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民俗频道 > 走进西藏 > 讨论主题 > 正文

  

关注传统文化的价值

  【秀世花火】请问苑老师:文化的理解与沟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会有什么作用?

  【嘉宾:苑利】由于地域等方面的原因,以往人们对民族地区文化独特性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在文化生存环境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年代这并不是问题。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民族间的接触,文化间的碰撞,将会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人们很早便将“入乡问俗”作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保存下来。为了能使民族间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各种误会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介绍少数民族文化,使人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它们,并在了解的过程中获得彼此认同。近年来,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别对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大量投入,其主要原因,就是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交流,使沿海与内陆产生更多的共识。举例来说,从前有些朋友对我说,藏族实行天葬,看起来很残酷,好好一个人,死了还要被千刀万剐,切成碎块喂鹰,很难理解。与此同时,我也听到过藏族朋友对汉族丧葬习俗的不解,他们说:汉族成天讲人死上天堂,但不知为什么人一死就被埋入“地狱”?其实,任何葬俗都是这个民族传统哲学观的具体显现,

特邀嘉宾:苑利老师

  对于其他民族匪夷所思的习俗,在该民族的哲学构架中都很容易得到入情入理的解读。藏族实行天葬,是因为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能够升天,在没有现代文明的时代,升天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鹰来实现。汉族重五行,认为人既生于土,死后理应还于土,故主张入土为安,实行土葬。人们在关照异文化的过程中,之所以多有不解,主要在于人们对其传统哲学理念的生疏。解读一个民族,应该首先从文化开始,只有文化认同,才会有情感认同,才会有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安定。

  【8248:】那末“全球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同化政策,“同化”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嘉宾:苑利】“全球化”无论是好是坏,它都会因为通讯的便利、交通的发达而成为一种倾向。它肯定有好的一面,方便人类的一面,“书同文,车同轨”了嘛。但它肯定也有坏的一面,这便是容易造成文化的单一化。文化大革命中“八亿人民八个戏”,就是四人帮搞文化同化政策的结果。它给人民带来了什么?文化的贫乏嘛。这种文化的同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世界上有很多人明确地反对“全球化”的提法。

  【8248:】既然有利有弊,中国学者主张什么?“全球化”?还是“百花齐放”?

  【嘉宾:苑利】明眼人不难看出,近五十年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政治到经济,基本上采取的是一体化措施,这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是不难理解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做法也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文化方面,我们并没有采取简单的同化政策,而是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信仰自由。尽管我们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加强,但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今后我们要做的工作不是文化的同化,而是文化的认同。

  毫无疑问,文化的认同决不等于文化的同化,恰恰相反,它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以往,有些人也许一直将多元文化视为政治一元化的障碍,其实,这种观点要不得。正如动植物学家一直在强调动植物品种多样性一样,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说亦极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为人类的文化创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一笔极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对此,我们必须百般关爱,把它认真保护起来,而不是将其轻易同化。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把它当成一个民族步入现代化的沉重负担。文化的同化不但有碍民族感情,有违民族政策,同时,对我们多民族的文化建构也将会有百害而无一益!

  【秀世花火】请问苑老师:有人常以是否进入文字阶段来判断一个民族的文学发达程度,您认为合适吗?

  【嘉宾:苑利】在国外,人们将有这种想法的人称之为“文字霸权主义”。以此来判断一个民族文学的发达程度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文字确实发挥过重要作用,许多民族的历史文化之所以能得到较好传承,原因之一,便是文字记录了这一切。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通过文字得以传承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多渠道的。在许多无文字或文字不甚普及的民族中,许多民族文化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语言传承模式来实现的。这里面同样诞生出许多文学精品,国外的荷马史诗且不说,就是藏族史诗《格萨尔》这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也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完成的。不肖说,藏族《格萨尔》也有文本传承的问题,但其主体部分是口耳相传。说来奇怪,一个生活于穷乡僻壤的,从未出过远门的、目不识丁的牧民,居然能在没有任何文本提示的情况下,讲述十几部甚至几十部史诗故事,吟诵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诗行。这行行精品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藏民兄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精神食粮。如果仅凭着它缺乏文字上的记录,缺少人们常用的文学载体,就说它落伍,这难道不正说明真正的落伍者不是别人而正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吗?

  不要因为我们多少掌握了几个文字就评头品足。其实,世界很大,文化的载体很多。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人们的不同选择。

<<上一页下一页>>
第4页
(编辑:程振宏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