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与传说的结合
郭翠潇:请问贺老师,七夕“乞巧”的习俗为什么会盛行一时,并与《牛郎织女》传说相联系呢?
贺学君:我想至少有三种原因。首先是经济原因。自秦汉以来,我国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纺织成为广大妇女的必修课,她们渴望在经济生产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为“乞巧”习俗的萌生、盛行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其次,传说中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也有的说是女儿),她心灵手巧,尤其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想获得灵巧的姑娘们当然十分自然地把织女当成自己崇敬的榜样,向她乞巧。再者,人民津津乐道的《牛郎织女》传说所表现的牛郎与织女的真挚爱情,特别是男耕女织,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正充分反映了广大民众,特别是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追求。这也可能作为一种心理因素,促成了节日与传说的结合。
郭翠潇:七夕的习俗不仅仅有乞巧,还有乞子、拜魁星、晒书晒衣服等等很多,全国各地也颇有差异,那么请问贺老师,一个传说怎么会同几种习俗相关联呢?
贺学君:一个传说附会几种习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附会于完全不同的几种风俗,如《牛郎织女》既与“七夕节”相连,又同“端午节”有关(某种异文)。二是附会于几个名称相同、内容互异的习俗。如《牛郎织女》附会的“七夕节”就是如此。黄河流域,“七夕节”称为“女儿节”。在陕西,相传这一天,出嫁的女儿都要被接回娘家,不然天母如果发现小夫妻常年同居是要将他们分开的。在广西等地,“七夕”又称“双七节”,那儿的习俗不是“乞巧”,而是贮水,据说用那日贮的水洗澡,可以免除疾病。在福建、浙江一带,同是七夕乞巧,又有各不相同的风俗。福建,把七夕乞巧的供食分给孩子们,说吃了可以增进友爱,不会吵架;浙江则是外婆给外孙送“巧食”,认为孩子吃了就能生巧。
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传说的变异性。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根本特性之一,包括传说在内的任何有生命的民间文学作品,都要世世代代地在民众之间流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人民群众作为作品的接受主体,传承主体,实际上也是创造主体。这种主体,由于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形成互不相同的需要和个性,也就是不同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在对某一传说进行接受和传承的时候,必然要抓住其内在结构所提供的生长点,将自己的需求和个性注入进去。在主客体的交流结合中,传说的变异,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牛郎织女》的“七夕节”,在各地之所以会与不同的具体风俗相结合,正是不同群体主体的创造、变异所致。《牛郎织女》同端午节的联系,也是它在特定地区流传时,被那里的群体主体创造、变异的结果。
责编:郭翠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