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国家地理频道首页
相关节目时间表
国家地理报道
文史博览
乡土中国
自然探索
八方掠影
家园·人文
家园·自然
广角镜
国家地理在线
频道地图
央视广角
探索·发现
见证·影像志
瞬间世界
艺术品投资
鉴宝
地球故事
走遍中国
绿色空间
正大综艺
人与自然
电视诗歌散文
> 家园·人文 > “碉”刻时光
“碉”刻时光
[编者]:
开平市靠近广州,毗邻香港,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 艺术之乡。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的融会,创造了侨乡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
古碉楼在开平并不新奇,但在大陆却只此一处。开平共有各式碉楼1800余座,全部是海外开平人回乡所筑。上世纪初,从开平走出的侨民在海外赚钱,回乡后以建楼的方式显露财富、光宗耀祖。他们当年所建之楼即碉楼。由于财富外露,碉楼最初用来防土匪劫财。
碉楼的形状吸收了西方的建筑风格。碉的主体都是细细的一条,竖在周围的田地中间。巨大的差异反映在碉的顶部。有的碉楼顶部仿中世纪的城堡,有的仿欧洲的教堂,有的干脆建成中国古代园林中亭阁的模样……无论如何,碉楼的共同点是:墙身和顶部有枪眼,可以御敌,当然,碉楼的另一个功能是,珠江涨水的时候,主人可以躲到高层上,能够起到防涝的作用。
摄影:方方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