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可可西里)一把锤子走天涯——科考队员李建国的一天
央视国际 (2005年10月17日 10:14)
“你看这里都是蚧壳,几千万年前沉积在这里的。赶快打!”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建国看到要采的样本就激动异常,拿起地质锤敲打岩样。“我们搞古生物研究的,就要靠一把地质锤采样,每条山沟,挨个敲打。”
10月11日一早,记者和李建国一同来到龙尾错湖边的黑石河河谷采集古生物样本。“不就是打打石头吗?”记者认为这是个轻松的差事。
李建国虽然只有32岁,可一副经常跑野外造就的黑黑的脸膛和长长的胡须,看着40岁都不止。他一边走一边看周围的山势和岩石。“不同岩层和岩石中保存着不同的古代生物化石,所以要仔细看是什么岩质。”
我们从黑石河河口开始沿着冰冻的河滩向纵深行走。走了3公里,在河滩上吃完午饭,李建国准备开始沿河采样。他先用GPS定位器定下起点和经纬度,“我想沿着河流向下游河口走,要沿河边采25个岩石样本。”
没走200米就是一个海相沉积露头--李建国已经找好的工作剖面。“这里有距今1亿多年的中晚期侏罗纪海相动物化石,双壳、腕足、珊瑚动物化石都有。你看这个双壳的纹理都能看清楚。双壳的形态就像我们平时吃的牡蛎。”他打下一块岩石给我看。
采完岩样,李建国拿出一个小红本开始写写画画。“这是野外记录簿,要把采集样本的资料详实地记录下来,包括工作剖面位置、方向、地层岩性特征、样品类别位置,以便进行采样区域对比和利于其他人再来研究。”这里是化石的富矿。工作了一个小时以后,李建国恋恋不舍地向下一个工作面走去。
无人区高原的天气变幻莫测。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下午就开始下雪。山河白茫茫一片。在河滩边缘,我们贴着岩石行走,满脚泥水,湿滑冰冷。当石壁挡路的时候,爬山是惟一出路。5100米的海拔高度,爬上30米的高坡,背着越来越多岩石样品的李建国气喘吁吁。
快到河口了,泥岩、粉砂岩、砂岩、灰岩各种岩样已经采齐。双壳、腕足、珊瑚动物化石,还有轮藻、介形虫、有孔虫、孢粉等动植物微体化石采样也基本完成。“采样以后就要进行实验室分析。用仪器把标本修饰揭露完整,通过仔细鉴定,确定它的化石属种。微体化石要通过盐酸、醋酸等各种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再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详细进行微细特征观察、鉴定。从而揭示可可西里这一区域的古生物区系、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特征及其演化过程。”李建国说着翻过最后一道山梁。
突然,李建国奔向山尖处。一个100多米深的悬崖,下面就是湍急的黑石河水。“建国小心!”记者高喊着。只见他慢慢走到山尖,蹲下身,用地质锤轻轻地打下几块面向河谷的悬崖上的岩石。小心地取下岩样,他刚刚向后退了几步,原先脚下的岩石就翻滚着落入深渊。
“黑石河最后一个样本!这个地带终于采齐了。”李建国没有惊慌,而是满脸欣喜。手里拿着得来不易的样本,他得出河谷古生物考察的结论:从河流下方以富含海相动物化石的灰岩为主的地层,到上方以杂色砂、砾岩为主,海相动物化石不见或稀少的地层,这种变化显示了黑石河这一地区,在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中晚期经历了一个海水退却的过程。
“一把地质锤走天涯。我们搞古生物研究,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人跑野外,虽然孤独,但是值得。”李建国说着,向撒满余晖的营地走去。(新华社记者杨维汉)
责编:王卉 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