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卖吆喝声被界定为无形遗产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1日 09:32
今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寻找、保护无形遗产”,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无形遗产,只是我们未必认识。日前,广东中山市一位老婆婆的吆喝声就被界定为无形遗产。
这位婆婆叫刘佩瑜,今年81岁,她十几岁就开始在石歧走街串巷叫卖水果,刘婆婆说叫卖时不但嗓音要好听,而且还要叫唱出水果的产地,水果的价钱、水果的特点来。
刘婆婆叫唱:喂, 鲜红概大个荔枝哩,芝麻细核卖平荔枝哩,喂 有九成九细核荔枝卖呀!
年纪大些的石歧人都知道,三、四十年代以至六、七十年代,石歧街上有三位叫卖水果的小贩,其中要数刘婆婆的叫卖声音最洪亮。
中山行内人士认为,据了解,无形遗产主要是指民间濒临消失、失传的文化创作,刘婆婆叫卖的曲调与沙溪、大冲的鹤歌有些接近,由于是来自百姓的信口开河,他们并没有对曲调进行过严紧的考究,所以属于民歌民谣类。
中山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郑胜:它有旋律,有一定的节奏,形成了一种音乐,音乐里还有一定的句子。
中山市博物馆馆长 张潮:商贩叫卖声,它的年代比较早,据我们了解在中山会唱这种吆喝声的仅此一人,它属于无形遗产的历史声音的一个部分,同时也属于民间文化的一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