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历史·人文·民俗]

寻找七叶窟——央视记者走读玄奘路连载十五

央视国际 2003年09月19日 11:09

  从菩提伽耶向西北方向行驶70公里后就到了王舍城遗址。我最先看到的是在山丘上起伏的老城墙,从东到西绵延了40多公里。 这座城墙就是佛陀时代的频婆娑罗王所建,城墙包围着王舍城。王舍城曾经是摩揭陀国(Magadha)的首都,一些石窟和在石头上刻画的图案,都证明这里在2600年前有过旺盛的精神思考。摩揭陀国王频婆娑罗(Bimbisara)喜欢探求精神生活,使得当时称雄北印度的王舍城成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王舍城的精神探讨风气也吸引了迦毗罗卫城的王子悉达多。悉达多也来到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以其平静端庄的举止折服了王舍城里的人们,甚至惊动了国王频婆娑罗前来探望,并允诺将一半国土赠予悉达多。悉达多表示,只有当自己找到满意的人生答案后,一定会返回王舍城。


传说是大迦叶居住过的毕钵罗

  当悉达多在菩提伽耶大彻大悟后,他在鹿野苑收留了一些弟子后,便开始前往王舍城,并在城郊竹林里讲经说法。频婆娑罗听了佛陀的讲演后,十分感动,于是下令把竹林精舍奉献给了佛陀和比丘们。竹林精舍也就成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所大道场。现在竹林精舍已经恢复了当年地规模,进门后就是一个亭子,茂密的竹林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再往前走就是一个空荡荡的水池,倒映着蓝蓝的天空。在酷热的季节里,佛陀和弟子们就在里面洗澡。居住在王舍城的外道人舍利弗听了“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佛法之后,立即悟到了佛法的精髓:一切事物唯从因缘所生,必以因缘而灭。这正是他在苦思中想得到的东西。舍利弗把自己的感想告诉了好友目犍连,目犍连也觉得十分受用,于是两人虔诚地拜倒在佛陀座下,成了佛陀的两大高徒。

  老城墙南侧就是灵鹫山(Griddhakuta Hill),现在有缆车可以直接通到山顶。上面有日本人出资建造的世界和平塔,灵鹫山的名字源自两种说法,一是山上常有鹫鸟栖息,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山上有一石头酷似鹫鸟而得名。整个山丘被绿树覆盖,突兀中伸出的几块巨石,如同比丘躬身倾听佛陀讲演时太过投入,以至于化成了石头。远处小丘上有一平台,平台上有一开口“回”字形的矮墙,有石头垒砌而成,周围飘扬着经幡。据说佛陀这里曾经讲授《法华经》。平台下面是提婆达多用石头砸伤佛陀的地方。提婆达多十分嫉妒信众对佛陀的景仰,他依仗着阿阇世太子的庇护,曾经打算用石头结束佛陀的性命,结果只伤及了佛陀的脚。阿阇世太子为了早日继承王位,将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囚禁在不远处石牢里。阿阇世篡夺了王位后,在山区北部建造新王舍城。这一切都发生在佛陀身边,可见佛陀的智慧和仁慈的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并不能阻止邪恶的产生。阿阇世杀父篡位后,感到治理国家的艰难,并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忏悔,遂归依佛门。我参观的地方有不少佛教遗址,但又有明显加工过的痕迹,让人感到是佛教历史的“真实再现”。

  附近山丘上的天然石窟,以及因势凿出的石屋,记录了比丘们当年的面壁修行和辩论。其中七叶窟在佛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典文献都说七叶窟在灵鹫山。我转遍了灵鹫山,也没有找到七叶窟。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山脉没有任何变动,石窟也不应该自行消失。经过多方打探,一位当地的佛教徒才告诉我,七叶窟是在灵鹫山对面的威巴瓦山丘(Vaibhava Hill)上,威巴瓦山在古代叫“耆阇崛山”。两座山丘的中间恰好就是老王舍城。古典文献说,石窟上面生长着七叶树,故名七叶窟。当地人却有另一种说法,七叶窟的得名并不是因为洞窟上面有七叶树,而是因为有七个洞窟。

  乘车来到威巴瓦山脚下,只见热气蒸腾,走近一看,才发现是温泉从池子里流淌出来。附近建有一座印度教庙,大批印度教徒来这里洗温泉澡。走过了印度教庙,就能看到一座石头垒成的古堡。传说是大迦叶居住的毕钵罗窟(Pippala Cave)。大迦叶过着严格的苦行生活,他也要求僧众遵从严格的戒律,并因此得罪了不少不愿意苦修的比丘。从毕钵罗窟再往上走就能看到几座耆纳教庙。四周裸露着岩石,老树把根深深扎在石头缝中,远远望去,到也是一片苍翠峥嵘。走了半个多小时后,从山顶沿一小路拐下山坡,再往坐拐就到了一个石台,有篮球场般大小。石台下面是山谷,里侧就是七叶窟。一路走来,我似乎在观览印度宗教历史。先是土红色的印度教庙,再是米黄色的耆纳教庙,最后则是本性天然的佛教石窟。这三个本土宗教集结在一座山丘上,也显示了印度文化的包容性。


