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民俗频道
|
专题首页
|
系列在线
|
网上展览
|
相关文章
">
">
">
在线主题
游牧民族的信仰与生活习俗
时间:8月13日14:30—16:30 >>>>进入论坛
相关文章
·
从传说到信仰:一个蒙古村落民间传统的文化运行
·
多层次信仰:一个蒙古村落传统民俗社会的维系
·
复调式祭祀仪式与复合型民俗角色
特邀嘉宾
邢莉
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专攻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民俗。主要著作有:《草原文化》《草原牧俗》《观音:神圣与世俗》《摇篮边的祝福》等。
纳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迄今,以蒙汉两种文字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出版2部书,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歌词等200余篇;编辑20余种书。
在线精华
·
开场白
·
游牧民族的信仰文化
萨满教于喇嘛教经历了几百年的抗争,萨满教虽然日渐衰落,但是,它教义中的一些内容,以及一些重要的祭祀仪式,尤其是一些民间的信仰思想等,都渗透进了喇嘛教的相关仪式中,二者结合在了一起,留在了民间的信仰生活当中,比如,敖包祭祀、火神祭祀就是二者结合的产物。
·
民间信仰的价值与生命
研究民间文化具有它很深层的意义,它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是一个层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人的精神的需求、文化的需求,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把民俗文化甚至民间信仰通过一种旅游的表演形式展示出来,有些展示只是极为表面的,并没有理解这种民俗文化或者这种民间信仰的很深刻的历史的渊源,而完全把它商品化了。这是民俗学家极力反对的,也是我们要大声呼吁的,作为民间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特别是在没有文字的民族中,它累计了这个民族的全部知识、全部智慧,所以应该给予它足够的重视和地位。现在在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实行文化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部的文化保护工程也正在实施,这个就是保存民间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
·
草原敖包文化溯源
有一首歌叫《敖包相会》,几十年来误导了人们关于敖包的认识,就是最近一些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男女青年在敖包前相会的情景,实际上敖包是神圣的祭祀场所,它有很多的禁忌,比如说,不能踩杀周围的昆虫,不能开掘周围的地被,不能折断周围的树木,不能惊动周围的鸟禽,不能在敖包周围便溺,不能扔废弃物,偷盗行窃者不能参加敖包祭祀,家里有人去世的人不能参加敖包祭祀,被官府判过刑的不能参敖包祭祀等等。有的敖包妇女是不能上的。
·
马背民族的马崇拜
蒙古族确实以马背上的民族俗称,他们放马、崇马、训马、骑马,蒙古族有一句谚语:“歌是翅膀,马是伴当”。蒙古族跟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关系,甚至是一种互助和朋友的关系,他们认为马是一种义畜,所以他们把马看得非常高贵。在动人的蒙古族民歌里面,很多都是歌颂骏马,还有很多松词、赞词里面也都歌颂了马。马使蒙古族能够驰骋天下,马使蒙古族能够统一他的内部,元代是靠马上得之,并赢得了世界的荣耀。
·
游牧民族风俗琐谈
古代蒙古族的丧葬比较神秘,而且有丰富的形式,比如说:风葬、土葬、水葬、天葬等等多种形式,风葬一般是萨满和一些巫师的丧葬习俗,布里亚特蒙古人中间留存这样的习俗,土葬是蒙古帝国时代的主要的丧葬习俗,包括成吉思汗之内的好多皇帝、将相、包括很小的一些将军,他们的丧葬据说都是土葬,而且是深埋的形式,丧葬的方法是这样的,先很深的挖进去,然后把土埋掉,再赶来马群把丧葬的地方全部都踏平了,然后坟地上杀一个刚生下来的小驼羔作为记号,这样母驼就会年年来到这个小骆驼死的地方,人们就会知道这个地方是一个丧葬的坟地。
·
蒙古族风俗在当代的变迁
蒙古族的习俗确实在发生变化,因为它的那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比如说蒙古包现在只是在旅游点出现,有的时候在定居的居住房屋旁边搭盖一个蒙古包是暂时用的,而不是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方式了。这种变化可以说是对一个游牧民族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变化。但是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希望它能够保存下来。这样的文化保存,对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振奋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