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濒危仍在加剧 总数仅剩1000多条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09日 15:34)
中华白海豚以其稀少的数量被喻为“海上大熊猫”。由于污染和人类活动的侵扰,近年来,中华白海豚数量大幅减少。专家们对钦州湾海豚群的未来也表示了担忧。
中华白海豚在198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保护红皮书》,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哺乳动物。我国南方的近岸海域,都曾是它们的天堂,但从上世纪70年代,白海豚数量大幅减少。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潘文石: 人类对山地对海洋的开发,使他们生存变得很艰难,你想想,中国的海岸线这么长,以前从钦州湾到长江口都有白海豚,但今天很多地方都没有了.
白海豚属于智商较高的动物之一,它们生活的海水和淡水混合、盐度适合的近岸海域,这也是人类活动最繁忙的经济区.喜欢接近人的白海豚经常被船只的螺旋桨打伤或者被鱼网缠住。
国家海洋局 第三海洋研究所 教授 周秋麟: 珠江口目前大概有一千只左右,台湾海域大概有两三百只,厦门海域有60多只,如果从厦门的情况来看,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改革开放以前厦门海域估计有100多只,过了20年后,现在不到六十只,2004年1到--7月份又有六只丧生。
据了解,即使在设立国家级保护区的珠江口和厦门海域,白海豚除了遭遇日益严重的海水污染外,每天都面临死伤的威胁.白海豚普遍面临的困境让专家对钦州湾的未来忧心忡忡.
香港海洋环保协会会长 博士 王敏干: 这里的环境暂时是比较自然的,保留得不错,没有太多的围垦啊,没有太大的渔船啊,现在暂时还可以,可以说这里是我们保护中华白海豚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希望海岸线尤其要尽量保留。记者看到,三娘湾一带的海滩处于我国近海少有的原生状态,还保留着极为罕见的岩石生红树林。但是另一方面,岸边开发工程和以观赏白海豚为主的旅游也搞的热火朝天。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周秋麟教授:我们如果要发展生态旅游的时候呢,一定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千万不能有太多的船过度密集地去追赶白海豚,使它受到惊吓。
专家指出,当地应该尽快出台严格的政策,对入海河流的工业污染物排放严格控制,尽快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遏制渔业养殖盲目扩大的趋势,同时给船只划定航线.这些对保护海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公柱 海涛 广西钦州台 黄河林)
责编:王卉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