各地的摄影题材上有什么差异,或者说注意入什么方面入手,是重于自然风光,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或就是宗教题材。我的问题不知说明白没有?

  【“文化人”】请杜老师用语言来解释美。

  【特邀主持人:杜永彬】如果你到过西藏,就会感受到真正的“天人合一”,我不是摄影家,但是我认为最好的摄影语言就是将雪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流湖泊、巍峨的山脉等神奇的自然景观与金碧辉煌的寺庙、虔诚的人民、多彩的民居等玄妙的人文景观和神秘宗教氛围巧妙地融为一体。

  【秀世花火】请问嘉宾你们用镜头记录了那末多美丽的西藏风光,我想你们的思维不仅仅只停留在美景之中,那末透过镜头带给你们更深的思考是什末?

  【注册时用户名都占用了】一定是有所思考才有的现在这么多有深度的照片。

  【嘉宾:孙明光】我去高原更喜欢拍摄有关人文题材的片子,确定好一个选题以后,要做好案头工作,甚至在没有出发之前,应该在理论上武装一下,读一些这方面专家的论述,到达拍摄现场以后要做深入细致的采访,多记录、了解整个活动的过程,确定拍摄方案。一旦进入拍摄现场,你的拍摄就更有把握,你是在深入采访和理论武装的基础上激情发挥。现在是读图时代,一些人文地理杂志曾刊出调查表,问及图片与文字所占的比例,是四六比。

  【嘉宾:孙明光】美国《国家地理》在派出摄影师后,往往会再派一名文字记者一同参与选题的制作。这并不是说,这位摄影师就不会写文章,《国家地理》的编辑这时希望他们能从各自的视角来看待认识这个选题,其用意是充分发挥图片和文字的不同优势。影友们也可以请别人写文章,配你的图片,但被请之人没有到过拍摄现场,这是最大的缺陷。效率也低,不合算。还不如自己拿起笔,加强写作训练。写文章是一种技能,只有靠实践,多写多读,就会提高。从我和一些人文地理杂志的交往中感到,图片和文章都要好,才会被采用,才会被当作重点稿件,给你10个页码左右的篇幅。2002年我用三个月时间,去雪域高原拍了四五个选题,图文并茂地先后被六家人文地理类杂志社采用了17篇次。其实,我也在转变。怎样适应某些杂志读者群的需求,把一些深奥的内容,用轻松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也还在努力。

<<上一页下一页>>
第11页
(编辑:王今一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