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也谈传统节日缘何被冷落了?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21日 13:44
日前因端午节有可能被他国申报为文化遗产,传统节日引起了许多国人的关注。在4月16日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呼吁,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尤其是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的年轻一代。有关部门还准备投入2000万元,用于保护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
传统“国节”被冷落和西方“洋节”被追捧,并非偶然事件,也非一天两天的事情。大致说来,一方面与国外强势经济文化大背景有关,一方面是商家和媒体看中了“洋节”的市场与时尚,双双炒作之下,“洋节”便盛行起来。
年轻人过“洋节”过得很热闹,反之,传统节日却要文化官员出面倡导,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除了对于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这一原因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点“技术性”因素值得思考。首先,传统节日多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如春节祭灶君,端午祭龙、祭屈原,中秋祭月等。勿庸讳言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上述节日和习俗被贴上迷信和封建标签,以至于谈到传统民俗文化,每每可以听到诸如“弘扬正面影响,消解负面影响”之类的担忧。换言之,观念上的“破旧”和行动上的“立新”存在着矛盾,这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难免要打折扣。
举个例子说,如果去问年轻人:为何要过“情人节”?哪怕他不知道“情人节”缘由,也起码懂得“情人”的含意。可是你要问到:春节祭灶君,灶君是谁?端午祭龙,又是为何?恐怕就没几个人答得上来。传统文化知识及其丰富内涵,需要代代相沿,上一代人不懂,或者不说,下一代人又如何知道?因此,传统节日被年轻人冷落,虽说令人遗憾,却并不奇怪。
其次,许多传统节日与农事和社群娱乐有关,如端午龙舟竞渡、元宵闹花灯等,在农业文明的社会,大家手中的农活儿再忙,都会腾出过“节”的时间。所谓“节”,生活节奏的放松和调节是也。如今,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除春节外,端午和中秋都没有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人们依然是“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过节没有过节的时间,也是个实际情况。
此外,我们传统节日所组织的娱乐活动太少,由政府或单位举办文娱演出,又普遍缺乏认同感和参与感。换言之,春节看“电视晚会”,中秋购买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这一家一户的闭门过节,能好玩到哪去?从前的春节游艺、端午竞渡、中秋走月都是娱乐性强、参与者多的民间民俗活动。如广东惠州的春节舞龙活动,在明清时期便极为兴盛,除舞龙外,还有舞凤、舞狮等。其“出龙时,一路鼓乐不断,龙飞凤舞,穿街过巷,观者如云。”
由此来看,保护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不能因噎废食,不能破“旧”而不立“新”。一来要有传承中华文明的自觉意识,要从尊重民风民俗做起。二来不妨实行“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多鼓励扶持民间的舞狮会、龙舟会等活动。据我所知,香港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在拨款资助各社团举办的中秋节游艺晚会,从迎月至追月,到场的人皆可免费享受娱乐节目。此举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