七叶窟外景

  七叶窟周围十分幽静,站在洞口可以望见远处的开阔地。石窟前面的石台显然是古人依据地势开凿出来的。出乎我意料的是,这里洞窟上方没有七叶树,只有一些丛生荆棘。洞窟也没有七个,顶多也就有两个半。我钻进一个较的洞穴,洞口有点蜡烛和烧香的地方,我拿着蜡烛走了进去,洞内高低不平,洞深不到20米,尽头有一道又深又窄的石缝。在附近的几座山丘上,这里的两个洞穴算是比较大的,应该就是七叶窟了。佛教徒在这里进行了佛教历史上的首次结集。时间就在佛灭后的雨季安居时期(佛入灭后的90天),大约有三个月之久,因为有近五百位阿罗汉参与此次会议,史称“第一次结集”、“七叶窟结集”或者“五百结集”。所谓结集,就是对佛陀所说的经进行编辑整理。

  古印度一直盛行以记诵口述的方式传授圣典,佛教也不例外。佛陀入灭后,大迦叶表示要把佛的遗教进行整理,使佛法长久传留下去,让僧众遵守佛的教诲和戒律。这一号召得到了僧众的响应。在大迦叶的主持下,五百比丘在七叶窟参加了结集大会。持戒的优波离负责朗诵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常年照顾佛陀的阿难朗诵佛陀曾经对大众的教诲。每唱诵完一部经典,在得到与会者一致认同后,就定为法典。未被邀请的比丘们心里不服气,但是出于对佛陀生前教诲的感激,或者说出于一种历史的责任,他们自己组织起来,在附近自行结集。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九里的记述:“大迦叶结集西北有窣堵波……西行二十余里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大众部结集之处。” 可以这样说,七叶窟结集相当于官方版本,窟外结集则属于非官方版本,全体僧众都承认其真实性。因为佛陀在世时,他经常使用当地方言讲解佛法,而且对不同对象也善于使用的不同比喻。弟子们对他的论述产生不同理解也在所难免。

  佛教历史上的第二次结集,又称“吠舍离城结集”,相传是在佛灭后一百年后在吠舍离城举行。参加结集的是以耶舍为首的七百比丘。佛教历史上也称为“七百结集”。结集的过程不仅是整理佛教理论的过程,也是神话编造与加工的过程。从此以后,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 大派,这两部后来又一再分化,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每一个部派都说自己佛陀精神的真正捍卫者,他们又把佛教理论与当时的社会活动相结合,不断发展自己的思想、理论和学说,并且大肆宣扬。这让人联想到路线斗争和党派较量。

  佛经见诸文字是在佛陀入灭后一百五十年。最初的佛经是刻写在贝多罗叶(pattra)上,称为贝叶经。贝多罗叶具有防水及经久耐用的特性。到了大乘佛教初兴之际,贝叶经开始流行起来。一部经典需要多片贝叶才能完成。贝叶采下后先经水煮、晾干,让叶片变得柔韧不易断裂,然后把叶片两面磨光,并截成所需规格。通常每面最多刻写七、八行。古代大乘经典的贝叶写本,一些是用笔尖沾上墨汁写出来的,另一写则是刻在贝叶上,然后涂上颜料。制作完成后再在叶面上涂肉桂油,贝叶经具有防潮、防腐及防虫蛀。玄奘从印度返回西安后,也带回贝叶经,至尽依然保存完好。


印度教庙附近的温泉浴

  如今我们只要翻开古典佛经,就会看到“如是我闻”的开卷语,意思是“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相当于《论语》中的“子曰”。“如是我闻”就是源于七叶窟结集。阿难在比丘面前叙述佛陀生前教诲时,每次开头时都要说:“我闻如是,一时佛住所居处。”大迦叶及各位比丘听到这个句子时,都不由得掉下了眼泪:无论多么刻苦持修,死亡都是不可抗拒的。昨日还能亲见佛的面颜,今天就已经称道“我闻”了,众比丘内心大为伤感。我站在七叶窟,遥望远处的灵鹫山,回忆当年佛教的第一次结集,实在让人感慨万千。那一夜,我在“竹林精舍”附近的一家旅馆过夜,望着窗外,对面客房里的灯火明明灭灭,每一盏灯火都是一个生命吧。想一想来这里的人都是过客,从这个角度看,在家和出家实在没有什么两样。

  作者简介:

  张讴 男 现为中央电视台驻印度首席记者,大众传播学硕士。1982年8月起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纪录片组组长。代表作有纪录片《两位百岁老人》、《地球村民》等。1991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拍摄了大型纪录片《草原丝绸之路》,1991年参与编导了《香港沧桑》。出版有《世界电视史话》、《流动的旋律》(诗集)、《感情的时间》(诗集),编译有《二十世纪世界女诗人作品选》、《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

(编辑:王卉来源:CCTV.com)

相关文章:

  • 央视记者走读玄奘路连载专辑 (2003/09/19/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