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央视播报

丰富多彩的纳西文化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02日 15:25

  走在丽江古城,您决不会联想到江南的水乡,丽江是纳西人的丽江,纳西人用自己五彩斑斓的文化,让古城变得色彩鲜艳。

  纳西族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丽江古城第一道彩色的风景就是纳西族妇女的衣服。她们的衣服肥肥大大,外面还罩着一件厚厚的羊皮披肩,肩膀的两边有两个大圆布圈,代表着日月,披肩上面的黑色代表黑夜,下面的白色代表白天,中间还绣着精美的七星,所以这种衣服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披星戴月”,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

  平常咱们看见的少数民族,经常是有重要的节日和活动时,才会把民族服饰拿出来穿戴,不过在丽江,您随处都可以看到这些“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她们仍然按照过去的传统过着平静的生活。

  丽江地区的气候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天有四季”,早晚的时候,气温特别低,而中午太阳跑到天空正中间的时候,那种高原上直射的阳光,又会把人的皮肤烤得生疼,这个时候,“披星戴月”服就派上用场了,冷的时候,羊皮可以御寒,而到了艳阳高照的时候,当地人就会找块空地,对着太阳晒后背,有了羊皮的保护,这后背和整个身子就会烤得暖暖和和的,特别舒服,所以,当地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就是管晒太阳叫“烤太阳”。

  不过,光那么死板地坐着烤,很容易就会睡着,所以纳西族的妇女常常是几个人围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吃东西,那感觉就更是惬意了。古代的时候,纳西族妇女商量婚丧嫁娶的大事,或者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就专门要把邻里的女伴们招呼到自己家里,端上吃的东西,你一句,我一句,大家一合计,这困难就解决了,这种习俗叫“话重”。直到现在,“话重”的习俗仍然保留着,老百姓还是喜欢有事没事的凑到一起,聊天喝茶,现在,丽江周边迅速升温的“农家乐”,就是由这种习俗演变而来的,所以和其他城市不一样的是,这里的农家乐反倒是当地人参加得比较多。

  和很多少数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管是节日还是平常的日子,只要哪里有人起了个头,立刻就会聚拢过来一大群人,伴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而这些音乐里面,听到最多的就是纳西古乐。纳西古乐保留了部分唐宋元明的词曲牌音乐和纳西先民音乐形式和风格,被人称作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对这些演奏它的老人们来说,这些音乐贯穿了他们的一生,所以只要还拿得动乐器,他们就不愿意停止演奏。

  还有一种“活化石”我也得给您介绍一下。不知道您注意了没有,在丽江古城,不管客栈还是商店,招牌都很特别,上面的文字除了汉字、英文,往往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符号,这些符号就是东巴象形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所以被称作“活着的象形文字”。在古城里,有一道猜字壁,您也来猜猜看,这些文字都是什么意思?

(编辑:王卉 来源:CCTV.com)
鍏充簬CCTV | CCTV.com浠嬬粛 | 澶浜哄姏璧勬簮鍌ㄥ搴� | 鐗堟潈澹版槑 | 娉曞緥椤鹃棶锛氬渤鎴愬緥甯堜簨鍔℃墍 | 鑱旂郴鎴戜滑 | 骞垮憡鏈嶅姟 | 鍙嬫儏閾炬帴
 涓浗涓ぎ鐢佃鍙� 鐗堟潈鎵€鏈�
浜琁CP璇�060535鍙�  缃戜笂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佸彿 0102004
缃戦〉璁捐锛�涓娌冲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