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度探密


北纬30度探秘 之四 花山谜窟破谜大猜想(下)视频:


随着探秘的进一步深入,花山谜窟越来越让我们为之着迷了。目前在花山附近方圆5公里的小山下,已找到石窟达36处。到底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修建了这个庞大的地下石窟群呢?我们决定继续寻找,期待能有新的发现。
    在一个石窟的深处,有这样一块园弧形的斜面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这是一条宽15米、长30米的斜面,弧线线条十分优美。当年石窟的开凿者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凿出如此优美的弧形斜面呢?
    经专家测量,它的弧线完全是依照外面山的走势而开凿的,在这个弧线的外面,山体恰好是凹进去的形状,如果仍像周围那样平着开凿的话,很有可能就把石窟凿通了。
    非常奇怪的是,我们现在用仪器、用红外线测得这个现象,那么古人在1700年以前,他是如何得知这个现象的呢?
    这个斜面处在地下石窟的深处,古代的开凿者们是怎样做出精确的测量,准确地判断外面山体的坡度呢?如此高超的技艺让我们惊叹不已。
    在山里面,还有一处名为“二十四柱”的石窟也很奇特,与那些地下石窟不同,它的洞口宽敞,气势宏伟,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石雕的皇宫大殿。这个洞的洞内常年积水,水深莫测,当地传说水中有红黄兰白黑五色怪鱼,这根断柱就是附近村民炸鱼时炸断的。不久前,为了一探水下谜窟的真面目,当地曾组织三台大水泵昼夜不停地抽水,一直抽了12天,才见到洞底。五色怪鱼没见到,倒是捕获了不少活鲫鱼。那么,这个石窟为什么会积满了水?源源不断的活水又从何而来?越来越多的疑问困扰着我们。
    听当地的村民说,在新安江靠山一侧的河水下也有石窟。河水下面怎么会有石窟呢?我们决定乘船前往看个究竟。
    途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河水下有许多人工开凿过的巨大石块。沿途河岸边的岩石上也常常可以见到人工斧凿过的痕迹。到水下石窟处,船老大用长长的竹篙斜伸进洞探测,这个洞的走向是通向山体的深处,据说水浅时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船老大:一根竹篙不够,去年人还进去把它捞出来,老大的,这个洞。
    石窟的洞口为什么竟开在河水下面了?水下石窟不但没有让我们探出究竟,反而更加困惑不解了。
    眼前这一片丘陵小山,看上去与其它江南山区没有任何不同,但它下面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千古奇迹却让我们着迷,我们在这里继续寻找着地下洞窟的秘密。
    也许,这个没人进去过的洞窟能让我们得到意外的收获?洞内漆黑一片,很难看清里面的情况。借助当地老乡带来的火把我们看到,在这个洞里,岩石上的凿痕和其它石窟一样清晰可辨,但我们在这里找了许久,还是没有找到任何文字或图案。
    随后,我们又探看了各种各样的石窟洞穴,这些石窟大多都已被淤泥堵死,要清理这些淤泥,工程量相当大。据大致估算,从这些石窟中开凿出的石料大约有几十万立方。即使是现代,要在山洞中运输这么多石料也是相当困难的,而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古代,他们为什么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来开凿这个庞大的地下洞窟呢?在花山谜窟,我们除了找到越来越多的扑朔迷团外,没有的找到真正的答案,看来,下一步只有求教于专家来为我们答疑解惑了。
    随着探秘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疑问在我们脑中挥之不去了,古人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如此庞大的石窟群,各方专家又是怎样解释的呢?
    在中国,有很多地下洞穴,比如贵州的织金洞、浙江的涌雪洞等等,这些都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中的碳酸钙被水溶蚀后形成的天然溶洞,科学上已有定论。另外中国还有四大名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它们都是佛教的洞窟建筑,专家们也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而花山谜窟则不同,这样大规模人工开凿的地下洞穴,洞内既没有任何文字、图像,史书上又没有任何记载,确实是给专家们出了一个难解的谜题。
    谢凝高:花山谜窟我觉得文化价值还是很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上什么时候形成的,为什么形成的洞窟,运出来的石头干什么用?留下来的窟干什么用?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由于古籍史书中找不到任何有关安徽屯溪花山石窟群的记载,因此,专家们的考证工作只能在一段段历史事件中寻觅相关的内容,提出各种推想假说,其中有皇陵说、屯兵说、采石说等多种推测,那么,这些假说能否真正解开谜窟之谜呢?
    汪蕾:在我们徽州流传着这样的谚语,生在苏州、吃在广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葬在徽州,那为什么说葬在徽州呢,就是说徽州风水好,有山有水,是个风水宝地,人杰地灵,而石窟呢,就极可能是一个没有建成的皇陵,一个地下宫殿。
    花山依山傍水,修建陵墓似乎不无道理,但一些专家对皇陵说存有这样的疑问。
    谢凝高:做陵墓我想过去也有个选择,不会这么多洞,附近就连着这么多洞,一个陵墓总是中间一个洞,旁边不准干扰的,很多洞紧挨着附近,这样好像也不严肃了。太古了我们说不清,中国南北朝以来就开始讲风水了,要是这么多洞,而且方向又不一致,大小又不一致,这样的陵墓风水也不好。
    汪蕾:屯兵说源于三国时期,当年的孙权为消除歙县黟县的山越族人,派了威武中郎将贺齐大将军屯兵于溪水之上,从此将这里变成为屯溪,屯溪屯溪,屯兵于小溪之上。
    屯兵说是专家们从<<新安志>>中查到的史实,据记载,当年孙权派大将是在公元208年,也就是1700多年前,这个时间与钟乳石鉴定的年代非常吻合,似乎更具说服力。但对屯兵说,人们也有不同看法。
    王恩涌:假设这个地方是为了军事用途,我觉得有些地方证据不足。一个假设为了军事用的话,它一定修的要符合战争的需要,进去的道路一定是弯弯曲曲的,有利于它防守,这个看起来当时的洞不是这样的,里面的洞很宽敞,行走非常方便,没有设计的防御工事。
    另一个疑问是这些洞窟大都只有一个出口,不利于大批人马在内生存。
    王恩涌:人要长期在里面呆就要遇到一个问题,做饭和烟的出路,做饭烧的烟没地方出是吧?
    采石说认为,这些洞是采石开凿出来的。当初新安江的水位没有现在高,如今沉没在水下的石窟当时都出露在水面,并且与山上的石窟是相通的。开出的石料直接从洞中向下运到河边装船运走,十分方便。后来由于石块堆积河道,致使水位抬高,岸边的石窟才逐渐没入水中。
    谢凝高:据我推测,我看还是采石,采石采出来的石窟,它的石料主要是做为建筑材料,比如说垒墙、建筑房子、铺地,另外它是个砂岩,这个砂岩啊容易凿,另外它也容易做建筑材料,再一个它位置刚好在新安江上游的水边,这个水边它好运输,便于运输。
    而对24柱为什么成为水下石窟,专家们是这样解释的。
    谢凝高:任何一个山体里面,下雨下来一部分地表水就流走了,地表径流就流走了,一部分慢慢渗透到地底下去,是吧,慢慢往下渗,如果你里边打一个洞,那么集水就集起来了。
    当然,对采石说人们也有许多疑问,比如:为什么要洞内采石而不露天采石?石窟中有许多薄墙没有支撑作用,为什么不打通以便运输?采石有必要留下这样精雕细刻的漂亮花纹吗?等等。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凿地证实哪一种推测更可靠,但也正因为此,花山谜窟才更具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前去探秘揭谜。我们期盼着这个千古谜窟能够早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